《三國》逃跑型寶馬,曾三次救人性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馬配英雄,劉備坐騎的盧堪稱逃跑型寶馬,此馬額頭有個白點,倆眼睛下邊有個淚槽,這匹馬原為劉表手下降將張武所有,後來張武造反,走投無路的劉備正好以同為皇室宗親的身份與劉表認了親戚並投靠劉表,這個時候便主動請纓親征。

等到短兵相接,劉備望見張武坐騎「極其雄駿」,大為讚賞贊曰:「此必千里馬也」,趙雲即時領會了主公的意圖,挺槍而出,「不三回合」,便斬將奪馬。

等到凱旋班師,劉表見了這匹馬,也禁不住讚不絕口。

劉備正愁無一報答劉表,於是欲將此馬送給劉表。

不料,劉表謀士蒯越認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

」還說「張武騎此馬而亡」就是證明,嚇得劉表趕緊找藉口還給了劉備。

的盧

劉備在荊州時曾擁護劉表長子劉琦繼承父業,劉表的夫人(蔡夫人)想讓自己的兒子劉琮統領荊州,劉備的支持激怒了蔡夫人,因此蔡夫人的弟弟蔡瑁決定殺了劉備,劉備得知消息趕緊乘的盧從荊州逃跑,蔡瑁帶兵追殺。

跑到荊州城外的一條小河檀溪,有三丈之寬,結果的盧馬跳過了三丈多寬的檀溪,三丈多寬的距離相當於七米多。

劉備乘的盧躍檀溪

《荀子勸學》裡邊有句話: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也就是說最好的寶馬良駒,一躍超不過十步,十步大約等於十米左右,古人的一步是邁兩下為一步,邁一下叫跬,所以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的盧能跳過七米多寬的檀溪,真不愧為寶馬,因此救了劉備一命。

趙雲乘的盧於長坂坡

後來劉備把的盧給了趙雲,這才有了趙雲長坂坡前殺七進七出救出阿斗。

書里寫的很清楚,常山趙子龍萬夫不擋之勇,只皆因長板坡前為救幼主阿斗,砍到大纛兩桿奪槊三條,馬塌陷坑堪堪廢命。

就是說馬踩到陷坑裡掉下去了,可是馬的彈跳非常好,又跳出來了。

這就是逃跑馬的特徵,不僅速度快,而且彈跳很好,越到危難的時候越能發出最後的吼聲。

所以說的盧馬救了趙雲一命,間接又救了阿斗一命。

龐統乘的盧於落鳳坡

而後趙雲把的盧又歸還於劉備,直到劉備要入川想占領蜀中這一帶,當時諸葛亮忙於處理荊州事宜,就由龐統跟隨去。

出發之際,劉備就將自己的救命馬的盧贈與龐統,後事大家都很清楚,進了蜀中經過落鳳坡時,趕上蜀中大將張任在那裡埋伏,認出了劉備的的盧馬,以為馬背上是劉備,最後把龐統射死在了落鳳坡。

有人可能說這馬不是害主嗎?這倒不是,因為劉備把馬讓出去了,張任把龐統當劉備射死了,龐統替劉備抵了一命,所以說間接又救了劉備一命。

逃跑型寶馬的盧當之無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玄德的半壁江山毀於自己雙手

三國演繹有一句話十分出名,就是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眾所周知的劉備得到了臥龍,也得到了鳳雛,天下卻終究沒有到手。這句話畢竟是誇張的說法,但也說明了孔明和龐統的名聲,奈何最後天下終歸冢虎司馬...

三國四大寶馬之的盧

雖然不及赤兔馬那麼聲名顯赫,可的盧的知名度卻因為辛棄疾一首詞中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而大為提高。

知識科普 《烽火戲諸侯》歷史上的的盧

三國時期劉備的坐騎,其奔跑的速度飛快,在三國歷史中最顯眼的一處便是背負劉備跳過闊數丈的檀溪,擺脫了後面的追兵,救了劉備一命,這一跳奠定了其三國名馬的地位,雖不及赤兔馬那麼聲名顯赫,但在三國中也具...

其他騎過的盧馬的人都死了,劉備為何沒事?

的盧馬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匹馬,作為劉備的坐騎它曾在危難之間躍過檀溪,保了劉備一命,因此劉備對它格外珍惜。單從此一事來看,的盧應是一匹良馬。短距離奔跑速度快,爆發力強,越障能力強等特點,即便是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