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皇帝的面,他用武力打敗另一個文人,一舉奪得狀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始於隋煬帝,歷經唐宋,其形式發生了較大變化。
唐初,只有解試、省試兩道關卡,沒有殿試。
載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則天曾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殿試的起源,但並沒有形成制度。
殿試製度真正確定下來,始於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由皇帝親自主持。
一級有一級的水平,一級有一級的標準,禮部擬定的省試結果排名,到了皇帝這一關,往往會出現大的變數。
這是殿試製度賦予皇帝的權力。
開寶八年(975年)乙亥科,眾多文人士子躍躍欲試,各顯神通,經過兩關的洗禮,王式奪得省試第一名,王嗣宗、陳時等文人也榜上有名。
到了殿試這一關,宋太祖突發奇想,別出心裁,以至於鬧出一個科舉史上的大笑話。
太祖發跡於戎武,武將出身,是個略輸文采的豪放之人。
寫詩弄賦,不是他的強項,但在軍事上、政治上堪稱一絕。
從性格上看,他喜歡快打斬亂麻,注重時機;從生理上看,他身體肥胖,不願意久坐。
為此,太祖下令,「殿試用三題,為以先納卷子無難犯者為魁」,誰先答完了,誰就是乙亥科狀元。
大殿前,眾士子抖擻精神,奮筆疾書,沒多長時間,王嗣宗、陳時同時落筆,同時起身,同時交卷。
閱完卷後,太祖見二人書法相當,文采相當,不分伯仲。
為了爭狀元,王嗣宗、陳時也各不相讓,甚至在殿前爭執起來。
這是要吵架的陣勢!太祖打了一輩子仗,啥陣勢沒見過?但兩個文人考生掐架,他還真沒見過。
既然要文字不相上下,何不在武力上一決高低?既然要掐架,何不放開手腳干一場?在倡導「文治武功」的年代,需要文人展示其英武的一面,至少太祖是這麼想的。
於是,太祖「命二人角力以爭之」。
角力,是古代體育活動項目之一,即徒手相搏,較量武力,多用於摔跤。
當時,王嗣宗三十二歲,正值壯年;陳時也是相當年紀,年富力強。
太祖「乃命二人手搏,約勝者與之」,說你們較量較量吧,誰贏了,誰就是狀元。
比賽很嚴肅,地點設在講武殿,太祖當裁判,眾臣、眾士子當見證人。
一通鼓聲後,王、陳二人扭在一起。
為了狀元頭銜,二人豁出去了,都很賣力,十幾個回合不分上下。
最後,王嗣宗想了一招,趁陳時不防備,一巴掌打掉了陳時的帽子。
陳時禿頭,故戴著帽子遮醜,帽子一落地,陳時急著彎腰去撿,被王嗣宗搞翻在地。
比賽結束,王嗣宗就這樣成為乙亥科第一人,也就是狀元。
陳時落敗,只能屈居第二。
省試第一名王式,只得了第四名,心裡更憋屈。
角力奪狀元一事,最早見於宋鹹的《茂談錄》,「開寶八年廷考,王嗣宗與陳識齊納賦卷,藝祖命二人角力以爭之,而嗣宗勝焉。
嗣宗遂居第一名,而以識為第二人」。
後來,司馬光在撰寫《涑水記聞》時把人物弄混了,陳時變成了趙昌言,「王嗣宗……與趙昌言爭狀元於殿前,太祖乃命二人手搏,約勝者與之。
昌言發禿,嗣宗毆其幞頭墜地,……上大笑,即以嗣宗為狀元,昌言次之」。
其實,趙昌言是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戊寅科進士,時間對不起來。
奪得狀元後,王嗣宗步入仕途,並一步步做上了高官。
不過,因靠摔跤奪得狀元,王嗣宗也頗受人譏諷。
有一次,王嗣宗路過終南山,原工部侍郎种放只讓侄子前去拜見,王嗣宗很不高興,認為自己狀元出身,种放無禮。
种放瞧不起王嗣宗,「君以手博得狀元耳,何足道也?」弄得王嗣宗灰頭土臉。
王嗣宗「手博狀元」,這事在《宋史》也有記載,應該不假。
不過,王嗣宗為官期間,頗有政績,倒對得起狀元這一名號。
當年,宋太祖慧眼識人,最終成就一段佳話。
(劉秉光)
宋初名臣王嗣宗竟然靠「打架」贏來個文狀元頭銜!
宋代時相撲流行,趙匡胤「比武定狀元」顯得也在情理之中。話說古代科舉考試,誰能中狀元,考的當然是詩書文章,書生們日夜苦讀聖賢書,勤練文章,為的就是能在鄉試、省試甚至殿試上一展身手,爭取「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