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不愛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閱讀敏感期,每個階段的閱讀敏感期又都有不同的特點。
如果錯過了,孩子對閱讀的熱情就再也提不上來了。
最近,很多媽媽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時候,不由將不愛看書的罪責推卸到孩子身上。
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呢?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閱讀敏感期,每個階段的閱讀敏感期又都有不同的特點。
如果父母錯過了孩子的這一時期,以及家庭缺乏閱讀氛圍,孩子對閱讀的熱情就再也提不上來了。
什麼階段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
一般來說,孩子4-5歲期間是閱讀敏感期,有部分智力好的孩子會稍稍提前,只要智力正常,一般不會超過6歲。
這就需要父母對孩子的情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當孩子的閱讀敏感期來臨時,一般孩子會有這些表現:對書充滿好奇,凡是有書的地方,比如去書店或圖書館,會好奇地看個不停,一會翻看這本、一會翻看那本;喜歡聽故事,也會時常編故事給大人聽,想像力豐富;喜歡大聲朗讀,即使大多數時候看不懂,會自編髮音讀出來。
這一階段,被稱為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如果父母錯過了這一時期,以後想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難度就變大了。
父母需要注意什麼呢
家庭要有閱讀的氛圍。
如果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樣。
同時,家裡也要為孩子提供閱讀的條件,比如,可供選擇的兒童圖書,安靜的閱讀區域,都有助於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給孩子選擇一本好書。
孩子看書時,會下意識地模仿書中的行為和言語,好的書籍,會給孩子帶來正能量,壞的書籍,會給孩子帶來負能量。
父母要帶孩子到正規的圖書館和書店看書,以減少孩子接觸垃圾書籍的機會。
讓孩子複述故事效果好。
讓孩子把看過的故事複述出來,培養的是孩子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表達能力、表演能力。
一般來說,經常複述故事的孩子,語文水平也較高。
當孩子複述故事時,父母一定要把自己變成虔誠的聽眾,認真地聽孩子的故事。
不能強制要求孩子這樣做,以免給孩子造成壓力,反而讓孩子厭惡上讀書。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讀書不同
9個月-1歲,色彩鮮艷的大圖案硬紙書,刺激大腦發育。
1-2歲,大幅圖畫的圖書,最好跟日常生活相關,比如炊具、電器、家具、寵物、玩具等,更利於孩子閱讀和接觸。
2-3歲,父母適宜給孩子閱讀一些簡短、有趣的故事,力求用孩子聽得懂的口語表達出來,而不是書面語。
3-4歲,給孩子選擇有細節和情節的故事,但注意最好還是以大量圖片為主,圖片能促進孩子的想像力,有助孩子閱讀。
讓孩子喜歡上閱讀的大原則是:孩子喜歡看的就不要阻止,但在不同階段,父母可以推薦建議的方式,而不是強迫孩子一定要讀哪種類型的書。
文/夢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讓寶寶愛上閱讀的方法
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我們家孩子不喜歡讀書呢?唉,可能我們家的孩子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這樣消極的想法,熊媽是堅決反對的!記得帶熊娃去兒童圖書館,看到所有的孩子,都不會在裡面追逐打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