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開城投降劉備是因為仁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璋用隆重的禮節將劉備迎接到自己的地盤上來,當然不是請劉備來做客,而是想讓劉備來給他當打手。

漢中的張魯,原是他父親的部下,他父親死後本應繼續當他的部下,但是張魯根本就不買他的帳了。

劉璋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懦弱無用,是很多人眼中的軟柿子,都想來捏一把。

其實這個角色並不是他樂意扮演的,沒有一個人高興戴「軟弱可欺」這頂帽子,所以劉璋最想做的就是摘帽。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連張魯都號令不動,他的益州牧這個位子還怎麼能坐得穩呢!有樣學樣,他的其他部下之中就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或者更多的張魯,還會有誰再將他當回事呢!其實劉璋給人留下懦弱的印象,除了劉璋父子治蜀沒有做到寬猛相濟,張魯獨立出去,甚至威脅到益州的安全恐怕也是讓他始終樹立不起來威信的關鍵因素。

因此劉璋很想樹立自己權威,他對張魯的反叛行為採取斷然的措施,毫不手軟的殺了張魯的母弟及家室數十口。

同時又遣大將龐羲等人討伐張魯,卻被張魯連連擊退。

劉璋不僅沒有達到樹立起權威的目的,反而讓他形象再次大跌,軟弱可欺的這頂帽子怎麼也摘不掉了。

為此各派勢力更加覺得有機可乘,他坐擁這樣一塊肥沃的地盤,有些高處不勝寒之感,惶惶不可終日。

軟弱可欺這頂帽子簡直成了緊箍咒,罩在劉璋的頭上。

他的敵人和他的一些部下總想念念造反經,令他頭痛不已。

張松法正之流固然在私下裡大發牢騷,抱怨自己沒有遇到明主,琢磨著如何賣主求榮。

而那些拿槍的將領,如龐羲、李異等人也心懷異志,蠢蠢欲動。

劉璋為了突圍,聽信了張松的建議,請來了他的一家子荊州的劉備幫他打張魯,打敗張魯的意義對於劉璋來說太重大了,不僅可以出口窩囊氣,更主要的是從此為他樹立起了自己的權威,儘管是劉備在背後撐腰。

退一步講,對自己也是有百利無一害,至少沒有人敢輕舉妄動了,尤其是他的安全有了保障。

但是劉璋哪裡知道,劉備不是輕易給人當槍使的,天下梟雄豈是白叫的,所以劉備不是劉璋所能差遣得動的。

其實劉備壓根就沒打算替劉璋打張魯,軍隊到葭萌就停了下來,做起了長期駐軍的打算,絕口不提去打張魯了。

劉備領著劉璋的軍餉,用著劉璋提供的軍需物資,吃劉璋的喝劉璋的,就是不去為劉璋打仗。

劉備不僅不給劉璋出力,還在劉璋的地盤上廣樹他個人的恩德,以收買人心,積極拉攏各方勢力,以擴大他個人的影響力。

劉璋自食惡果,有口難言,只能暗暗叫苦。

種種跡象表明,劉璋上當了,劉備不可靠,不僅不是救星,還是一顆定時炸彈,對益州構成的威脅是直接且巨大的。

自此劉璋應該是開始猜忌劉備了,二劉已經產生了很深的矛盾,但是還沒有完全公開。

劉備在劉璋的地盤招攬當地人才,拉攏各方勢力,明里暗裡,四處活動,其對益州的野心,昭然若揭。

以劉璋懦弱的性格,應該是感到很不安,但是並未見劉璋積極的應對。

等到第二年,孫劉之間爆發了第二次濡須口之戰,因為孫劉聯盟此時還沒有破裂,所以孫權向劉備請求救援。

劉備跟劉璋說,孫權跟我唇齒相依,加上現在關羽與樂進在親泥關對峙,凡事要分清輕重緩急,我必須抓大放小,如果荊州戰場和合肥戰場皆失利,荊州固然不保,益州也會成為曹操的下一個口中食。

至於張魯,不過就是想守住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土財主,不足為慮。

所以我必須回援荊州!

劉備多半是感覺到奪取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想試探劉璋的反應,甚至想藉機挑起事端,找藉口進攻成都也不是沒有可能。

荊州有諸葛亮坐守,關羽張飛趙雲都是非常得力的將領,諒曹操的手下也拿不下荊州。

有諸葛亮關羽等人在荊州,足可應對曹操的威脅,所以劉備不一定非要親自回去救援。

劉備對益州的野心是很明顯的了,劉備要離開益州回荊州,劉璋是求之不得的,他應該鬆口氣趁機將劉備送出門。

果然,劉璋對劉備要離開益州反應很冷淡,既沒有挽留更不去送行,而劉備向劉璋借一萬兵和一批軍用物資,劉璋不過應付差事,撥給劉備四千老弱殘兵,物資也是少得可憐。

這當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供你吃供你喝,為的是要你來幫忙,結果你不但什麼也沒有給我幫的上,還在我地盤上發展你的勢力,你想幹什麼?劉璋心裡對劉備肯定是很不高興的,撥給劉備的幾千老弱殘兵和少許的物資也是因為沒有撕破臉的緣故。

劉備大概也知道劉璋不會給他足數的兵員和糧草,估計劉備是想在這件事上找到攻擊劉璋的藉口。

所以劉備對他的部下說,我大老遠跑來幫劉璋,為他的事忙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劉璋倉庫充實,卻吝嗇一點糧草,還想讓別人給他出力,豈不是痴心妄想!劉備對益州覬覦已久,現在離目標越來越近,他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慾望,怎麼可能半途而廢!但是已經成為劉備臥底的張松不明就裡,還以為劉備真有回荊州的意思。

劉備如果離開蜀地,儘管他改換門庭應該不成問題了,因為他已經是劉備的人了,但是讓他錯過了立大功的機會,沒有尺寸之功,他到新主人那裡還拿什麼立足?所以他很著急,趕緊寫信給法正,說現在眼看大功告成了,劉備怎麼能走呢?不幸的是這封信落到了張松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的手裡。

張肅是劉璋集團里比較偏向曹操的,而對劉璋也比較忠誠。

又害怕兄弟勾結外患,賣主求榮事發,連累到自己,於是張肅主動向劉璋告發弟弟。

劉璋感覺到被人愚弄了,他信任的張松原來一直在暗中出賣他,他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傷害。

劉璋發現被人欺騙後,頓時怒火中燒。

領導發怒,後果嚴重,隨著一聲令下,張松就被拖下去砍了腦袋。

東窗事發,劉備的臥底張松被殺,劉備圖謀益州的天機完全泄露,這等於是劉璋跟劉備公開翻臉。

劉璋通報各個關口,來往公文無須通過劉備。

劉璋殺了劉備的內應,劉備大怒,召見劉璋的白水關的守將楊懷,臭罵一頓,斬首以示報復。

於是劉備派黃忠、卓膺發兵進攻劉璋。

昨天還把酒言歡,稱兄道弟,今天就刀兵相見,說翻臉就翻臉。

劉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引狼入室,狼外婆進門凶多吉少。

劉璋雖然昏聵糊塗,懦弱無用,但畢竟也不是一隻待宰的羔羊,他雖然跟劉備的能力差著十萬八千里,但是實力在那裡擺著呢。

益州經過劉璋父子兩代人的經營,已經有相當的根基,劉備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拿得下益州。

即使劉備從內部進攻劉璋也打的很艱辛,更談不上勢如破竹。

二劉在益州相持,前後歷經有三年之久,期間劉備還損失了重要的謀士龐統,甚至使得劉備一度陷入困境。

直到諸葛亮、張飛、趙雲三路援軍同時進攻益州,內外夾攻,才使得情況發生逆轉。

成都陷入了荊州軍團的包圍之中,劉備的內應法正積極的做劉璋的工作,劉璋才不得不開城投降。

其實即使成都被包圍,成都城內糧草還很充足,足夠支持一年。

因為劉璋父子治蜀對百姓寬厚,在危急關頭劉璋還是很有凝聚力的,很多官吏百姓還是願意死戰到底的。

劉璋的至州從事鄭度主張堅壁清野。

他認為「劉備雖攻城奪地,然兵不甚多,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

不如盡驅巴西梓潼民,過涪水以西。

其倉廩野谷,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

彼至請戰,勿許。

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彼兵自走。

我乘虛擊之,備可擒也!」但是劉璋放棄了抵抗,他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沒有給百姓施加恩德。

這一仗一打就是三年,許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為我的緣故,我怎麼能夠安心!於是劉璋下令打開城門,出城投降。

其實他的部下都不甘心就這麼將益州拱手讓人,但是事已至此,只能揮淚隨劉璋出降。

有人認為,劉璋投降是因為馬超投降了劉備,劉璋被馬超強悍的西涼軍馬嚇倒。

馬超投降固然對劉備集團拿下成都很重要,但是也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實際上,劉璋最後選擇開城出降,其他的原因都是次要的,主要是劉璋沒有太大的政治野心,所以他並沒有十分強的權力慾望。

當時如果真的堅壁清野,劉備再多幾倍的人馬恐怕也不能那麼容易拿下成都,這場戰爭還會拖幾年。

但是劉璋也很清楚,再打三年結果還是差不多,益州還是會在他手裡丟掉的。

他也知道,他守不住,他也厭倦了。

這樣耗下去除了讓益州陷入長時間的戰亂,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當鄭度提出堅壁清野以抵禦荊州軍時,劉璋認為:「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也!」可見劉璋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他開城投降是基於保境安民,他不納鄭度之策就是不想更多無辜的人為了他的私利做無謂的犧牲。

劉璋最後選擇開城投降,你可以說他有一顆仁慈之心,因為他開城投降,確實是不忍心全體益州人民為了他個人的權力和地位犧牲。

其實劉璋執行是他父親劉焉制定的治蜀政策——對上打擊地方豪強,對下寬容恩惠。

劉璋並無多少政治天賦,接了父親的班之後,不瞎折騰,只想無為而治。

但是那是個亂世,劉璋又無他父親的威望和能力,所以很多人對劉璋的評價是懦弱無用。

但是不管怎麼說,劉璋投降,對益州百姓來說,應該是功德無量。

你也可以說劉璋懦弱無用,但是劉璋投降不失為明智之舉!在這件事情上,還是值得肯定,至少他沒有像那些自私冷血的政客,能力不一定有多麼大,但野心都很大,自以為天縱英明。

嗜權如命,當頭目上癮,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將所有人推入火坑,自己要死了恨不得拉所有人墊背。

同時,劉璋更清楚,劉備不過是想要他的地盤,只要他投降,生命可以保障,也不失富貴,完全跟你死我活的內部爭權奪利不一樣,甚至跟張魯之間的衝突都大不一樣。

他們之間都是互相欠著對方的血債,血債血償,失敗了的一方一定是要被血腥清洗,全族屠戮殆盡。

而開城投降劉備最多失去權力,不會遭到任何清算。

果然,劉璋投降,劉備將他遷居到荊州,並將財物歸還於他,再佩振威將軍印信,劉璋的人身安全有保障,也不失富貴。

後來孫權攻破荊州,跟劉備翻臉,對劉璋還是很優待,並宣布劉璋才是真正的益州牧,而劉備臭不要臉,是搶人家地盤的盜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簡單讀三國:劉備入蜀(03)來自西川的橄欖枝

機緣巧合,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想必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後,腦中一定閃過這句話。正如諸葛所說,「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

劉備豪取益州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弱肉強食,民不聊生。盤踞在益州1的劉璋,內有龐義、李異之憂,外有張魯、曹操之患,其本身能力又很有限,為了自保, 一直四處在尋找靠山。當時劉璋派手下益州別駕張松進貢曹操,但被曹...

劉備玩的招借雞生蛋套路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聽聞曹操派遣鍾繇等人領兵進攻漢中張魯,心中恐懼曹軍趁勢殺奔西蜀,便與眾將思防禦之策。座下別駕張松對劉璋說:「劉備與你是本家共為漢室宗親,又與曹操皆為仇敵,其人善於用兵...

要是聽了他的話,劉備就窮游不了四川

眾所周知的是在赤壁之戰後,劉備舉兵入蜀,緊接著進駐荊益二州,完成諸葛亮隆中對的第一步。而對於劉備入蜀的具體事項和過程,很多人是不了解的。在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劉璋聽取謀士張松的建議,讓劉備...

張魯:道士也能當軍閥!張天師問你服不服?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劉備和劉璋翻臉的真正原因,只因此人被殺

劉備對劉璋翻臉,是在劉璋殺掉張松的時候。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曹操在建安十七年十月,大舉南下,集中在長江北岸的濡須口(安徽無為縣之東,濡須水進入長江之處),聲勢浩大,有消滅孫權之意。孫權派人送信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