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桓階的親身經歷:證明站隊比才能更重要的曹魏大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句話叫做臣子擇明君而事之,是說不僅是君主選擇臣子,當臣子也同樣在選擇君主。

這要是放在一統天下的和平年代,這句話未必有用,為什麼?因為不管皇帝是昏君還是明君,你根本就沒得選擇,你能選擇的只能是不出來當官。

能反映這句話意義的是在戰亂年代,三國就是最典型時期之一。

網絡配圖

三國鼎立之前,統一的天下已經是分崩離析,有地盤有實力有野心的諸侯不下十人,他們為了能夠代漢而立,都在拚命地搜羅人才,而真正有才學有能力有眼光的人卻不會輕易以身相許。

比如說曹操手下的荀彧,袁紹以很高的禮節對待他,他的弟弟和同郡人郭圖等人都委身於袁紹,他卻離開了這個當時天下實力最為強盛的人投奔了曹操。

更典型的例子是諸葛亮。

出仕的時候天下形勢已經基本明朗,北有最為強大曹操,南有「已歷三世」的孫權,身邊還有一個「帶甲十萬」的劉表,但諸葛亮一個也不選擇,偏偏選擇了當時還是手無寸土的劉備。

不管後來是不是由劉備所創政權統一了天下,但諸葛亮的政治主張能被君主所接受並堅定不移地實行,官位能夠達到「位極人臣」的丞相,還能成為下一代的顧命大臣,作為臣子,整個中國歷史能有幾人?

想想看,還有比這個選擇更為明智的嗎?稍遜一點,三國這樣的明智之人不少,像張繡手下的賈詡,他不但自己看好曹操,還要說服主子一塊兒投奔。

不過,賈詡所選主公甚多,多有不成事之人,所以,賈詡謀略雖高,見識則說不上有多明,至少,他比諸葛亮等人還是有差距的。

三國時期還有一個人,他一生面臨著三次抉擇,而每一次的抉擇都在事後證明是正確的。

尤其是最後一次,曹操在曹丕和曹植兩個兒子之間的搖擺不定,也導致了大臣們選邊站隊。

在這個人身上可以證明,站隊正確跟對人,有時候比才能更為重要。

網絡配圖

這個人就是桓階。

桓階(?—221年),字伯緒(《孫夫人碑》作伯序),長沙臨湘(今湖南長沙)人。

桓階字伯緒初任郡功曹,太守孫堅察舉桓階為孝廉,任命為尚書郎。

桓階的父親桓勝死後,桓階回到家鄉奔喪。

恰在這時,孫堅因為攻擊劉表戰死,桓階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劉表,乞求孫堅的屍體要為他發喪。

劉表被他的義氣所感動,就將孫堅的屍體給了他。

曹操平定荊州,感念桓階曾遊說長沙太守張羨投曹,任命他當丞相主薄、趙郡太守。

曹操封公建國,桓階任虎賁中郎將、侍中。

曹丕繼位,桓階任尚書令、侍中,封高鄉亭侯,被曹丕視為寄命之臣。

察舉孝廉是漢代官吏的基本選拔制度。

在制度制定初期,它是有著積極的意義的。

但隨著一個朝代的沒落和官場的腐敗,這項制度也逐漸變味走調,成了豪強和官吏安插私人親信的工具。

具體到桓階來說,他得到了孫堅的舉薦,也就是把自己納入了孫家的人事體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28(按出場順序)

174、孫韶(188年-241年),字公禮,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伯父是孫河。本姓俞,孫策時被賜姓孫,列於吳的宗室。孫河被殺後,孫韶繼承了孫河的軍隊,後來成為將軍,鎮守吳國...

三國時期的他告訴你:選擇比能力更重要!

【導讀】有句話叫做臣子擇明君而事之,是說不僅是君主選擇臣子,當臣子也同樣在選擇君主。這要是放在一統天下的和平年代,這句話未必有用,為什麼?因為不管皇帝是昏君還是明君,你根本就沒得選擇,你能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