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特種兵?為何如此不得志,甚至只能做到一個偏將的位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諸多三國題材的穿越小說中,主角們都很喜歡將現代的理念帶入漢末時期的軍閥混戰。

其中,情報部門機構就是作者們的喜愛所在。

筆者也拜讀過為數不少的三國小說,什麼程昱啊,賈詡啊,這幫有點亂國毒士性質的謀臣,往往就是情報部門的老大。

而今天,我們要說到的,是作者們都很喜愛安插在情報部門,戰績卓越的東吳第一特種兵--馬忠。

為何有如此稱呼呢?我們先來理解何為特種兵:特種兵是世界一些國家軍隊中擔負破襲敵方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目標和執行其他特殊任務的特殊兵種。

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適合在各種惡劣條件下,完成作戰任務。

往往是戰爭中決定戰局的重要因素。

所以,特種兵的建立,一般是為了打擊敵方要害為目的的。

在三國時期,馬忠的表現,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斬首行動的絞肉機。

在漢中爭奪戰結束後,曹操和孫權達成了共識:不能在放任劉備強大下去了!可是,應該從哪裡著手呢?曹操攻漢中,孫權攻荊州?別瞎想了,關二爺的進攻把善守的曹仁打的屁滾尿流,孫權哪來的膽子打荊州,所以,曹操和孫權必須聯合一處,針對劉備集團的重要地盤--荊州,展開攻堅戰。

要想打敗關羽其實是很難的,你看那句話:「關羽大意失荊州。

」這說明,關羽認真起來的時候,曹操和孫權沒有機會染指荊州。

如今,即便呂蒙、陸遜驕兵之計成功了,關羽的武藝還擺在那裡,方才水淹七軍,斬殺龐德,生擒于禁的場景還在諸位的腦中環繞著,誰敢去承擔起來抓捕關羽的重任?

馬忠出現了,這傢伙的座右銘就是「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麥城之戰,關羽一行人雖為瓮中之鱉,但沒有人敢率先去觸關二爺的霉頭,紛紛等在城池外邊,關羽餓死的那一刻,大家蜂擁而上,像分割項羽屍首的漢軍諸將那樣對待關羽。

哼哼,天真,既然你們想把關羽看成是項羽,那麼,關羽也主動出擊,殺你們一個片甲不留!

於是,關羽開始突圍,加上關平、趙累這些人一起,東吳當真差點就沒有攔住呀!最終,還是馬忠用繩索絆倒赤兔馬腿,生擒了關羽,立下大功。

可是有見識的讀者要說了,關羽那是曹操故意放給東吳的,東吳其實明白曹操是想禍水東引,所以大多數人選擇避而不戰,只有馬忠這個愣頭青敢去殺關羽。

這樣的人,你還叫他特種兵?可笑!

好,我們不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來看看,馬忠真的如你們說的如此不堪大用嗎? 「劉備伐吳時,馬忠隨潘璋等往拒,突襲射傷蜀將黃忠,導致黃忠陣亡。

不久,潘璋為關興所殺,馬忠領兵圍擊,擊退張苞援軍。

」這是劉備討伐東吳時馬忠的戰績。

如果這還不夠顯而易見的話,那筆者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最猛的偏將?連關羽、黃忠都命喪他手

眾所周知,三國的英雄很多,論武藝早有其定論:「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按古今的邏輯,想出名就狠揍上述這些人,准能出名。三...

生擒關羽,大敗黃忠,這位三國小將到底是誰?

說起關羽和黃忠的威名自然不用多說,都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名將,位列於蜀國五虎上將之列,許多人提起他們的名字,也為之膽寒,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但是這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死都和一個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