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姓氏你會徹底懵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禤姓

禤(xuan一聲/qian一聲),這是中國古老而稀少的姓氏之一,因為其起源不同,所以讀音不同。

一種源於姬姓,出自人文始祖黃帝的後代北宮禤,讀作xuan。

傳說北宮禤的後裔在商朝時封有兩個方國,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兩個方國也隨之滅亡,國人遷移到齊國境內,後在戰國末期又因躲避戰亂向長江以南遷移。

該禤氏一支移居於廣東南雄珠璣港一帶,南宋咸淳年間又由南雄珠璣港遷居廣州府屬南海三都豐湖坊,後再分遷居於福建、三水、清遠等地。

明朝永樂年間後,居住於廣東三水等地的該支禤氏族人又因經商而留居於廣西橫縣,後又因避兵禍或外出為官等原因,逐漸遷到廣西上思地區定居,世代相傳至今。

另一支源於賜姓,出自東漢光武帝劉秀給將領純旺的賜姓,讀qian。

這支禤氏的得姓始祖叫純旺,系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的裨將。

傳說漢光武帝時期,純旺隨馬援南征交趾,後因功績卓著而得到劉秀的賞賜。

劉秀問純旺想當什麼官,純旺一時想不出,便說:「那就請皇上封個大大的官兒給我吧。

」當時不知是由於方言所造成的發音不同,還是因為劉秀聽岔了,結果把「大大」聽成「代代」。

因為劉秀很高興,所以當即說:「好!你要當個代代官,那就封你為平夷大夫,欽州世襲時羅都總守。

」劉秀接著說:「這與一般類似此官階的人不同,你有事可以隨時入朝面君陳奏。

」並賜朝服一套,出入朝門通行無阻。

純旺受到封准後,突然想到自己是放牛娃出身,實際上有名無姓。

於是又奏請皇帝賜個姓氏。

劉秀便賜他姓「禤」,從此,禤氏一族出現了,純旺就是該支禤氏的始祖,禤純旺後來世襲鎮守南疆,後裔子孫世居於廣西防城地區,世代相傳至今。

㱔姓

㱔,(suo三聲),這個姓在《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均未收錄,只在《中國字海》中有收錄,但只是一個姓而已,並未標註其來源等。

筆者也未找到相關資料,只是有一則姓女士辦證難的新聞。

厙姓

厙(she四聲),在大家熟知的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1位。

「厙」和「庫」是不是很相似呢?在古代,「庫」、「厙」二字通假通用。

據王先謙《集解》記載,厙,即「庫」之俗音,但讀音不作ku,而作she。

厙,原為少數民族部落氏,在隋朝初年改為庫,讀音也為ku,後厙直接通庫,厙姓也就併入了庫姓。

關於厙姓,起源眾多。

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源於官位。

《風俗通》載:古守厙大夫,因官命氏。

周朝至漢朝時期,歷朝歷代皆有守庫大夫這一官職,其後裔子孫便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因 「庫」、「厙」通假通用,所以其姓氏亦分稱庫氏或厙氏,世代相傳至今。

二是源於漢化改姓。

如南北朝時期烏桓庫傉官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中,改為漢字單姓庫氏,世代相傳至今。

再如南北朝時期北周羌族厙狄氏部落漢化改姓為厙氏。

還有蒙古族庫奔氏、庫布克氏、庫布特氏漢化改姓為氏。

回族庫氏也是漢化改姓為氏,源於先祖名字的漢譯音——元朝時期的蒙古庫庫特穆爾家族,史稱「元之右族」。

此外滿族庫發廷氏、庫穆圖氏、庫雅拉氏、庫雅拉闊綽里氏都漢化改姓為氏。

禚姓

禚(zhuo二聲),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禚是春秋時期齊國封邑,當年以盛產肥羊而著名,因此稱「禚」。

姜子牙助武王滅商後,被封於齊,後將禚邑封賞給自己的次子姜壬,後世因稱其為「禚君」,或「齊禚君」。

在禚君的後裔子孫以及屬民中,後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的,稱禚氏,世代相傳至今。

蔄姓

蔄(man四聲),為造字作姓。

蔄姓現知最早見於三國時期魏初博士張揖的《埤倉》,書中記載:「蔄,姓也」。

據推測,「蔄」字是蔄氏先人為躲避官府追查而造的字。

雖如今造字人的身份已無從查考,但從蔄氏族史及「蔄」字產生的時間和文字結構來分析,「蔄」字應為東漢末年政權更替期間的士大夫所造。


其一,造字作姓應為有較深文化造詣的官宦階層。

古代平民百姓多不識字,造字更不可能。

其二,造字作姓,需要在辭典刊登以前出現。

造的字開始時使用的人數不會很多,更不會被朝廷認可並收錄到典籍中,只有在延續一定時期、氏族發展到一定規模才會被辭書收錄。

「蔄」字最早出現在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的《埤倉》一書。

據此可以推斷,造出蔄字作姓的時間應該在三國以前的東漢末年。

其三,蔄氏先人造字為姓,不會是毫無原因,而應是在社會政局激烈動盪的年代。

《埤倉》收錄「蔄」字的數十年前,恰是群雄逐鹿、狼煙烽起的東漢末年。

因此造字作姓的蔄氏先人很可能是那些王朝覆滅後的政爭失敗者,在朝代更迭後他們更名改姓、潛入民間,進而繁衍生存延續下來。

此外, 「蔄」字為草字頭,寓意 「草民」,而此時的民間也正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好所在。

「蔄」字的下面由「門」和「口」組成,口為人口,門為門路,意喻隱藏在民間的家人,定會門路暢通,人丁安康。

而標音「慢」字,意喻更名改姓後更需行事謹慎,韜光養晦,進而假以時日,圖謀大業。

現存《蔄氏家譜》開篇即寫道:「蔄氏一族於明洪武二年從雲南遷至文登嶅山」,這就說明歷史上是有這麼一支奇特的姓氏存在的。

雞姓

雞姓是廣西特有的罕見姓氏,有報導說是壯族的「雞」姓。

據《中國姓氏大全》記,雞姓,現代上海有。

現已知雲南也有雞姓,廣西東興縣有1000多人姓雞。

防城、欽州、崇左等一些市縣也有少許。

雞姓者最初其實姓奚,高始祖叫奚廷拱,原籍山東。

明朝永樂年間,為抵禦倭寇對我國東南沿海的侵襲,朝廷在各省徵集名將,奚廷拱以武舉出身應徵從軍。

後來隨軍轉戰到廣西,奉命任南寧總戌。

再後來的時候,因為朝廷政權更迭,退出官場的奚廷拱帶著子嗣到了遷龍寨定計莊(現邕寧蘇圩一帶)紮根謀生,後演變為雞姓。

到底雞姓由來是怎麼樣的,目前還沒有權威考據。

但大多數的雞姓人都認同雞姓是由「奚」姓演化而來的,「奚」姓才是老祖宗的姓氏。

刀姓

傳說「刀」是皇帝賜給的,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傣族首領不遠萬里到東漢皇朝洛陽朝貢,皇帝見他有名無姓,就賜給他一口寶刀,以「刀」作為他的姓氏,於是,建國前傣族大小頭人取漢名時一般都姓「刀」。

至今著姓「刀」的,一般都是過去有錢貴族或和當土司的人氏。

以刀為人名之首,始見於里宣慰世系的第六代,稱為刀補瓦。

史籍《車裡宣慰世系簡史》記載說: 「島亨龍繼承父位時,正是宋理宗皇帝在位時期。

朝廷將景隴王的奏文中島亨龍的『島』譯為『刀』,自此以後,景隴王的漢名都是『刀』字起頭??島亨龍有二子,長子刀補瓦??」刀補瓦是車裡宣慰使中第一個用刀字命名的人,後來又出現刀暹答、刀弓滿、刀更勐、刀壩光、刀雙勐等。

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設軍民總管府,由傣族首領貢理、貢鑾、貢祿管理所屬地區,元朝朝廷賜貢祿姓刀,該支刀氏得姓自此始。

香姓

730年前,即南宋末年,一個查氏孝廉遭到元軍追捕,東躲西藏無處安身,逃到橫瀝鎮村頭所在地,終於定居。

為了安全,隱姓埋名,於是將「查」字下面的一橫放到了上面,改姓為「香」。

此後,香姓安居樂業,繁衍不息。

支姓

支氏,郡望鄱陽。

據《支氏宗譜》載:"支者,外國月支人慕華而來,遂家焉,詳於漢支雄傳,鄱陽其郡也。

"月支國,亦稱月氏國,是古西域城國名。

據考,其族初居甘肅敦煌縣與青海祁連縣之間。

北宋建隆年間,有支可勝授內翰御史。

嘉年間,有支融授吏部尚書。

支郗齡,宋崇寧癸末年登進士,亦授吏部尚書。

支立由翰林遷為太守。

爾後子孫益繁,散處於台處紹金。

金華支氏始祖為支融。

永康支氏始祖為支可勝第十四世孫支佑惠,自縉雲徙遷永康九里口,爾後析居長塘灣等地。

其行輩字目為:"顯昭明遠,康寧富貴,壽元通達,禮義忠信,萬世榮昌,德澤厚長,文章華美,方正賢良。

"

党姓

党姓出自姬姓。

春秋時候,晉國有大夫被封到上黨這個地方,其後代有的以地名作為姓氏,稱為黨氏,是今天党姓的一支起源。

還有一支党姓也起源於春秋時候,那時後,魯國有個大夫被封到黨這個地方,他的後代也以封地名為姓氏,成為党姓的又一支來源。

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羌族,羌族中有姓党項的,後來和漢族融合通婚,學習漢族文化,接受了漢族單姓的習慣,就改為党姓。

又有說古代北方有鮮卑族人,也有以黨作為姓氏的,後來成為漢族党姓的一個來源。

當代的党姓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陝西、山東、山西、雲南等地較為集中。

其中,陝西韓城的党家村在秦陝大地的角落裡熠熠生輝,近來年隨著「民居瑰寶」的美譽聲名鵲起。

雙姓

出自以地名為姓,與蒙姓同出一宗。

遠古夏朝時期,顓頊帝的裔孫受封與雙蒙城,其後代有的以雙姓為姓,形成雙姓;有的以蒙姓為姓,形成蒙姓。

虎姓

虎姓在現代較為鮮見,古代亦不多。

據《風俗通》載:有「合浦太守虎旗」。

虎旗為漢代人氏,傳為八元伯虎之後人。

在歷史上還有虎子威、虎大威、虎臣等人,亦為虎姓

一族。

在東漢《風俗演義》收的姓氏中就有此姓。

漢代著名產珍珠的產地合浦,有太守名虎旗。

元代有虎秉,為河內知縣。

明代有大將虎大威,榆林人,曾為山西總兵。

清代有虎坤元,四川人,為咸豐年間提督。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虎氏姓名五例。

此為冷姓,姓的人較少,為一般人所忽略。

此外,帶「虎」字的複姓有「術虎」、「虎夷」等。

雲南省昭通地區的虎姓則是取祖上「虎威將軍」封號的「虎」字為姓。

生活在甘肅環縣虎洞鄉的虎姓人居多,自稱自己的先祖是姬姓後裔。

虎姓望居晉陽郡(秦置晉陽縣,趙國都城置晉陽郡。

不久又改名太原郡,屬太原郡轄,現在山西太原市)。

據《回回姓氏考》載,虎(Māo 音貓)姓回族「唯成都虎姓,音不讀虎而讀貓(Māo)音。

」其實,雲南地區的虎姓也讀貓(Māo)音。

虎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陽等地。

母姓

母氏源於田姓。

據史籍《風俗通》記載:「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鄉。

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

」在文獻《姓氏詞典》中介紹:「母」姓的歷史悠久,「母」姓是從複姓「胡母」而來,源於田姓,所謂「系出田氏」。

母姓早期主要生活在山東一帶,漢唐之間在山東東部形成郡姓望族,以平昌郡為郡望。

後因戰亂、仕宦、移民以及明清之際闖關東等原因,逐步擴展到全國各地。

蟻姓

福建古閩族土著有雷、藍、車、蟻四個族姓,蟻姓屬閩越土著遺裔。

蟻姓的發源地莆田市涵江區塘頭鄉和市內城廂區這兩處蟻姓聚居地。

在潮汕地區,只有澄海有蟻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兩村人口約6千多人,還有若干零星居住點,全潮汕估計上1萬人。

蟻氏移居海外的歷史也很早,主要僑居泰國和越南。

在莆田,還有另一部份人姓螘。

螘是古代蟻字的寫法,音與義相同。

蟻改為螘始於明代後期。

蟻氏原本居於涵江區塘頭,以務農燒窯為業。

明代,始有蟻讀書人遷入城區居住。

在應試場上,宗師訝其姓不雅,提筆改蟻為螘。

至今,莆田仍有以螘為姓的。

並有人遷移台灣。

其中以螘廷禧家族名最著。

螘廷禧為清同治元年舉人,其孫螘碩,1949年遷台,曾任同民黨中央監察院秘書長。

豆姓

胡姓改漢姓。

丁零族(高車族)鮮于部的紇豆陵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以及在後來的唐王朝時期,改漢字單姓為竇氏、豆氏。

鮮卑族慕容部的豆盧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改漢字單姓為豆氏。

鮮卑族拓拔部的紇豆陵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改漢字單姓為竇氏、豆氏。

其中有部分竇氏後因戶籍管理工作的失誤,也成為了豆氏。

鮮卑族吐谷渾部的赤小豆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改漢字單姓為豆氏。

據史籍《北史》記載,豆代田,鮮卑胡,代人,拓拔燾時拜勇武將軍,後封長廣公,長廣王卒於統萬鎮大將,諡曰恭。

子豆周求。

鮮卑族豆莫婁部的豆莫婁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由於分支較多,因此改漢字單姓分為蘆氏、莫氏、豆氏、婁氏。

其實,該世系中的豆氏、竇氏,實際上是姓出同源。

茆姓

據考證史料,始祖茆叔(後更名為茆伯)實屬周公旦的第三子,在今山東省金鄉建立國家,後背皺國所滅。

茆伯偽服領後裔遷徙至北京西北綠野郡(現在的東卯縣)居住生息。

據江寧《茆氏宗譜》記載:遠祖茆極普、茆極昌、茆極智叔兄弟八人領後裔在南宋之處從綠野郡隨駕南遷至金陵。

據江寧、鹽城、肥東、蕪湖、沭陽等地的《茆氏宗譜》記載,遠足因避兵亂,由江寧(金陵)遷徙至蕪湖、肥東、蘇州居住生息,後因趕散之因,從蘇州四門遷徙到蘇北各地居住生息。

茆銓原姓茅,以武功封為招討使,改姓為茆。

梅鼎祚說了兩個問題:一是,在明朝萬曆年間茆氏家譜中就記載原來姓茅,所以有「鼎敬諾,取其原本閱之,系自周公三子枚封茅國而姓,是始。

」二是,茆銓因戰功奏報封為招討使,才得到「茆」這個姓氏。

袁安然對這一改姓的事做了補充性的說明:「惟據南宋銓二公抱折衝之才,從名將孟公宗政率忠順軍大敗金人於棗陽,授以招討使之職,而茲字始著,是殆薄[2]書之餘誤筆成文,後遂仍而弗改歟。

」茆銓原來叫茅銓,在封為招討使的時候,因為書記員筆誤,寫成了「茆」,茆銓以後就不再改回去了,就以「茆」為姓氏了。

莢姓

原系郟姓,周分定鼎之支系,原籍江西,自始祖莢四郎公於南宋末年為避戰亂入閩,去耳加草為莢姓。

醋姓

源於地名,出自隋、唐時期新鄭醋溝,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醋溝,亦稱酢溝、酢渠,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地名,為戰國時期鄭國之地,以釀造業出名。

位於今河南省新鄭市的東郊,在東門外一里處。

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記載有「役水(即潮河)自陽丘亭東流,經山氏城北,又東北為酢(醋)溝」的記載,說的都是同一地方。

醋溝之地毀於明朝。

在清乾隆年間所撰之《新鄭縣誌·山川志》中記載:「而今城東有小溝甚狹而淺,溝畔多瓦礫,雨后土人往往得碎金玉及歷代古錢」。

說明至清朝時期,醋溝已不復存在。

主要的原因時自然變遷,由於醋溝臨近役河(潮河),每遇河水泛濫,該地即被淹沒,久而久之,這個有著特殊含義的醋溝即被洪潮所攜之泥沙淤平,醋溝也就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在居於醋溝之住民,後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醋氏。

酒姓

以官名為姓氏。

「《周官》酒正,因官命氏。

」(《姓氏考略》)酒正為《周禮·天官》

屬官,掌管造酒。

明有酒好德。

本文引自河南人民出版社91年王萬邦《姓氏詞典》,《姓氏詞典》第178頁。

漆姓

出自姜姓,以水名為氏。

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今陝西省邠縣西,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商丘之漆園,其後代有的遂以水名「漆」為姓,稱漆氏,漆姓便由此開始。

粘姓

粘姓是女真族的後裔。

粘,音(nian)。

其族譜第一代為金朝之開國大將完顏粘翰,爾後其子孫由河南遷山東,再從山東到福建泉州輾轉來台,現在台灣粘姓後代好幾萬人。

武邑、邢台在河北省,臨汾、洪洞在山西省,這是北方粘氏所居住的地方,可稱北方粘氏;福建、台灣之粘氏,可稱南方粘氏。

北方粘氏不限於冀、晉二省,在山東省也有粘氏族人。

粘氏在北方的分布範圍也很大,不次於南方粘氏。

哈姓

哈姓起源於中亞布哈拉王族。

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廣東宣慰使都元帥的哈散,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便分別是北宋神宗年間進入中國的布哈拉王后裔賽典赤贍思丁的次子和孫子。

多見於蒙古族、滿族、回族。

黑姓

源於突厥族,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李隆基詔見了在唐學習的蘇祿汗國學子,予以嘉勉,並按其部族原稱謂,賜其為漢姓黑氏。

該批學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皇賜姓為姓氏,稱黑氏,是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

後該支黑氏在五代十國時期曾出一達官貴人,因為人處世剛直不阿而得罪了權貴,獲罪滅九族。

有正直友人見憐,從中幫忙,其二幼子得以逃脫,為避難遂改姓為「默氏」。

這二子為保留血脈,一留北方,一去南方。

留北方者即在今河北省新樂縣生息,去南方者據稱在湖南地區繁衍。

該支黑氏分支默氏。

回族黑氏,據著名回族學者金吉堂所著的《伊斯蘭教民族說》一書中稱:「也黑迭兒(修建元的領監宮殿)之後裔姓黑。

」元朝時期任丹陽縣達香花赤的黑的兒,清朝時期任象山協副將的黑鳴鳳、任山西大同守備的黑永德,都是不同祖源的黑氏回民。

該類回族黑氏,皆屬於以先祖名字首音的漢化諧音字為姓氏,稱黑氏。

黑氏在今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廣有分布。

侴姓

漢族侴氏源於春秋時期楚國司法執刑官侴,即侴吏。

侴吏,是楚國「五刑」執刑官的稱謂,就是俗稱的劊子手,專司執行重刑之五刑,即極刑。

在典籍《康熙字典》中記載:「侴,敕久切,音丑,姓也。

」據史籍《姓觽·二十五有》記載:「:『侴,漢時本姓侴,改姓俞。

』:『司徒掾俞連,一作侴連。

是改姓自連始。

』」據1992年長沙《丑氏嗣裔錄》的編撰者注釋,湖南長沙侴氏始遷祖侴魁武以上世系無文獻可徵。

因而侴氏之源是一個有待考證研究的歷史問題。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有侴姓。

姓「侴」(音「丑」)。

歹姓

在元史中,常見蒙古姓氏多有"歹"的記載,明代在蒙古人融入中原民族大家庭之後,改歹為姓也就不足為奇了。

今河南、雲南、甘肅均有歹姓。

迮姓

迮,普通話讀zé,方言念 z á。

外地人都說沒聽見過「迮」姓,《百家姓》上也沒有。

一般字典上也沒有注釋為姓氏用字。

由來:迮,以山名為氏,亦作窄、笮。

風俗通義:戰國時期,楚有笮倫。

三國·吳志載,漢中有笮融,丹陽人。

另以族號為氏,據姓氏考略云:蜀有笮夷,其後入中原者,以笮為氏。

通志氏族略謂:吳郡有此姓。

姓氏考略云:迮氏望出隴西郡。

奇姓之「東、西、南、北」

東姓:有五種來源。

一種相傳是舜的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後;一種相傳是伏羲的後裔東蒙氏之後;另外高句麗姓氏也有東姓,後代遷到中原後仍姓東;也有些東姓是由土族的「什東加」這個姓改過來的。

東姓目前在中國分布較廣 ,在江蘇海門 、天津靜海 、黑龍江、河北、遼寧、甘肅、青海等地均有分布 ,但人數不多。

西姓: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以國為姓,相傳古代有個西國,也有說是西陵古國,後來人們就把西當成姓。

第二種說法,是說戰國魏國時鄴縣有個縣令叫西門豹,他的後代把「西門」這個複姓改成了「西」姓。

第三種是由滿族姓氏改過來的,清朝滿族八旗中錫克特哩氏後來改成了西姓。

南姓:來源較為複雜,據《史記》記載,夏禹的後代有以南為姓的;第二種來源,是說商王盤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南赤龍,其曾孫南仲在周宣王時為大夫,他的後代就以南為姓;第三種說法認為,春秋時衛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後代就把南當成姓;第四種來源,也是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高士隱於南鄉這個地方,他的後代就改姓南。

在中國分布較廣,河南南姓尤其多 ,約占全國漢族南姓人口的75%。

北姓:來源有三種。

一種是以地名為姓,據記載,在遠古有個叫北的地方,相傳黃帝把蚩尤部落的一些人遷到了這裡,其後人就以「北」為姓;也有記載說,北還是高句麗的一個姓氏,高句麗姓氏中不但有北姓,還有東姓,由此推斷,應該是以方位為姓;還有一些北姓是由北門 、北宮、北郭、北人 、北野這些複姓改過來的。

主要分布在河北曲陽、山西汾陽、四川德昌,內蒙古包頭等地。

奇姓之「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姓:系自江姓。

分布較廣 ,尤以山東、湖北等省多此姓。

名人有柴武,漢高祖時將軍,斬韓王信於參合;柴榮,五代十國時期後周世宗、軍事統帥。

米姓:源自羋(音米)姓,北宋書法家米芾自稱是先秦時楚國後裔,本性羋,後改為同音字米。

另外,隋唐時,西域有一個米國,當時常有米國人來中原定居,他們以國名為姓氏,後來形成米氏。

分布較廣,約占漢族人口0.037%,尤以湖南、山西等省多此姓。

油姓:起源不詳,但唐代已有人以油為姓。

今山西、山東、台灣等地均有分布。

名人有油風,明時陵川人。

鹽姓:源自春秋時齊毋鹽大夫之後。

一說,或掌鹽池者之子孫以為氏。

今江蘇、四川等地有分布。

名人有鹽昉 ,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鹽翼,明代鴻儒。

醬姓:在「油鹽醬醋茶」姓氏大調查活動中,最難找的就是姓「醬」的,全國共14個人。

這分布在雲、貴、川、鄂、豫地區,分屬漢、苗、侗、白4個民族。

在「醬」姓人中,湖北省隨州市竟然有兩個同名同姓者——醬豆腐,一個1983年出生,一個1985年出生,兩人出自同一個村。

醋姓:讀音作cuò,不可讀作cù,醋姓淵源一是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饋食禮祭司醋人,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二是源於地名,出自隋、唐時期新鄭醋溝,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三是源於世稱,出自古代文人俗稱醋大,屬於以社會世稱為氏。

新鄭古稱有熊,軒轅黃帝在此建都,秦時改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

茶姓:源出多頭:一、炎帝葬於茶陵,因氏;二、齊太公之後有茶氏;三、明清時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為茶氏,系彝族。

今雲南、浙江、台灣等地有分布。

名人有茶話,漢時人,見《江都易王傳》;茶昱,明時武平人,洪武中洛川縣訓導。

奇姓之「死、難、老、毒」

死姓:據說是倒數第二「小姓」。

「死」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複姓發展而來。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非常避諱這種事情,不願意張嘴閉嘴「死來死去」的。

難姓:有人統計過,這是中國倒數第一姓。

這個「難」,讀去聲。

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裡,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難」。

這讓外界聯想到災難、困難等不愉快的事情。

殊不知,韓國人看來,這就是自己的祖根。

據說,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名鮮卑族官員——難樓。

「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

幾經輾轉,難姓鮮卑族才涉足朝鮮半島。

老姓:這個姓,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由「薩克達」這個滿族姓更改漢姓而來,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薩克達」的滿語就有「蒼老」的意思。

一說是廣東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現在佛山南海區西南的「世老村」,大多姓老。

毒姓:這個姓氏據說來源於一個唐朝的故事。

唐代有個宰相,名叫竇懷正,雖然權傾朝野,但這位竇丞相還預謀奪取江山,推翻李姓皇上,結果被皇上發現,叛亂沒有成功。

後來,氣憤難平的皇上為了表示對竇丞相的懲罰,就據「竇」諧音,「賜」其及後代姓「毒」!據說,台灣嘉義縣太保市過溝里就有一戶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譯官。

幾代單傳後,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大陸個別省分也有此姓分布。

在高雄、南投,有人姓「毒」,這個字念「勞」。

— END —

---

印象河南網 · 圖文編輯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