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啟示錄:知識青年生存指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軍師司馬懿》的第二部《虎嘯龍吟》終於完結,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雖然這部劇過於美化了歷史,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一個堅強、隱忍、可怕的司馬懿。
司馬懿出身名門,其父親司馬防擔任京兆尹,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
如果按照一般的路徑,作為官二代知識青年的司馬懿應該也會和陳群一樣,以才學進入曹操幕府然後調任朝職,逐步進入魏國中樞,最後位列三公九卿,至死無限哀榮。
但顯然司馬懿的野心不止於此,最終上演了一場COSPLAY曹操的大戲,為子孫奠定了奪取曹魏政權的堅實基礎。
可以說,司馬懿的這一生,就是一部官二代的成功史,但同時也是一部知識青年生存和奮鬥指南。
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司馬懿能夠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最終開創西晉王朝,最主要的靠的是什麼?不是功勳,不是能力,甚至也不是權謀,而是活的夠長。
司馬懿最終活了73歲,在三國時代屬於絕對的長壽,相比之下,曹操活了65歲、劉備62歲、諸葛亮53歲、曹丕活了不到40歲,曹叡和周瑜更是只有35歲就去世了——對手現在可能很強大,但未必能跑贏漫長的人生。
在很多青年人眼裡,「活著」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一直到老了才意識到「活下去」有多重要,為了活下去,可以不惜代價,可以不要尊嚴,可以不顧一切。
只要活著,有時候甚至都不用搶,位置自然就是你的。
所以活在這個世上,眼光長遠、心態寬鬆,少攀比眼前的高低,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多鍛鍊身體,讓自己活的夠長久是最重要的。
逆境能忍,順境能藏
司馬懿也經歷過多次失敗和逆境,青年的時候被曹操壓制,壯年的時候被諸葛亮打,老了還被曹爽架空多年,但司馬懿都忍了下來。
曹操不喜歡自己就找機會接近曹丕,畢竟遲早是曹丕的天下;打不過諸葛亮就守,不管對手和隊友怎麼嘲笑就是堅決不出頭,利用蜀漢補給不足的問題一直忍到諸葛亮去世;被曹爽架空更是忍,一邊裝死一邊等待時機。
至於在順境中,則始終保持低調謹慎,《虎嘯龍吟》中司馬懿擊退了諸葛亮之後就主動交出兵權,表面上與世無爭,將力量隱藏在暗處。
反觀司馬懿的對手,很多就是因為不善於忍和藏、太過高調結果送了性命,比如自作聰明的楊修、比如級別更高的官二代曹爽。
對於生活在順境的人來說,「低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稍有些成績或者優勢就容易得意忘形,自以為了不起,最後卻只能眼看勝負逆轉。
所以,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保持低調,耐得住寂寞,默默積累反擊的力量,才能笑到最後。
厚積薄發,動如雷霆
司馬懿善於忍,但同樣也善於攻,而且每次進攻都是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出手就要你命。
孟達叛亂,司馬懿急行軍一千兩百里,直接將孟達斬首;公孫淵叛亂,司馬懿又是暴風驟雨的一輪猛攻,不但斬殺公孫淵還屠殺了七千多人將屍體築為土城震懾當地百姓;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懿已經70歲高齡,抓住曹爽離開洛陽的機會一舉反擊,事成之後違背約定,將曹爽何晏等黨羽盡數誅殺,連三歲孩童都不放過;最後的淮南王凌叛亂,同樣是誅滅三族不留後患。
司馬懿絕不只是為忍而忍,而是利用暫時的退讓來交換積累力量的時間,同時讓對手放鬆警惕。
在審時度勢之後,只要看到機會就堅決出手,斬盡殺絕。
所以在對手強大的時候要善於退讓,更重要的則是不斷磨礪自己的實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抓住時機實現逆襲。
司馬懿並不算一個好人,但他活得聰明,死得安穩。
曾經,每個知識青年都想成為意氣風發的諸葛亮,然而現實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碾壓對手的智商,也沒有司馬懿這樣的家世。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我們只能仰望諸葛亮的品格,也像司馬懿那樣腳踏實地,讓自己努力活得更加長久一點。
《軍師聯盟》結束了,而我們的第二人生,才剛剛開始。
《虎嘯龍吟》大劇透!帶你扒一扒《三國志》中的司馬懿
期盼已久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終於開播了!!!在《虎嘯龍吟》中,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即將與他一生宿敵諸葛亮展開全面對決,他的顛覆之路也即將開始,相信很多小夥伴一定和我一樣,又要熬夜追劇了!目...
司馬懿:熟悉又陌生,出仕43年是盡心效力曹氏還是隱忍奪權?
提起"司馬懿"此人,想必肯定小夥伴們都知道,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之人,三國時期曹操手下之大將。但仔細問一問看司馬懿此人到底做了哪些事情?一時回答不上來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