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門射戟中的兵器戟真的有這麼大威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轅門射戟是歷史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是三國名將呂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場戰爭。
三國時,袁紹之弟袁術派大將紀靈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劉備。
袁術擔心在徐州的呂布救援劉備,派人給呂布送去糧草和密信,要呂布按兵不動。
劉備考慮到自己兵力不足,也寫信求助呂布。
呂布收了袁術的糧草,又收了劉備的求援信,他想:我若不救劉備,袁術得逞後我也危險;若我救劉備,袁術必恨我。
於是,呂布讓人把劉備和紀靈同時請來赴宴。
呂布坐在劉備和紀靈中間,吩咐開宴,剛吃幾杯酒,呂布說:"看在我的面上,你兩家不要打了。
"紀靈不肯。
呂布大叫一聲:"把我的畫戟拿來!"劉備、紀靈都嚇了一跳。
呂布又說:"我把畫戟插到轅門外一百五十步地方,如果我一箭射中畫戟的枝尖,你們兩家就不要打了。
如果我射不中,打不打我就不管了。
"紀靈希望射不中,劉備希望能射中。
呂布叫人端上酒來,各自飲了一杯,酒畢,取出弓箭,搭箭拉弦,只聽"嗖"的一聲,呂布大喊:"著!"那箭不偏不倚,正中畫戟的枝尖。
在場的人無不喝彩。
呂布把弓扔在地上,笑著說:"看來老天也不願意讓你們打仗啊!"就這樣,呂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場廝殺。
戟是古代兵器之一,在十八般武藝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外觀兼有戈和矛的特徵(單戟形似漢字"卞",畫戟形似漢字"爿")。
其格擊功能實在也是戈、矛的合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奮揚俯仰,身兼五兵之利。
追溯戟的產生,當在戈、矛之後。
據《管子》載,制戟的祖先是蚩尤,他好兵喜亂,善作刀兵,曾采雍孤准、雍孤山之金以制戟。
早期的戟是青銅,戰國時才開始有鐵戟。
《增韻》上說,單枝為戈,雙枝為戟,是指橫刃而言的。
戟刃一般廣寸半,粗者稱為鏝胡戟,橫刃彎曲者稱為鉤矛。
械長一般為丈三,丈六的為大戟,又叫車戟,通常是隨護戰車用的。
傳說中的古代名戟並不多。
史籍有記載昆僅戰國時楚的"郾戟",東晉時成都王的"火戟"(逢夜戟鋒有火如懸燭),南北朝時宋的"瑞及戟"而已。
善使戟的武將也不多。
著名的如三國的典韋、呂布、甘寧,唐朝的李文忠等。
典韋是使雙戟的。
《三國志.魏志.典韋傳》:"帳下壯士有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在曹操伐呂布的濮陽之戰中,典韋手持雙鐵戟擊退四將,高超的戟術不在呂布之下;他還能飛刺人墜馬,"立殺十數人"。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陳師傅 微信:badaoz1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 微信號:LBTG99
呂布轅門射戟時,張飛和紀靈爭吵,為何呂布發怒鎮住了紀靈?
袁術命令大將紀靈率兵攻打劉備,劉備兵少,遂向呂布求援,呂布接受了袁術的糧草,但是,心裡又向著劉備,於是,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要求轅門射戟,為兩家解斗,吃了原告吃被告。在呂布轅門射戟之前,紀靈依...
張飛雖然看不起呂布,但呂布的一項絕技,令張飛心服口服
導讀:三國歷史當中,可謂是猛將如雲,在眾多戰鬥力強悍的人物當中,呂布則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故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眾所周知,張飛是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之一,曾一嗓子就將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