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五易其主而成梟雄,怎麼到呂布這就成三姓家奴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中劉備五易其主,而呂布卻被張飛稱為「三姓家奴」,同樣是易主,為什麼這待遇能差那麼多呢?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劉備五易其主都是哪五主及其原因。

劉備先後投靠公孫瓚、曹操、陶謙、袁紹、劉表。

公孫瓚:被袁紹擊敗,劉備無奈離去;

曹操:因為「衣帶詔」事件,劉備雖然坑了曹操,但尚有「興復漢室」的大義可以解釋;

陶謙:當地大族糜竺投靠劉備,而且劉備也沒有迫害陶謙的族人;

袁紹:兩人本來就是類似於僱傭的關係,好聚好散;

劉表:劉備以「同族」身份投靠。

劉表生前劉備做到本分,劉表死後荊州混亂劉備才動手,而且沒有殘害過劉表後裔。

來來來,再讓我們看看呂布這邊。

呂布先後投靠丁原、董卓、漢獻帝,最後割據一方。

丁原:待呂布不錯,呂布以「義子」自居。

但是董卓出價更高,於是出賣了丁原;

董卓:待呂布不錯,呂布以「義子」自居。

但是感覺自己是忠臣,於是又出賣了董卓;

漢獻帝:待呂布不錯,呂布以「忠臣」自居。

但因「李傕郭汜之亂」棄漢獻帝而走,最後割據一方。

其實就易主這件事本身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和現在的跳槽也基本沒有任何區別,劉備這種和主公好聚好散,除了對曹操以外也沒做過叛主事情(叛曹操是因為有「衣帶詔」,有大義在)的人,沒有什麼可以批判的。

更別說劉備一直是客將,擁有獨立的個人武裝,走之前和原主公說一下,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很正常的一件事嘛。

而呂布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啦。

他不是簡簡單單的走了,而是把主公殺掉了。

換句話說,我上班,不爽了,我要跳槽,但是他是把老闆幹掉了再跳槽,哪怕不考慮法律的問題,這種人難道不應該被嘲諷嗎?

劉備與呂布最大的不同在於,劉備從來沒有稱其他勢力為主公, 他一直都屬於興復漢室的一股小勢力,即使他實力弱小, 沒有地盤, 又或者只能在其他勢力庇護下生存, 但是他的身份從來沒有因此改變過。

他自始至終都是一股獨立的勢力, 與其他勢力是平等地位的存在。

呂布一開始是將領,從丁原這個諸侯級別的將領,跳到董卓以下的將領,然後自己又披上一層新諸侯的皮。

但是他的身份從來不是與劉備對等的,他的身份永遠比劉備低。

另外在漢代主公對下屬而言是有君臣之分的,恩同父子,主公去世下屬是需要奔喪的。

呂布的第一個主公是丁原,被他殺了;呂布的第二個主公是董卓,又被他殺了。

在漢代的價值觀里這就好比是連續弒君,名聲自然臭大街了。

而劉備雖然東奔西走投奔了無數人,但他一開始就是以客將身份投奔的,並不是被他人舉薦出仕的。

所以劉備投奔別人後哪怕不告而別,至多是禮數不當,無關忠義的事。

舉個栗子吧,劉備就好比是一個擁有開自己公司的實習生, 他白手起家,但是失敗了, 於是自己工作室的小夥伴就跟著他流離失所, 但是突然有一個公司注入了資金, 他作為合伙人,把這個工作室包了下來,在幾經風波後, 股份相繼被幾家公司都收購過的情況下, 他成功地獨立出來,拿回了自己所有的股份。

而呂布其實就是一個公司裡面的員工,在收集到公司董事的黑幕後,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 然後成功奪走了公司。

這就是重點,劉備擁有的是他自己雙手打造出來的,而呂布擁有的是他認下的主公給的。

縱觀劉備一生,不怎麼地道的事也就兩件:一件事是受曹操命令,帶曹操的兵馬,搶曹操的地盤,確實是不太地道的;另一件則是受劉璋之邀,結果卻奪了益州,這件事其實是洗不清的,但是這已經是三國鼎立將成之時的事了,因而顯得不太起眼。

大家好,我是凌雲,沒事喜歡侃侃歷史,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波啊!

蟹蟹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的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呂布三姓家奴,那劉備呢?N姓家奴?

呂布三姓家奴,那劉備呢?N姓家奴所謂「三姓家奴」就是說呂布本姓呂,後來卻投靠了丁原和董卓,並且曾經拜董卓為義父。可是,劉備一生曾經投靠過多少人呢?有人以為劉備曾經「十易其主」,挑出名的來說,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