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兒媳是皇后的命,他毅然決定造反,後來兒媳改嫁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浩渺宇宙,萬物皆有它的奧妙和玄機,有些事情遠非人力所及,鬼迷心竅,太過強求,往往會適得其反,弄不好還會誤了卿卿性命。

五代時期,一心想做皇帝的李守貞就是個失敗的例子。

五代是亂世,政權更迭如同走馬燈,但凡有實力、有野心的人無不覬覦皇位,從小就凶暴姦猾的李守貞也想過一把皇帝癮。

從後唐到後晉,從後晉到後漢,李守貞作為武將,參加過惡戰險戰,經歷過大風大浪,積累了一些政治資本。

李守貞與名將符彥卿關係很好。

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契丹南侵,李守貞曾與符彥卿、杜重威等人共同經略北方邊境,抵禦契丹。

當時,李守貞有一子李崇訓待娶,符彥卿有一女符氏待嫁,二人一商量,這門親事就成了。

李守貞,名為守貞,其實不貞。

與契丹對抗期間,李守貞見勢不妙,便夥同杜重威投降了異族,之後還大搖大擺地在汴京城裡闊步行走,遭到世人唾罵。

後漢建立後,李守貞、杜重威畏懼漢奸罵名,便轉身投靠了高祖劉知遠。

乾祐元年 (948)正月,後漢高祖劉知遠去世,次子劉承祐即位,是為隱帝。

劉承祐為人猜忌,登基伊始就派人誘殺了杜重威。

杜重威一死,李守貞害怕了,畢竟他也當過漢奸,他會不會重蹈杜重威的覆轍?劉承祐能放過他嗎?

當時,李守貞為河中節度使,有兵有馬,在山西一帶很有影響力。

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大幹一場,滅了劉承祐,取而代之。

其實,李守貞早就想做皇帝,當年他投降契丹,就是想做石敬瑭第二,不料被劉知遠搶先占了汴京。

如今,劉知遠新亡,劉承祐年幼,幾個輔政大臣也瞧不起小皇帝,李守貞認為機會來了。

為此,李守貞偷偷招兵買馬,修固城池,操練士兵,打造兵器,並派密使聯合契丹,單等朝廷有變,他好趁火打劫,奪了那皇帝寶座。

不過,朝廷依然沒有動靜,郭威等幾個輔政大臣雖然互有矛盾,但他們相互制約,誰也沒亂政的跡象。

李守貞有些沉不住氣了。

乾祐元年 (948)三月,一個名叫總倫的僧人來到河中,自稱國師,請求拜見李守貞,自稱精通占卜相面。

李守貞好酒伺候,讓總倫給家人相面。

當看到兒媳符氏時,總倫大驚,「此天下之母也」,說符氏命里註定要當皇后。

李守貞一聽來勁了,「吾婦猶為天下母,吾取天下復何疑哉」(《新五代史·周家人傳》),於是毅然決定造反。

李守貞認為,他是一家之主,他不造反稱帝,兒媳哪能當上皇后;兒媳既然能母儀天下,說明他造反必定成功。

這就是李守貞的荒唐邏輯。

隨即,李守貞聯合其他節度使造反,自稱秦王。

起事後,劉承祐忙命郭威率大軍前去鎮壓。

經過一年多的圍困戰,李守貞彈盡糧絕,終於頂不住了,於乾祐二年(949年)七月自焚而死。

李守貞死後,兒子李崇訓知道難逃一死,便想親手殺掉家人,然後追隨父親而去。

其妻符氏聞訊後,立馬躲了起來,李崇訓只好自殺。

符氏出身將門,為人「明果有大志」,她才不會為李守貞父子殉葬呢!朝廷軍殺進城後,剛想要對符氏無禮,符氏大喝一聲,「郭公(郭威)與吾王父(符彥卿)有舊,汝輩無犯我」(《新五代史·周家人傳》),因此躲過一劫。

郭威聽說這件事後,認為符氏一個弱女子能喝退眾多軍士,非常了不起,便認了符氏為乾女兒。

符氏的生母見女兒成了寡婦,讓她削髮為尼,符氏認為這樣糟踐自己毫無意義,堅決不干。

這次抗母,竟成就了符氏與柴榮的一段婚姻。

柴榮是郭威的內侄,也是養子,從小跟著郭威出生入死,很有膽識。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劉承祐殺害了三名顧命大臣,並殺掉了郭威、柴榮在京的家屬,郭威一怒之下率兵攻入汴京,隨後黃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建立後周政權。

不久,郭威做媒,把符氏改嫁給了柴榮。

郭威死後,柴榮即位,立符氏為皇后。

當年,僧人總倫的話最終得到了應驗。

其實,在總倫之前,還有一位占卜大師告誡野心勃勃的李守貞「時命不可,勿妄動」(《資治通鑑》),但李守貞沒聽進去。

(劉秉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淮陽自古出美女,符氏一門三皇后

——本土作家李乃慶創作長篇歷史小說《符氏三皇后》曝出淮陽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作者:杜欣(原創)近代的宋氏三姊妹中出了兩位第一夫人,已是家喻戶曉,令人咂舌。而歷史上竟然還有比她們更牛的,就出在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