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早的農民起義為何不到半年就煙消雲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陳勝吳廣製造狐鳴魚書的假象,藉助神明的力量揭竿而起,率領900多名戍卒開始對抗暴秦的起義。

起義從公元前209年七月開始,當年的十二月即告失敗,陳勝吳廣先後被殺。

為什麼這場轟轟烈烈的一場大起義,失敗得如此匆忙,這半年間都發生了什麼?

連環畫里的陳勝

一、起義未成,紛紛稱王

起義開始之後,陳勝先率軍攻下了蘄縣,接著又連下銍、酇、苦、柘、譙五縣。

隨後又攻下了戰略要地陳縣(河南淮陽)。

陳勝以陳縣為戰略基地,開始雙管齊下推翻秦朝的戰略。

主力軍以吳廣為首領,西征秦朝的都城。

其他人馬兵分幾路,用以剿滅秦朝在各地的殘部。

古陳縣,現在河南淮陽的太昊陵

計劃雖好,但是一旦執行起來就開始走樣。

首先是陳勝本人,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就開始著急稱王。

當時的中國各地還在懷念原來被秦國滅掉的六國的國君,人們的觀念里,只有舊時代的貴族才具有稱王的資格,而陳勝作為泥腿子出身的人,在時機未成熟的時候稱王,明顯惹了眾怒。

原本陳勝的張楚政權可以聯合更多的反秦力量,如今各地紛紛起兵自立為王,張楚政權所能得到的援助極為有限。

陳勝稱王之後的另一個後果是,他派出的各路人馬紛紛稱王,逐漸擺脫了陳勝的控制。

武臣掃蕩邯鄲地區,順便自立為趙王;韓廣有樣學樣,在燕地自立為燕王;征戰魏地的周市則立魏國王室後裔甯陵君魏咎為魏王,自己為相國,與陳勝分庭抗禮。

於是,起義剛開始不久,陳勝的張楚政權就面臨外無援助,內部分崩離析的窘境。

古代趙國國都邯鄲

二、西征失敗,自相殘殺

前面說了,陳勝讓吳廣帶領主力部隊西征,誰知道這一路的進展卻相當不順利,吳廣在攻打滎陽時遭遇強力阻擊,滎陽一直無法攻克。

陳勝非常著急,通過廣納賢才,招到了頗懂軍事的周文,將他派到了西征前線。

周文帶著戰車千乘,士卒數十萬殺氣騰騰而來,秦二世急忙派出少府章邯迎戰。

由於缺乏軍隊,秦二世把驪山工地修建宮殿的囚徒和奴隸都發動起來,派上了前線。

然而正是這支由囚徒奴隸七拼八湊起來的軍隊卻擊潰了周文的大軍,周文失敗自盡。

秦二世胡亥

周文這支隊伍失敗之後,吳廣進攻滎陽的軍隊發生了內亂,將軍田臧與吳廣對於下一步的計劃發生了矛盾,田臧竟然假借陳勝的命令殺掉了吳廣。

結果章邯率兵殺到,田臧一戰而潰,兵敗身死。

陳勝的西征以完敗告終。

三、刻薄寡恩,死於匹夫

西征失敗,隊伍開始四分五裂,外部沒有強大的援助,陳勝的這次起義實際上敗局已定。

而陳勝最終的結局卻與他個人在起義之後的變化有直接關係。

陳勝墓及漢代墓群

司馬遷在陳勝兵敗之後,特意寫了這樣一個事情,說他在稱王之後,有故人來投奔他,陳勝收留了這個人。

結果這個人腦子有點二,竟然到處宣揚陳勝年輕時候干過的傻事。

陳勝知道後,覺得臉面過不去,竟然讓人將他誅殺。

司馬遷的結論是「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陳勝身邊親信的故人都離開了,陳勝實際上成了孤家寡人。

而且陳勝對待大臣和手下的時候相當苛刻,小有過失就施以重罰。

這也是陳勝身邊人離心離德的重要原因。

章邯在收拾了兩路西征大軍後,自然就是衝著陳勝直撲而來。

陳勝擋不住章邯,一路退到了城父。

在陳勝準備負隅頑抗的時候,他的車夫突然發難,暗殺了陳勝。

秦末名將章邯

陳勝的死,意味著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徹底失敗了。

然而它給秦王朝的打擊是沉重的。

三年之後,劉邦就率軍攻入關中,滅掉了秦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結局如何?

初中時我們都學過《陳涉世家》這篇文言文,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勝年輕的時候,和別人一起被僱傭給人耕地,一天...

陳勝之結局,王侯將相本無種,苟富貴定相忘

陳勝大澤鄉起義後,很快攻打下了陳縣。陳縣是秦朝的一個郡,戰國時曾為楚國的國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陳縣陳勝自立為王,定國號為張楚。或許陳勝稱王過早,因為她本是農民出身,沒有社會聲望,起義還假借...

陳勝、吳廣起義竟然是這樣失敗的!太可惜了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而其中在朝代的交替過程中充滿了腥風血雨,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而陳勝起義的失敗可為代表,在權利面前不能保持本心,他的失敗也是註定的。秦朝統一後,以法治國,商鞅變法留下來的法律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