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時期漢人太慘了 幾近滅種 幸虧有此人讓漢文明得以延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胡亂華時期無疑是北方漢人的噩夢,西晉在八王之亂時,由於幽州刺史王浚愚蠢的決定,引入段氏鮮卑軍隊來對付當時的成都王司馬穎。

從此我國的北方開始淪為五個少數民族的狩獵場。

當時北方的漢人如果來不及隨著西晉的權貴逃到北方,就等於將這條命徹底交代在北方了。

在鮮卑族進入中原之後,看見男人就殺,看見女人就俘虜,由於這些少數民族在入侵過程中都沒有隨軍攜帶軍糧,於是就將這些被俘的女子充當軍糧,開啟了將人當成軍糧的惡習。

隨後的羯趙政權更是將漢族女子直接抓起來當成軍糧來飼養,甚至將這些女子命名為雙腳羊。

後來《晉書》記錄這個禍亂時,使用中原士族,十個剩不了一個。

而對於普通的老百姓而言,顯然死亡的更多。

在五胡亂華的135年里,北方漢族最初的人口數量大約為1200萬人,到了冉閔花了三年時間滅掉羯趙政權時,此時的北方漢人卻不到400萬人。

人口銳減了三分之二。

而與之對應的,北方的胡人數量卻增加到600多萬人。

如果沒有冉閔,在北方建立了漢族的冉魏政權,那麼中原的漢族必然會被北方的少數民族屠戮殆盡。

到時候就不是胡人融入到漢族文化中,而是漢族徹底的被胡人所同化。

因為在當時,北方人口是占據了大多數,當時的南方人口相對較少,如果北方民族被屠殺乾淨,這就意味著不是五胡亂華了,而是五胡滅華了。

不過冉閔在建立冉魏政權後,沒過幾年就被鮮卑的慕容俊打敗。

但是僅僅在這三年里,冉閔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在全國範圍里發布「滅胡令」,開啟了五胡的噩夢模式,也正是冉閔在這三年對五胡的大屠殺,才讓中原的漢族民眾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間,也五胡對漢族產生了恐懼之感,所以在冉閔的冉魏政權失敗之後,漢族也沒有被大規模屠殺,確保了漢族在北方地區的優勢地位。

所以從種族延續的角度來看,冉閔自然是居功至偉,但是冉閔的滅胡令對少數民族開啟了種族滅絕的戰略,也讓後世的史學家頗有微詞。

可是在當時的亂世中,如果不以暴制暴,以牙還牙,不僅不會得不到少數民族的同情,相反還會加速滅種的進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