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人一馬」字面上並沒有與人為寬的意思,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與人為寬,放人一馬是一種境界。
但細細琢磨「放人一馬」 這個詞,從字面上看著實有些雲山霧罩。
是幫人放了一匹馬?還是放了一個在馬上騎著的人?怎麼解釋好像都解釋不通。
不過一說「放人一馬」,其含義我們都很理解,可見其實一個約定成俗的用法,這種用法一般是有來歷的。
有了這個疑問,已經很長世間了,因此也查過一些相關的東西。
最常見的說法稱,這個詞語源自三國演義。
三國中,曹操八十萬大軍南征應該是最核心的一個重頭戲。
孫劉聯合,諸葛亮周瑜合手。
借東風火燒曹營,是的曹操浩蕩雄師,一夜間便丟盔棄甲,完全失去了反手之力。
曹操自己也狼狽出逃,但幾個隨從經華容道準備逃脫。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關羽手握青龍偃月刀早已在華容道上等候了。
關羽在曹操手下的時候,曹操將摯愛的赤兔馬送給了關羽,還封他為漢壽亭侯,對關羽確實有恩。
擋住曹操的關羽,青龍偃月刀雖然在低聲吟吼,但是關羽怎麼都下不了手。
最後,在華容道上,關羽給曹操讓開了一個馬位,讓他逃走。
曹操見有機會,立刻策動快馬,飛奔而走。
「放人一馬」這個說法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的。
對於這個說法,我是相信的,因為三國中的確實典故非常之多。
但也正是因為三國中的典故非常之多,而「放人一馬」和其他典故的特點不一樣,使我對這種說法又產生了懷疑。
三國的故事,因為一本《三國演義》使得很多人都非常熟悉。
因此,提起三國中的典故,一般都能很輕鬆的和主人公聯繫起來。
如「三顧茅廬」、「草船借箭」、「借東風」等都是諸葛亮的故事!「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等,人們對故事都非常熟悉,但「放人一馬」的這個特點並不明顯。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對這個說法的是存疑的。
近來翻看歷代馬政,在翻到明朝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放人一馬」的詞又冒出來了,其真實性似乎比華容道的說法更加可靠。
朱元璋從元朝手中拿下江山的時候,對騎兵非常重視。
但是苦於南方少馬,因此朱元璋便發動全民養馬。
明朝的老百姓在完成了正常的課稅之外,還要幫朝廷養馬。
既然是為朝廷養馬,那麼馬養好之後,自然要給朝廷交。
中國歷代都有一個管馬的衙門叫太僕寺,如今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還有個太僕寺旗。
老百姓們到指定時間的時候,就要把馬送到太僕寺去。
太僕寺收馬肯定是有標準的,如果老百姓所交的馬和標準相差很大的話,就得把馬拉回去。
這一來一往的折騰就不說了,白養了一年馬還要再賠一匹馬。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太僕寺的官員怎麼可能不吃老百姓?當時候,太僕寺的退貨率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百分之四五十。
白養一年不說,還得賠上人家一匹馬。
為了減少損失,他們只好湊錢賄賂查驗官,放自己一馬。
查驗官瘦了錢之後,心裡好多了,老百姓交來的馬也就合格了。
「放人一馬」這個詞應該是從這裡開始的。
關羽失荊州:劉備藉機除掉結拜兄弟
關羽失荊州不僅僅是孫劉聯盟有始無終的問題,蜀失荊州之事頗為複雜,內中既有關羽本人的問題,又有諸多隱情曲折鮮為人知的史實。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
青龍偃月刀真是關羽的兵器嗎?專家如此說道!
提起關羽,一般人就會想到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這兩樣東西成了關羽的辨識標記。傳說中,天下第一鐵匠只選月圓之夜打造青龍偃月刀。快完工時,突然間風起雲湧,從天上滴下1780滴鮮血。當地術士分析,那是青...
別再被忽悠了!三國關羽的武器其實是一桿長矛,坐騎亦不是赤兔馬
三國里的關羽是忠義的典範,為了自己的結義大哥劉備可謂是拋頭顱撒熱血,不受曹操的利益誘惑,最後為了蜀國的大業獻身。《三國演義》中說關羽的坐騎是赤兔馬,武器青龍偃月刀。其實來真正歷史上,關羽沒有騎赤...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其武器方天畫戟有多重?呂布死後它去了哪裡?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三國時期的亂世,創作的一部鐵血軍事小說,其中七分真,還原了那段精彩紛呈的歷史;三分假,又為那段歷史添加了幾分魅力。而那三分假中,最主要的成分,便是武將單挑——兩軍對壘之...
關羽的手持青龍偃月刀,真實歷史上,並不是這樣子!
歷史上真正的關羽關羽這個名字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不能算作是陌生。他雖然不是和我們出生在同一個年代,生活在同一個時期,但是關於他的故事我們卻是從小聽說。在小說之中,他是一個英勇無畏,有著高強武功,他...
五件事顛覆關羽高大上形象,被《三國演義》忽悠了!
關羽是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猛將,被後世推崇為忠義的代表,《三國演義》中關羽更是被塑造成為武聖的形象,更多人對於關羽的印象也都是來自於《三國演義》,可那畢竟是小說,和歷史還是有很大出入的,關羽也被羅...
關於三國時期的三個真相,我在課堂都學了些什麼?……
我是黑鏡,今天告訴你,三國時期的三個真相1. 桃園三結義是假的歷史上的劉關張,關係確實非常親密,吃一起睡一起,「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三國志),但從來沒有結拜過。「桃園結義」是在宋元以後流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