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計救趙的侯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侯嬴故事
侯嬴故事2
侯嬴故事3

侯嬴雖是守門小吏,但智勇過人。

他幫助信陵君救趙,並出奇計,讓其為魏王寵姬如姬之父報仇,如姬為其竊得兵符。

信陵君終得號令十萬之兵勝秦救趙,被傳為千古佳話。

這些都賴侯嬴妙計得以成功。

侯嬴(前337-前257年),戰國時魏國人,卒年80歲。

年70,任大梁(今河南開封)夷門的守門小吏。

後被信陵君迎為上賓。

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魏派將軍晉鄙救趙,屯兵不敢前進。

他獻計竊得兵符,勝秦救趙。

侯嬴70歲的那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公元前258年,秦昭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敗趙軍之後,又乘勝派兵進圍趙都邯鄲。

趙國的元氣已傷,不敢與秦軍決戰,便採取了持久防禦的戰略方針。

趙孝成王和相國平原君趙勝商議,決定派人向魏、楚等國求救。

公元前257年,魏釐王在趙的多次請求下,派了大將晉鄙率軍十萬救趙。

秦王得知,威脅魏國,打下趙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打你魏國。

魏便派人令晉鄙「留軍璧鄴」,名為救趙,實則觀望。

魏王的弟弟魏相信陵君,見姐夫趙國平原君派夫人向魏求救,現魏王又怕秦軍而裹足不前。

信陵君不斷向魏王陳說利害,要求發兵救趙。

然而魏王不肯,信陵君打算率自家賓客百餘乘車騎援趙抗秦軍,與趙共存亡。

侯嬴知道信陵君要帶三千食客去抗秦援趙,認為這是雞蛋碰石頭。

侯嬴雖然在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東門看門,70多歲了仍是一貧如洗。

但當信陵君來拜訪他時,侯嬴就推薦自己的一個朋友朱亥,隨同信陵君去與秦軍拼殺。

信陵君帶人路過東門時向侯嬴告別,可侯嬴僅冷冷地說:「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

」信陵君走出數里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總感到有什麼不周全之處,於是掉轉車頭返回再見侯嬴。

侯嬴笑著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

你這樣去與秦軍拚命,不是『以肉投餓虎』嗎?」於是,侯嬴為信陵君獻上一條妙計,說:「我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受魏王寵幸,出入王臥內,定能竊到手。

我聽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想求人為父報仇,至到如今還沒報。

如姬的仇,要是公子派人去斬其仇人的頭獻給她,她定會為公子死而不辭自身。

你如果替她報了仇,她必定會答應你的要求,竊出兵符。

得到兵符後,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抗秦,此五霸之業也。

侯嬴所說的兵符,就是虎符,是國君徵調軍隊的憑信物。

符身為虎形,故稱。

一般為銅製,一分為二,有銘文,左半頒發給帶兵將領,右半存於國君處。

調兵時,持右半符到軍,兩符相合,帶兵將領才能按來人所持文書或口令行事。

一般徵調五十人以上,需持符行事。

要調動晉鄙十萬之眾,當然需要虎符。

而對信陵君來說,只要得一小小虎符,就可以號令十萬之兵。

侯嬴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使信陵君頓開茅塞,立即「從其計,請如姬」,而「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

侯嬴在信陵君得到兵符後,告訴信陵君說:「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公子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示魏王,事必辦不成。

朱亥是大梁市上的一個屠夫,他力大無窮,又很忠誠。

你帶著朱亥同去,晉鄙聽話,就好,如不聽,就叫朱亥打死他晉鄙。

信陵君帶著兵符趕到了晉鄙營中。

結果不出侯嬴所料,真的存在著危險。

晉鄙「合符」後,心中產生了疑問,要再去請示魏王后行動。

旁邊的朱亥見此,想起了侯嬴的囑託,便當機立斷,從衣袖中操起一根四十斤重的鐵椎,椎殺晉鄙,信陵君才奪得了兵權。

於是,信陵君「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侯嬴知道千斤之門是很難打破的,而只要有了一把開它的小小鑰匙,就可以變難為易。

侯嬴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利用當時的制度去實現了救趙的目標,為信陵君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災禍,不愧是一位有智有謀的隱士。

然而,得一女即可竊符,竊一符即可得十萬大軍,也是值得深思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平之戰始末(八),侯生獻計,如姬盜符

趙國吸取了長平之戰的教訓,知道憑一己之力難以抵抗強大的秦國,在做好防禦的同時,積極開展外交,尋求合縱共同對付秦國,趙國首先請求魏國發兵相救,魏王命大將晉鄙率精兵十萬北上,但秦王派使臣到梁言於魏王...

沒有美女的幫助英雄幹不成大事

信陵君聽說趙國被秦國圍困,心裡著急得很,多次請求魏王趕快發兵,門客也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然而魏王被秦國嚇唬住了,始終不敢參戰。信陵君知道魏王已經決定不再派兵救趙,便決定自己帶一百多輛車騎去救趙...

無與倫比的戰國賢公子-信陵君

有一個人連鼎鼎大名的漢高祖劉邦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年劉邦每次經過大梁城都要去祭拜下,還特意命令五戶人家世世代代守信陵君的墳墓,一年四季伺候著他,由此可見,他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事實,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