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帶著情義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值得我們深思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提起他,就會想起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會想起許都護嫂、夜讀《春秋》的佳話;會想起霸陵橋挑袍的典故;會想起千里走單騎的豪邁;會想起三國第一猛將敗走麥城的辛酸和無奈,會想起…….
他並沒有顯貴的身世,處在階級下層的他深諳被壓迫的痛苦,而疾惡如仇的性格註定了他在那個時代要走的路,殺鄉豪落拓江湖,五六年的顛沛流離更讓他深感在群雄並起、紛爭割據的亂世混一把稻糧的艱辛。
每一個有志之士都不會忘記自己是腳踏著漢室江山的土地,背負著蒼生的期望,也許是上蒼對他的垂憐,也許是歷史的必然,這個被後世尊為武聖的關雲長在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從軍殺賊。
知識的有限性讓他無法成為一方霸主,但思維的簡單性又讓他對忠孝仁義的古訓不改初衷。
讀書的時候曾去過離學校很近的春秋樓,也就是當年關公夜讀《春秋》的地方。
古色古香的建築矗立在現代文明的都市裡,裡面武聖的塑像威嚴自不必言說。
門口石碑上漫滅的碑文正是當年告辭曹操的留書: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站在碑前,一字字的默背下去,那忠孝仁義的穿透力可以帶著思緒飛馳到千年前。
身在曹營心在漢,獨對燈燼念金蘭。
赤兔終攜風塵去,寶刀猶帶月光寒。
面對曹孟德豐厚的條件讓其歸附,關羽報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絕,忠心一片,蒼天可鑑!今日主客離別,明朝戰場廝殺,在名利和忠義之間,關羽的這一選擇又該是讓多少人汗顏呢?那些用「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來為自己追求功利找尋藉口的屑小之徒,他們又怎麼會明白義之大者。
塵土飛揚,駿馬急馳,赤兔寶馬在遠天揚蹄嘶鳴的姿態,定是一種昂然的風景,青龍偃月刀映出的光芒,一定是反射出的那冷冷的月華,也會刺得我們的眼睛流下懷念的眼淚。
記得有人說過「古人與我們現代人對生命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在朋友危難之時,壯士斷腕,性命相贈,可以沒有半點的疑慮!」,也許,自桃園結義的那天起,關羽就已把自己交給了大哥,那是對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後隨之演化成對君主的忠義。
被困麥城,這位凜然的漢子面對說客,說出了讓人熱血沸騰的辭令:「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大丈夫馬革裹屍的豪氣成了千古絕唱。
不可否認關羽義舉的表現在歷史上是里程碑式的,現今許多神龕里供奉著他的神像便是超越時空最有力的證明。
關羽死後,赤兔馬也絕食殉主,執著得讓人感動,這匹可以追風的寶馬和一千多年後在黃海海面隨「致遠」號巡洋艦一起沉沒的「太陽」(鄧世昌的愛犬據說名為太陽)有著驚人的相似。
自然,動物們那灰色的腦細胞中生存的法則的確簡單,但在我看來,有些人卻不如它們,真的。
知道自己是什麼,該做些什麼,是我們每個人在現今的社會裡應該思考的問題,或許,從這個世人景仰的漢子身上我們應該看到些什麼、學到些什麼,那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只是一味的燒香叩拜也只是虛假的徒勞。
關羽走了,帶著情義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們傳誦著,後人也一樣會去傳誦的故事。
關羽死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都流落何處,但見其刀不復見馬
關羽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無比信仰的存在,不管是黑白兩道對關羽是十分的敬重,更是將關羽稱呼為「關二爺」,與關羽相比劉備和張飛就顯得那麼的渺小。關羽早年和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後就一直追隨劉備。關羽一生...
劉備這個大耳賊假忠義,玩心機害死了關二爺敗走麥城,一世武聖死的冤枉啊
三國中的關羽關二爺,是後人一直崇拜的武聖,但是每每想到關羽最後的結局,總是讓人感到惋惜。後期關二爺敗走麥城,被吳國小嘍囉殺害,讓人感覺很可氣啊!其實關二爺的死,就是劉備一手造成的,是這個假忠義的...
關羽死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都去哪了?
俗話說的好,「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正是說的呂布凶勇善戰,赤兔寶馬千里良駒;而青龍偃月刀是小說里關羽的專屬武器,憑著一把青龍大刀,殺顏良斬文丑,溫酒斬華雄,好不威風。都說好馬配好鞍,寶刀也是要配...
壯雅神逸|千古一關公
「一部春秋,秉燭夜觀懷九州;一腔豪氣,披風揚沙出蒲州;一片冰心,壯雅神逸輔豫州;一彎大刀,叱吒風雲鎮荊州。」每每讀到《關公賦》中這段,就感覺千古關公,從字裡行間里斬獲新生。
為何義薄雲天的關羽在敗走麥城時身邊沒幾個士兵呢?
相信大家對羅貫中老先生所著的《三國演義》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在書中用細膩的手法將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又結合了想像和藝術效果創造出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其中忠義兩全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