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狠的猛將,大戰關羽不分勝負,衝鋒眼睛負傷,拔箭生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426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熱血的時代,也是一個狂野的時代,彼時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中,都有很多狠厲的角色。

例如曹魏謀士程昱,給曹操士兵的口糧中,摻入人肉;義士臧洪,將自己的愛妾,做成肉湯,讓士兵填飽肚子,等等。

而在《三國演義》中,因為小說的誇張效果,人們的狠厲「更上一層樓」,而且他們不再只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說到此處,可能很多人想到了關羽刮骨療傷。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演義中,有一個人比關羽更令人嘆服。

他是誰呢?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曹操麾下武將中,功績不多,卻地位最高的夏侯惇。

他在演義中,出彩的表現並不多,最亮眼的一次,便是劉備被呂布擊潰,他受曹操之命,前去為劉備助陣的一戰。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他終究還是被高順所敗,怎麼算表現出彩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原文。

小說第十八回中:「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

離順迎敵。

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

惇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

惇不舍,亦繞陣追之。

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覷得親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

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

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

也就是說,夏侯惇先在單挑之時,大敗高順,又在眼睛中箭的情況下,斬殺了曹性。

眾所周知,眼睛受傷,其疼痛程度相當難忍,司馬師眼珠掉出眼眶之後,生生痛死,就是最好了的證明,夏侯惇在這等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戰績,不可謂不出彩。

不過,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夏侯惇為什麼在撥出眼中之後,直接吞入口中呢?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夏侯惇不是自己做出解釋了嗎?他認為「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也就是說,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認為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不忍輕易損害,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也不能隨意棄之,只能生吞,讓其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體。

的確,這是夏侯惇如此做的原因之一,也符合正史中,他「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的特點。

但是,小編認為,他之所以會撥矢啖睛,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震懾敵人。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他在追趕高順的時候,曹性突然一箭射傷了他的眼睛。

這支箭矢,會嚴重影響他的行動,再加上他下意識的反應,於是直接伸手撥箭,卻不料連眼球一起帶了出來。

這個時候,如果他愣在當場,不知所措,或者反應比較平淡,高順很可能回身殺來,曹性也可能再射一箭,或者直接出馬助陣,彼時他將必死無疑。

而他一聲大喝之後,生吞眼球,卻嚇到了現場的所有人,包括射傷他的曹性。

於是他不但有機會脫離了險境,還趁機殺掉了曹性,報了這一箭之仇。

夏侯惇一隻眼睛換了一員勇將的命,還是值得的。

雖然這一戰,以他的失敗而告終,但是他的反應卻比勝利者更加精彩,更加令人嘆服。

不過,如果換作他人,就算能夠想到這些,也不一定能夠做到吧?再說,後來夏侯惇和關羽單挑,不分勝負,可見其確實非常猛和狠,或許正是他的這股對敵人猛狠,對自己同樣狠的烈氣,才支撐他在沒有什麼戰績的情況下,一直深受曹操倚重,高居武將中的最高職位,並且能夠服眾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說之曹魏大紅人-夏侯惇

夏侯惇有很多第一的地方,也是一個被羅貫中顛覆的比較透徹的角色本來屬於魏國地位最高(不算曹操)的大將軍的夏侯惇在學者和文人眼中並不曾被重視 但其實這老哥挺有料的先聊夏侯惇的道德水平跟為人處事吧

是什麼促使夏侯惇吃掉了自己的眼睛

夏侯惇的眼睛是被呂布手下曹性射傷的。當時夏侯惇帶軍前行,路上遇到高順軍,便欲相鬥,高順迎敵。兩人相互廝殺四五十回合,高順打不過,敗下陣來。夏侯惇便騎著馬去追,高順繞陣而走,夏侯惇還是想殺他,便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