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考研專業課,各階段的標準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註:本文轉自考研幫
近些年招生單位越來越看重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專業素養的考察,也就說明,考研專業課占比在逐漸上升。
因此想要成為考研大軍中的勝利者,必須充分認識到考研專業課的重要性。
很多同學一門心思攻公共課,忽視了專業課複習,然而近些年考研錄取的重心已經逐漸從初試變成了複試,2018考研中有不少高分黨在複試被刷,由此可見考研專業課的重要性。
即使你不是跨專業考研,你的本科積累未必在考試上也能很好的應對,所以,幫幫提醒大家還是要重視專業課複習,專業課如何開展複習?各個階段我們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聊。
►第一階段:基礎複習階段
這個階段要做的是,對學校制定參考書目進行「地毯式」學習一遍。
這期間,考生要做到對每一個知識點都理解,重在理解,不需強制記憶。
目標是對所考核科目建立一個宏觀知識邏輯框架,對每一個知識點做到認識、理解即可。
不要怕時間長,關鍵在於全面。
這一階段要保持踏實認真的態度,靜下心來,全面複習,可以注重多方面、廣泛的複習,對於跨專業考研的同學尤為重要,這個時期的學習一定要踏實、透徹,同時也要注意詳細,該階段不要局限在大綱,書本要看細一點。
另外,建議複習專業課的時間可以交叉進行,一天可以看兩門專業課或更多。
理論部分與研究方法部分可交替進行,減少疲勞,提高效率。
在這裡,推薦使用自己畫知識框架圖(邏輯圖)的方法,來加深對課本的印象,同時建立起初步的知識體系。
畫知識框架圖的基本原則是,邏輯清晰,知識點全,點到為止。
每章看完教材之後,可以用半小時~1小時左右的時間,在一頁紙上畫出知識框架圖,用最少的字總結出最為完整的知識點,細分知識點用一個詞概括即可,甚至只標出1、2、3、4的標題也可。
知識框架圖總結完成之後,可以看著框架圖回憶教材中講到的內容,如果能夠回憶出來,說明本部分知識基本掌握,如果回憶不出來,再回到教材進行鞏固強化。
這是第一輪複習時可以使用的最為有效的方法。
需要強調的是,切勿將知識框架圖變成抄書的筆記!篇幅不超過一頁A4紙,時間不超過1小時。
此外,如果報了相應的輔導班,該階段要認真聽聽輔導班的課,做好筆記,增進對專業課知識的理解。
►第二階段:強化複習階段
這個階段,考生要做的任務是,首先,先勾勒出一份屬於考生自己的專業課考試大綱。
考生可以根據三到五年的歷年真題,採用從題目推到知識點的倒推法,在考生所用的參考書目上把所有曾經靠到的知識點全部標註一遍。
考生就不難發現,有一部份一次也沒有被標註到,這就是非重點,可以在以後的複習中大大壓縮花在它們上的時間,甚至不看;有的知識點被標註了很多遍,這就是重點,要強化記憶。
這樣一來,考生就縮小了複習範圍,掌握了考核要點,就勾勒出了一份屬於考生自己的專業課考試大綱。
在這個基礎上,考生要結合該大綱進行長達三個月左右的強化複習。
目標是將重要的知識點理解、記憶、掌握、應用。
在這個階段,考生還得密切聯繫自己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老師,盡一切可能掌握各種考試相關信息,以利於全面複習。
這一階段的學習最好11月30日之前完成,通過強化階段的學習,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是完全掌握了各個知識點,能熟練應用這些知識點去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階段:衝刺階段
這是在考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考生應該在強化複習的基礎上開始全面回顧了。
這個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考點意識,學會用標準的答題方法解答相關問題,多做模擬試卷,進一步歸類整理總結。
有時間的話,應當在保證重點的前提下,兼顧零散知識點。
同時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做專業課模擬試題。
調整心態,保持狀態,積極應考。
最後,考生應當按照其難度以及所占分值合理分布政治、英語等公共課與專業課的學習時間,不要有所偏頗。
如果保證了這些,考生便能夠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地學習。
►參考書的閱讀方法
●目錄法:先通讀各本參考書的目錄,對於知識體系有著初步了解,了解書的內在邏輯結構,然後再去深入研讀書的內容。
●體系法:為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框架,否則知識內容浩繁,容易遺忘,最好能夠閉上眼睛的時候,眼前出現完整的知識體系。
●問題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總結成問題寫出來,每章的主標題和副標題都是很好的出題素材。
儘可能把所有的知識要點都能夠整理成問題。
►學習筆記的整理方法
●通過目錄法、體系法的學習形成框架後,在仔細看書的同時應開始做筆記,筆記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影響看書的速度,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會發現筆記對於整理思路和理解課本的內容都很有好處。
●做筆記的方法不是簡單地把書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而是把書上的內容整理成為一個個小問題,按照題型來進行歸納總結。
►真題的使用方法
認真分析歷年試題,做好總結,對於考生明確複習方向,確定複習範圍和重點,做好應試準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試題主要應當了解以下幾個方面:命題的風格(如難易程度,是注重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還是發揮能力,是否存在偏、難、怪現象等)、題型、題量、考試範圍、分值分布、考試重點、考查的側重點等。
千萬要切記,一定不要抱僥倖的心理去猜老師出題的重點,因為在某些看上去闡述的文字並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