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中曹操哪七次想殺司馬懿?為什麼最終沒殺,反而重用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師聯盟》這部在剛播出,因曹操太早殺掉了華佗,而受到廣大網友的詬病,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此劇逐漸俘獲越來越多觀眾的心,成為被大眾認可的,與《人民的名義》口碑比肩的精品劇作。

劇中曹操生命最後的日子裡,追憶過往,不禁讓我想起同為帝王的秦始皇、劉邦、劉徹、朱元璋、康熙,當在影視劇中看到他們垂垂老矣,拖著滿頭白髮、佝僂著身子,看著曾經肆意馳騁的萬里河山,那種悲愴的留戀,感天動地。

《軍師聯盟》中,同歷史一樣,曹操早就看出司馬懿此人非池中物,「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

曾七次想殺掉司馬懿:

1、司馬懿拒絕徵辟時,馬懿為了躲避入仕令,自斷雙足,曹操、郭嘉、楊修等人都知道他是有意為之,曹操已猜到司馬懿明白徵辟他入仕的深意,成大事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此人心機之深不可測,曹操動了殺機,但郭嘉建議儲才,想制服司馬懿。

2、看到司馬懿的鷹視狼顧時,軍事郭嘉病危之際,告訴曹操,司馬懿之心機是他所不能及的,此人能用則用,不能用必殺之。

曹操回許都後,立即召見司馬懿,看到其鷹視狼顧,一代梟雄曹操觀之也是震撼不已。

曹操本想殺之,但此時司馬懿誠惶誠恐,拜謝恩典領命入仕。

曹操惜才,又想培養他以為己用。

3、司馬懿模仿起曹操的言行,馬場裡,餵馬師父詢問司馬懿為何會落魄至此,趣心乍起的司馬懿開始模仿起曹操的言行舉止,眾人正鬧騰間,豈知曹操早已在場外目睹了全過程。

那一刻,曹操在馬場門前,曾起殺機,但他還是想要收服、駕馭這個「聰明人」。

4、斷頭台立仁義木,曹植深得曹操喜愛,以至於曹操費盡心機想要立其為世子,但是在大臣當中,卻是曹丕更得人望。

曹操本想借著汲布一案,打壓下曹丕,但是司馬懿卻給曹丕出了個斷頭台立仁義木的妙計,不僅成功渡過難關,而且收買了人心,也以「仁義」綁架了曹操。

曹操對於幕後主使司馬懿暗嘆不已。

此時曾考慮對於司馬懿,是殺還是用。

5、曹丕書信案,曹植醉酒縱馬硬闖司馬門而獲大罪,曹操認為是被人坑害,而隨後又從荀彧書房搜出曹丕所寫的不忠不孝的書信。

憤怒下的曹操將曹丕下了大獄。

此案在司馬懿的干涉下,真相被公布於眾,曹植再也沒有做太子的可能。

曹操來到獄中,醉酒的司馬懿又說出「侯非侯,王非王」的狂言亂語,曾起殺機。

酒醒之後司馬懿謹慎而巧妙的一系列回答,使得曹操直感慨於他的能說會道。

最後,曹操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說將來的曹丕會比自己更加嚴苛,讓司馬懿自求多福。

6、聯吳攻關羽,此計本是好計,曹操也需要司馬懿來出這樣的奇計,來解當前樊城之危。

但是將荊州送給孫權,和曹操一統天下的大計相違背,此時司馬懿又提醒曹操不要忘記赤壁之戰的失敗。

赤壁之戰曹操百萬聯軍大敗而歸,這是他一生的恥辱,這時的曹操差點拔出劍殺了司馬懿。

7、三馬同槽,曹操最後一次想殺司馬懿,殺了楊修後,夢見三馬同槽。

槽是「曹」,三馬想來便是指司馬家。

殺了楊修就意味著曹丕當太子已成定局,而曹丕手下的司馬懿此後必將權傾朝野。

司馬懿此人不可小視,極有可能威脅到曹氏統治地位。

這個夢也許就是一個預示。

曹操此時再次動了殺機,殺之以絕後患。

但是最終,曹操並沒有殺司馬懿,反而重用了他。

從這裡可以看到,一代梟雄的無奈。

1、司馬懿深得曹丕倚重,是曹丕不可或缺的智囊,曹操自知命不久矣,沒有司馬懿的輔佐,曹操百年之後,曹丕難以坐穩江山。

2、司馬懿代表這世家大族,曹氏想要奪取天下,取代漢室,必須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司馬懿的背後不僅有司馬家,還有荀彧的潁川一系,以及朝中各大漢臣。

收服司馬懿就是籠絡這些人的心。

3、司馬懿有大才,曹操一生的心愿就是要一統天下,無奈自己已經老了,完不成這項偉業了,只能交由曹丕來接著完成,而曹丕想要一統三國,就必須得有司馬懿這樣的奇才,正如曹操身邊得有郭嘉、賈詡、荀彧一樣。

殺了司馬懿,誰來幫助曹丕完成大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楊修之死

晚上看的電視劇軍事聯盟,那就說以下楊修的死,螢幕上,楊修即將踏上刑場,看似放蕩不羈,實則悲苦自知,他轉頭面相司馬懿:「我在那邊等著你,若你能忍到最後,屆時請告訴我,此時走和彼時走,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