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經做了一件事,全世界的反動派都閉嘴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毛主席曾經說:「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我們這一代人說了不算數。

毛主席自己也曾經嘗試評論過自己,是對警衛員李銀橋說的。

那時是三年困難時期,他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有一次,看文件累了,就對李銀橋說:「天災是有的,工作中我們也有失誤,有錯誤不要緊,有錯誤就改,要總結經驗教訓。

不要像赫魯雪夫,文過飾非,把錯誤全推給別人。

我們反對全盤否定史達林,史達林的功績是主要的。

誰能沒有錯誤呢?我也有錯誤。

」在說到「誰能沒有錯誤呢?我也有錯誤」一句時,嘆了口氣,問李銀橋:「我的錯誤三七開行不行?」想了想,又改口說:「四六開行不行?」

是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而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毛主席是個唯物主義者,當然清楚自己也會犯錯誤。

可是,那些反動派就常常咬住毛主席的一些錯誤不放,大潑污水——直至幾十年後的今天,世界上某個角落、某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仍然仍然持有這種心態、這種表現。

然而,不管反動派們怎麼誣衊、怎麼謾罵,在廉潔奉公、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等等高尚情操的表現上,他們愣是挑不出毛主席一丁點兒的毛病,就憑這一點,毛主席就足稱為偉人矣。

1953年4月,有一個來自四川省中江縣的農婦作為四川省代表出席了全國婦女大會。

會議結束後,毛主席特地請她到中南海做客,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這位農婦的敬意——這個農婦,是全國英雄模範黃繼光的母親。

毛主席握著黃媽媽的手,感激的說:「黃媽媽你好哦,多虧你把黃繼光教育的好,教育他為人民服務。

」黃媽媽的眼睛閃耀著淚光,臉上卻掛著微笑,說,「毛主席教育的好,培養的好。

」毛主席的眼眶也同樣泛現出了淚花,說:「你生的好,養的好。

這不是國家領袖在和國家普通公民的對話,而是兩個烈士的父親與母親的對話,這一刻,他們的身份是一樣的,一個是偉大的父親,一個是偉大的母親,他們的心情是相同的,心意也是相通的,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犧牲後,毛主席心如刀割,但只對前來報告的葉子龍說了一句:「誰叫他是毛主席的兒子!」

章士釗抱怨不該讓毛岸英去朝鮮,毛主席沉重地說,你說的也許是對的。

可是我國家主席,是主張出兵朝鮮的,我的兒子不去,怎麼說服別人?

楊尚昆在日記本在里記下了1951年1月2日裡毛主席的表現:「當他聽到消息後,長嘆一聲之後說,犧牲成千上萬,無法只顧及此一人。

事已過去,不必說了。

李銀橋則回憶,那天晚上,主席要點菸,火柴盒明明就在面前,他卻在口袋裡找,淚汪汪的,又不想讓人看出來他在哭。

整整一夜,坐在沙發上沒有起身,只是一根接一根抽菸。

後來,周總理曾以報告的形式向毛主席提出,應將毛岸英的遺體運回國內安葬,毛主席卻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就這樣,父親把兒子永遠留在了他曾經戰鬥過的朝鮮戰場。

毛主席寫有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是的,要換取和平與安寧的世界,就必須革命,而要革命,就必定會有流血犧牲。

細數起來,毛岸英已經是毛主席親人中的第十五個為國捐軀者了。

毛主席親人中最早為革命捐軀的人是毛主席的內表弟、楊開慧的表弟楊向鈞,其於1928年在長沙被國民黨敵人殺害。

同一年,毛主席的妹夫、妹妹毛澤建的丈夫、原中共衡山縣委書記兼宣傳部長的陳芬也被反動派殺害於敖山貫武橋,年僅25歲。

毛澤建原本是毛主席的堂妹,但自小就過繼給毛主席的父母做女兒,基本就在丈夫遇難的同時,在湖南地區領導遊擊鬥爭的她也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了,1929年8月英勇就義于衡山,年僅24歲。

她和陳芬的幼兒,也在不久後死去。

同樣在1929年,毛主席的內弟、楊開慧堂弟、原為湖南省委任命其為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記,後改任中共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員的楊開明也在湖北漢口被捕,被殺害於長沙識字嶺,年僅25歲。

一年之後,即1930年,毛主席的嬌妻、毛岸英的生母楊開慧被反動軍閥何健逮捕,拒絕聲明與毛主席脫離關係,慘遭殺害。

時在江西指揮紅軍反「圍剿」的毛主席猶如五雷轟頂,悲憤莫名,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毛主席與楊開慧的小兒子毛岸龍也被反對派迫害流落致死,年僅4歲(也有說是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毛主席的弟媳、毛澤覃結髮妻子趙先桂,在楊開慧遇難後的第二年遭敵人拘捕,在濟南遇難,年僅27歲。

毛主席的弟弟毛澤覃是南昌起義成員之一,紅軍隊伍中的優秀指揮員。

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後,毛澤覃留在贛南堅持游擊戰爭,任獨立師師長,在江西瑞金掩護戰友撤離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0歲。

毛澤覃犧牲的噩耗傳到毛主席耳中,毛主席久久說不出話。

過了大半天,才撐著腰站起來,對身邊的大弟弟毛澤民說:「母親在世時,曾把我召到床前專門向我交代,一定要照料好小弟。

我是沒有盡到當大哥的責任啊!」

不久,毛澤民受黨中央派遣,到新疆工作,先後出任財政廳長、民政廳長等職。

1942年,被反動軍閥盛世才逮捕,次年遇害,年僅47歲。

兄弟三人,已去其二。

毛主席淚濕衣衫,久久無法釋懷。

毛家最小的烈士是毛主席的侄兒、毛澤覃的遺孤毛楚雄。

1946年8月10日,毛楚雄在隨八路軍談判代表赴西安途中被胡宗南扣押。

22日深夜,蔣介石授意胡宗南「就地秘密處決」,於是,年僅19歲的解放軍戰士毛楚雄慘遭活埋。

此外,為革命獻出生命的還有毛主席的內侄女、楊開慧侄女、楊開慧胞兄楊開智唯一之女楊展;毛主席的表侄、二姨表兄和教育家王季范之子王德恆;毛主席的弟媳、同是也是姨妹、賀子珍的同胞妹妹、毛澤覃的再婚妻子賀怡……

毛主席本人也是身經百劫,磨難重重,從槍林彈雨中走來,可謂九死一生。

如果說共和國的江山本來就是熱血鑄就的,在開創新世界的過程中,犧牲就不可避免。

可是,等到共和國已經成立,當朝鮮戰場出現了硝煙,毛主席還是義無反顧地將自己的兒子送上了戰場。

這一舉止,實在足以讓許許多多曾經誣衊和誹謗過毛主席的人,包括國民黨、美國、日本等等反動派,從此閉上自己的臭嘴。

太史公在《李將軍列傳》中說了一句評論名將李廣的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

毛主席為什麼可以一呼百諾?毛主席為什麼能夠成為億萬人民心中不落的太陽?就因為「其身正」。

彭老總曾勸毛主席改變送毛岸英上前線的主意,毛主席堅決地說:「窮苦人民的兒子可以上戰場,我毛主席的兒子為什麼就不可以上戰場!」

這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坦蕩、何等的無私、又何等的擲地有聲!

就因為身子站得正,底氣才會足,說的話才會有分量,老百姓才會敬服。

試想想看,建國之初諸如劉青山、張子善之流的貪官為什麼對毛主席下令槍斃的判處心服口服?因為毛主席自身作風廉潔、生活簡樸!

這也是為什麼千千萬萬黃繼光媽媽式的英雄母親、英雄父親放心把自己的兒子、自己的親人交給共產黨帶領的根源!

八十年代有一部電影,名叫《高山下的花環》,反映的是對越自衛還擊的歷史,影片中的男主角,是某幹部子弟,戰鬥前夕,其身為幹部的父母就千方百計地想把他從前線調回……

天下做父母的,哪有不心疼兒女的?

可是,在家與國、自私與大義之間要做出取捨時,品格便霎時分出高下。

1976年 9月9日下午4時,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萬分悲痛的心情對外宣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在短短的15分鐘後,包括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在內的世界主要通訊社便紛紛報導了毛主席逝世的新聞。

緊接著,世界各大媒體發表和轉載了大量讚揚毛主席和介紹毛主席革命事跡的評論和文章。

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報紙甚至用十多個版面刊登介紹毛主席的文章和照片。

世界各國政府各國際組織也紛紛對此做出反應,其中,53個國家自動自覺地降下了半旗。

當天有報紙是這樣寫的:「9月9日下午4時這一悲痛時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轉動。

法國、聯邦德國、衣索比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以及剛果等國人民都舉行了各種形式的遊行,其中,剛果的遊行人數竟然達到了十萬人以上!

這就是太史公那一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最好闡釋。

聯合國大會主席也因此評價毛主席是「我們時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本文來自於網絡,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及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直接聯繫我們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