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跳槽,為何一個為梟雄,一個卻成三姓家奴?(劉備篇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得到徐州後,應該是劉備人生的一個小高峰,建安元年,曹操保奏劉備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這也是劉備自請漢中王前最高的爵位了。
曹操此舉我估計是其在同樣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拉攏劉備的一種手段,同時也希望藉助劉備來對抗袁術。
但在劉備和袁術相持時,下邳的守將曹豹勾結呂布反叛,俘虜了劉備妻子家小。
劉備獲悉後立刻移軍到海西,一邊消滅潛在危險楊奉和韓暹,一邊和呂布求和。
必要時候的示軟是非常必要的,一味的意氣用事往往會另自己陷入危險。
在達成和解後,劉備實際暗暗積蓄實力,聚集兵馬。
呂布發覺後,馬上攻擊劉備,劉備敗走投靠曹操,這可以說是劉備的第二次跳槽了。
但是劉備為什麼投靠曹操,而不是袁紹,或者關係更親近的公孫瓚呢?其實這是劉備的一個聰明之處,首先公孫瓚連敗於袁紹,只能築樓自守,劉備是對危險非常敏感的人,肯定不會自尋死路。
而公孫瓚尚在,劉備曾幫助其對抗過袁紹,對於袁紹這種多疑的性格,自然也不能投靠袁紹。
而曹操和劉備保奏劉備宜城亭侯不久,可以說是蜜月期,而且還有共同敵人呂布和袁術,曹操一定會幫助他報仇,但袁紹一定不會。
另外關鍵一點是,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劉備雖然實質投靠曹操,但名義上是投靠朝廷,而且還是州牧大吏,算是曹操的同僚卻不能稱為下屬。
同時也是投靠曹操最大的實權官吏,是要做給天下人看的標杆。
所以當程昱勸殺劉備時,曹操說:「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所以這些小細節,都是歷史上那些聰明人告訴我們的智慧啊。
果然曹操就錦上添花的表奏劉備為豫州牧,雖然之前劉備實際控制徐州,但名義上卻沒有朝廷冊封。
同時供給劉備糧草兵馬,使劉備可以回小沛,重聚兵馬,對抗呂布。
但呂布在劉備立足維穩的時候,派高順攻擊劉備,曹操派夏侯淵救援,但是被高順擊敗。
於是曹操親自領兵,和劉備包圍呂布於下邳,決泗水和沂水淹城,呂布部將魏續、宋憲抓成功開城投降,生擒呂布。
當然曹操肯定不會把徐州還給劉備的,劉備隨曹操回許都。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漢獻帝曾衣冠詔付董承,要誅殺曹操,但是其實劉備當時是屬於觀望態度的。
但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都嚇的把筷子掉到了地上,於是和董承、吳子蘭等合謀,但是事發,董承等全部被殺。
此時劉備也是如坐針氈,恰逢袁術兵敗,要從下邳北去投靠袁紹,劉備藉此機會,請求去截擊袁術。
結果一到徐州就把徐州刺史車胄殺了,占據徐州,同時派孫乾聯合袁紹。
曹操派劉岱和王總攻擊劉備,被打敗。
建安五年,曹操劉備親自攻打劉備,劉備再次失敗,這次不光失了妻子家眷,連關羽也被抓。
劉備於是投奔剛剛聯合的盟友袁紹,開始了第三次跳槽。
分析:在這次跳槽過程中劉備主要展現了三個高明的手段。
第一,不以親疏去投靠已經日薄西山的公孫瓚將自己置於險地,而投奔和自己有共同利益和敵人的曹操。
果然因為共同的戰略目的,很快得到了曹操的支持和幫助。
第二,在投奔曹操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而保證了自己的地位和權利。
第三,在離開前掌握輿論主動,如果說劉備在發現危險後,沒有參與衣冠詔,而殺車胄,那麼一定會落得個忘恩負義的惡名,但是此時手上掌握這衣冠詔,立刻就站住了道德的制高點,把曹操變成了挾持皇帝的權臣。
參考資料《三國志》,非演義內容
都說呂布是「三姓家奴」,卻常常忘了他!
都知道呂布,見利忘義,寡情負恩。為了一匹赤兔馬就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義父丁原,後來為了貂蟬又殺掉了義父董卓。就被老百姓貶損稱之為「三姓家奴」。呂布這點的「名氣」太大了,讓人們常常忘了劉備。
劉備的武力,比公孫瓚和魏延,如何?
劉備出身貧寒,史書《三國志》記載,與母販履織席為業,然而,劉備在三國時代,一生縱橫天下,經歷無數戰陣,雖然武藝不如關羽和張飛,但是,也表現不凡,曾先後斬殺曹操手下兩員大將,足以顯示其身手不凡。劉...
歷史風云:呂布跳槽2次被罵三姓家奴,此人跳槽10次反而名垂青史!
劉備從一個一無所有建立了自己的一個國度,雖然沒有同意天下,但是建立了蜀國,也算是一個開國的皇帝,跟自己的祖先劉邦一個性質,從自己一無所有經過自己的努力開創了自己的帝國,今天說的就是劉備。呂布大家...
三國演義易主最多的人,究竟是誰?
在三國中,說起易主最多的人,一般都想到呂布,投丁原(殺丁原)、投董卓(殺董卓)、投王允,跳槽了三次,被張飛怒罵為「三姓家奴」,就背負「三姓家奴」這條惡名兩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