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史實與藝術加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無道,橫徵暴斂,各地都掀起了反抗秦朝統治的農民起義。
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韓信投奔到項梁的起義軍隊伍中,項梁兵敗後韓信歸附項羽。
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得不到採納,感覺前途無望,於是韓信從項羽的軍隊中逃出來,投奔劉邦。
有一天,韓信在漢軍中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前他忽然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向他求救:「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感覺韓信相貌威武,與眾不同,就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
後來韓信又多次與蕭何談論兵法,為蕭何所賞識。
劉邦率漢軍到南鄭的路上,韓信感覺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中途逃跑了,被蕭何發現後追回。
後來被劉邦封為統領全軍的大將軍。
一個簡單的事件,卻被人們演繹為「蕭何月下追韓信。
」情節生動曲折,成為千古佳話。
我們分析一下故事中的細節,探索事件背後被掩蓋的真相。
第一個發現韓信才能的人是夏侯嬰,這是一個深受劉邦信賴的車夫,後來成為作戰勇猛的大將軍。
夏侯英把韓信從屠刀下解救出來,可夏侯嬰的推薦並未引起劉邦的重視。
韓信與蕭何地交往過程中,蕭何也看出韓信絕非凡人,而蕭何向劉邦舉薦數次仍未被劉邦重用。
可以想像,如果蕭何繼續舉薦,劉邦也不會輕易改變對韓信的看法。
在跟隨劉邦大軍去南鄭的路上,韓信逃跑了。
按照軍紀,逃兵可是死罪,如果真的要逃,以韓信的智謀,不可能輕易讓人發現,而事實上,不但被發現,而且是被蕭何這樣的高官發現。
看來,韓信的伎倆太拙劣了。
既然要逃,又怎能被蕭何這樣的文人追趕上?
答案也許只有一個,蕭何追韓信,應該是蕭何為舉薦韓信自編自演的一個小計謀。
按照《史記》上的記載,蕭何追韓信時,並沒有明確白天或晚上,所謂「月下追韓信」只是被後世有意烘托增加感染力的藝術效果而已。
我們常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為什麼?
我們比喻一件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的,會說這事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究竟做了什麼好事,又做了什麼錯事,而給後人留下了這樣一句話?這要從一個叫韓信的人說起。韓信年輕時家裡很窮,曾...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歷史故事
韓信在天下爭霸的時候,一直都是投奔項羽,希望有所成就。他有勇有謀,是當時少有的天才軍事家。但在項羽手下卻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一怒之下,就投奔了劉邦。起初,劉邦並看不起他,讓只他做了一個管理糧草的低...
劉邦眼前的大紅人,為何拚命舉薦一個死囚犯?
說到韓信,咱們都知道他是個能屈能伸的大將軍,幫著漢高祖劉邦打敗了項羽,最終成就千秋霸業。但實際上,他最先投奔的卻不是劉邦,反而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項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後來韓信投奔劉邦後,他又是...
蕭何為何篤定從未帶領兵作戰的韓信可以統帥三軍?要追他回來
實踐證明,蕭何給劉邦推薦的韓信是非常正確的,正是在韓信的幫助下,最終劉邦才打敗不可一世的項羽,獲得天下,建立了大漢帝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最著名的重視人才的事例。然而問題來了,蕭何為什麼就篤定...
大將韓信為何被殺 替劉邦打天下時埋下殺身之禍,
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仗劍投奔項梁軍,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
韓信在項羽那裡處處碰壁,投靠劉邦之後卻得到重用,原因很簡單!
韓信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曾這樣評價過韓信「戰必勝,攻必取」,由此可見韓信在軍事上面還是有一定才能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戰士,早期投靠項羽之後,卻一直沒有得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