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失去此人之後,蜀國註定要走向滅亡,就算是諸葛亮也無力回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

人們當時都拿龐統與諸葛亮來相提並論,有人說,假如龐統不死,劉備可以統一天下。

然而,諸葛亮和龐統算是一類人,只懂政治,不懂軍事。

而要想取得天下,還是得有懂軍事的謀士。

而這個人就是法正。

三國演義中,作者將諸葛亮的能力過分誇大了,其實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全能。

他善於搞政治,帶兵打仗卻不行,所以後來的北伐中,才會屢次戰敗。

而劉備正是看到了他的這一點,才知人善用,每當他去前線打仗的時候,都將諸葛亮留下來看家,處理政務,管理好打仗的後勤工作。

而法正恰恰彌補了諸葛亮不懂軍事的缺陷。

法正比諸葛亮大四歲,兩人同為劉備的左膀右臂,緊密合作,取長補短,所以劉備才能所向披靡。

《先主傳》里寫過: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

法正出生於一個名士家庭,是名士法真的孫子。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法正與好友孟達一起去益州投靠劉璋。

但是劉璋不識貨,法正跟隨他很久,他才只是讓法正當了一個小小縣令。

建安十三年,張松勸劉璋與劉備交好,劉備有些猶豫,但還是想先去探探口風。

於是派法正出使。

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很高興,覺得這才是明主應有的風範。

法正回去後就說動張松和孟達背叛劉璋,奉劉備為主。

后里應外合幫助劉備取得益州。

法正腦子裡總有些別人想不到的奇謀妙計,這點就連諸葛亮也自嘆不如。

所以劉備對他很是器重,陳壽將他比作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謀求天下這種大事,只有一兩個人是做不到的,需要各個方面的人才都有。

關羽,張飛,趙雲這樣衝鋒陷陣的猛將必不可少。

然而除了勇,還必須有謀。

謀士有兩種,一種是治國之謀士,另一種是戰場上的謀士,兩者缺一不可。

而諸葛亮屬於前者,法正屬於後者。

甚至連手下人才雲集的曹操都對劉備得到法正有些眼紅,感嘆:「為什麼得到法正的不是我啊!」曹操沒有嫉妒劉備得到諸葛亮,卻嫉妒劉備得到了法正,可見法正的重要。

可惜的是,法正45歲就去世了,劉備因此哭了好幾天。

他傷心的不是自己失去的一個臂膀,而是進取中原再也沒有希望了。

不僅如此,沒有了法正,蜀國危矣。

章武二年,夷陵大戰,蜀軍戰敗,退回白帝,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這一戰,蜀國的戰將犧牲了好幾個,家底敗了至少一半。

後來的數次北伐失敗也是因為沒有法正在,然而沒有如果,法正走後,蜀國終究還是就此衰敗下去了,就是諸葛亮也無力回天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何劉備謀士那麼多,卻未能統一霸業呢?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他遇到了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於是,劉備放下了尊貴的身份,三次拜訪臥龍諸葛亮,最終用誠心得到了諸葛亮的幫助,成立了最初開始霸業的...

得到臥龍的劉備為什麼也沒有興復漢室?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存在「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說法,也即諸葛亮和龐統這兩位人才,任何一位諸侯只要得到其中的一位,就可以獲得一方天下。但是,就劉備來說,得到了孔明和龐統的共同輔佐,卻終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