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諷刺的兩個三國渣男,專害老東家,為啥一個被罵一個受尊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傳統相聲《歪批三國》數十年來家喻戶曉,郭德綱也說過,爆笑全場。
雖然是相聲,又是「歪批」,但也下了很大功夫,涉及三國史實方面說得都有板有眼,不能完全視為戲說和瞎說。
在這個相聲里諷刺了三個三國時期的「渣男」,分別是劉備、呂布和劉安,劉安是《三國演義》虛構的人物,這裡不說了,劉備棄妻、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這些也都是人所共知的事。
不過要仔細探究一下的話,呂布其實並非「三姓」,而劉備跟他也有一拼。
一、呂布:投誰誰倒霉
呂布只活了37歲,活躍在歷史舞台上只有27歲以後的10年時間,但他卻先後投奔過至少7個人:
投丁原,殺丁原。
呂布出身於并州,該州在山西、河套一帶,當時稱「邊地」,與那些世家大族相比,呂布的出身不算高,走的是投軍的路,早年參加了并州軍,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做事,被丁原提拔為主簿,相當於辦公室主任,應該說丁原很器重他。
丁原帶著呂布等人到洛陽協助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但其間發生了一些變故,何進反被宦官殺了,涼州軍閥董卓趁機把持朝政。
董卓為鞏固權力,將有一定實力的丁原視為眼中釘,後來通過策反呂布把丁原殺了,呂布轉投董卓。
投董卓,刺董卓。
呂布投奔董卓後受到一定重用,又被收為義子,這在正史里也有記載,但他心裡仍有失落,因為與董卓的嫡系涼州軍相比,并州軍的餘部並不受重視,打仗最艱苦,待遇卻排在後面,呂布等人心裡不服。
董卓挾朝廷西遷長安,呂布及并州軍餘部也來到關中,由於這裡距離涼州軍的大本營更近,并州軍的重要性進一步下降,呂布的失落感更強烈了,一心想謀除董卓的王允等人趁機接近呂布,又策反了他,呂布親手將董卓刺死。
投袁術,棄袁術。
呂布與王允等人合謀殺了董卓,王允主持大政,但此人是個書生,把控不了大局,結果涼州軍反撲,長安陷落,王允被殺,呂布倉促逃離長安,由武關道來到南陽郡,袁術當時占據著南陽郡的宛縣,呂布投奔了袁術。
呂布自以為殺了袁氏的仇人董卓,袁術會對他感恩戴德,但袁術這個人一向重實際,對呂布很有戒心,處處防範他,袁術還悄悄策反呂布的手下,呂布深感不安,於是離開了袁術。
投張楊,走張楊。
呂布離開袁術後無處可去,投奔了河內郡的張楊,張楊也是并州軍出身,與呂布同是丁原當年手下的幹將之一,張楊沒有投奔董卓,自己獨立發展,在黃河岸邊的河內郡有一定實力,看到老同事來投,張楊收留了呂布。
但呂布在并州軍里名聲已壞,張楊的手下對其多不信任,他們建議把呂布抓起來,送到涼州軍閥控制的長安朝廷請賞,呂布幸好提前得知,向張楊請辭,張楊同意。
投袁紹,叛袁紹。
呂布之後去了冀州投奔袁紹,袁紹當時正跟公孫瓚交戰,活躍在太行山區的黑山軍張燕所部支持公孫瓚,袁紹出擊黑山軍,但這夥人藉助的太行山的有利地形與袁軍周旋,袁紹很頭疼,呂布來投後,袁紹讓他去對付張燕。
呂布對并州的情況很熟悉,又擅長騎兵作戰,所以打張燕很順手,頻頻獲勝,贏得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名,但呂布認為袁紹對他也只是利用,表面客客氣氣,但心裡存有忌憚,暗中處處提防,所以感到了害怕,藉故離開了袁紹。
投張邈,敗張邈。
呂布離開袁紹,本打算再投老朋友張楊,在半道上被陳留郡太守張邈攔下,張邈邀請呂布來兗州發展,呂布經過考慮,認為這比去張楊那裡碰運氣更靠譜,於是帶著部下悄悄來到兗州。
當時的兗州牧是曹操,張邈是曹操的故友,現在也是曹操的手下,曹操對張邈很信任,當時他正集中全力攻擊徐州的陶謙,把後方很多事務都委託給了張邈,張邈對曹操早有不滿,於是聯絡呂布對曹操發起了突然攻擊,但經過一年多的激戰,張邈、呂布先後失敗,張邈被殺,呂布逃走。
投劉備,襲劉備。
呂布再次逃難,實際上已無路可走了,此時陶謙已死,劉備當了徐州刺史,呂布與劉備素無淵源,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到徐州來投劉備,沒想到受到了劉備的熱情迎接,劉備讓呂布以豫州刺史的身份駐紮小沛。
呂布野心很大,趁劉備南下與袁術交戰的時機,突然在劉備的後方動手,徐州被呂布占領,劉備失去了根據地,一度有家難回。
二、劉備:跟誰誰撲街
劉備出道比較早,也很努力,但由於出身較低,運氣也不算好,所以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在奔波逃亡中渡過的,也先後投奔過6個人:
跟公孫瓚,公孫瓚滅。
劉備雖然出來混世界,由於沒有任何背景,所以一直很坎坷,後來公孫瓚成事,劉備跟公孫瓚是同學,二人早年有一定交情,劉備去投公孫瓚,被公孫瓚收留。
公孫瓚的用人很有問題,只信任身邊的極少數人,劉備不在其列,劉備後來離開了公孫瓚,數年後公孫瓚兵敗被殺。
跟陶謙,陶謙亡。
劉備南下徐州,開始是協助陶謙對付曹操,後來陶謙病重,他看透了時事,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們再過擔驚受怕的日子,所以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把徐州的事務交給劉備,陶謙死後,劉備在當地士紳的擁戴下成為徐州之主。
跟呂布,呂布死。
劉備入主徐州後,錯誤地收留了呂布,呂布在他背後動刀,徐州成了呂布的天下,劉備無處可去,轉而投降呂布,呂布讓劉備去小沛擔任豫州刺史,二人地位對調。
幾年後,呂布不敵曹操,困守下邳,劉備投降曹操,一塊對付呂布,呂布兵敗被殺。
跟曹操,曹操傷。
劉備投降曹操後,被曹操以朝廷的名義晉升為左將軍,與部下來到許縣居住,但被曹操嚴密控制起來,在此艱難情況下,劉備仍然參加了董承等人發起的秘密政變,劉備事後又感到擔憂,藉故脫離了曹操的控制,董承等人謀反事發,曹操雖然鎮壓了這場未遂叛亂,但個人聲譽受到很大損傷。
跟袁紹,袁紹衰。
劉備與曹操翻臉後投奔了袁紹,袁曹正準備決戰,對劉備的到來袁紹表示歡迎,但也心存戒心,劉備不安,找了個機會去了汝南郡,之後不久袁紹在與曹操的決戰中潰敗,袁氏集團從此衰落。
跟劉表,劉表敗。
官渡之戰後劉備投奔了劉表,劉表也歡迎劉備的到來,讓他駐紮在與曹操對峙的新野前線,把他當工具利用,劉備不甘心,但也無奈,一忍就是6年之久,後來曹操大軍南下,劉表在憂懼中死去,劉表集團失敗。
三、草根創業傷不起
通過以上簡要回顧,可以看出呂布其實是「七姓家奴」,劉備雖然略遜一籌,但也是「六姓家奴」,在一向重義輕利的漢末三國時代,說他們是「渣男」似乎也有道理。
但也得看到,他們如此頻繁地投而復叛,很多時候其實也有苦衷,有時候不是他們輕義重利,而是被形勢所逼,不得不如此。
呂布和劉備的出身都不好,屬於草根階層,與袁紹、袁術、曹操、劉表這些世家大族子弟相比,他們在外面打拚只能靠自己,沒有任何政治基礎,也沒有錢財方面的優勢,所以有時難免窘迫,危急之下不免經常「東奔西走」。
雖然他們都透支了政治信譽,但劉備的名聲比呂布要好很多,這是因為劉備雖然到處奔走,但一直恪守著一些底線,比如輕易不直接去害人,這一點比呂布好得多。
呂布親手殺了丁原、董卓兩個老上司,不管他有多少理由,但也都為當時的許多人所不容,大家不苛責劉備而罵呂布為「三姓家奴」,原因大概如此。
作者推薦: 但不虛構、不戲說,儘可能完整地展現接近歷史真實的諸葛亮的一生。
解密三國:董卓靠什麼能夠成功的策反呂布
在何進被殺、董卓入洛陽的前後,丁原是一個關鍵性人物。董卓最終徹底把持朝政,把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趕出洛陽,依靠的是實力,而在此過程中,董卓策反呂布殺了丁原,是關鍵的一步。董卓建立權威靠的也不完全...
解密三國:董卓靠什麼能夠成功的策反呂布
在何進被殺、董卓入洛陽的前後,丁原是一個關鍵性人物。董卓最終徹底把持朝政,把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趕出洛陽,依靠的是實力,而在此過程中,董卓策反呂布殺了丁原,是關鍵的一步。董卓建立權威靠的也不完全...
呂布「三姓家奴」根本不算什麼,他在三國時期換了七次主人最後還能稱霸一方
作為三國演義里的第一猛將,呂布有一個不太好聽的外號:「三姓家奴」。因為其本身姓呂,先是投奔丁原,認丁原為義父,之後又殺了丁原投靠董卓,認董卓為義父,後來連董卓也死於呂布之手。所以呂布便有了三姓...
三國最「反覆」二人組,呂布和劉備,看誰「背叛」的次數最多?
如果說劉備的發家史就是一個非常勵志的奮鬥史,從一個賣草鞋的最後成就帝王大業,在這個過程中非常的不容易,劉備先後投奔了很多諸侯,因為各種原因這些諸侯最終收留了他,但是不久之後劉備就「叛逃」了,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