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關係:「秦晉之好」背後的陰謀與戰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前676年,晉武公之子姬詭諸繼承君位,即晉獻公。

獻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齊桓公女兒齊姜,齊姜則與當太子的姬詭諸有私情。

姬詭諸繼位後,乾脆把庶母齊姜娶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

伯姬在後來的秦晉政治聯姻中嫁給秦穆公為夫人,這便是所謂「秦晉之好」的開端。

在此後二十年間,又有過兩度「秦晉之好」。

本文想說的便是這三度「秦晉之好」背後的陰謀與戰爭。

話說這晉獻公又娶戎人二女,分別生子重耳、夷吾。

重耳、夷吾和申生三兄弟,申生居幼,但申生是齊姜所生,故立為太子。

獻公五年(公元前671年),驪戎主送獻公驪姬、少姬姐妹,驪姬美貌,深受獻公寵愛。

驪姬生下兒子奚齊,獻公不顧臣下的反對冊立驪姬為夫人。

在之後發生的「驪姬之亂」中,太子申生被迫自殺,重耳、夷吾潛逃異國,奚齊成為晉太子。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歸天。

晉大臣荀息受遺命扶立奚齊為新晉君。

晉重臣里克、邳鄭不滿驪姬擅權,希望公子重耳回國繼位,便私下收買武士將幼主奚齊刺死在獻公靈堂上。

驪姬便立其妹少姬所生之子卓子為新君。

但好景不長,在不久的宮變中,里克、邳鄭等在晉宮中摔死僅九歲的卓子,誅殺荀息、驪姬等。

里克暫掌國政後,即派人去請逃亡在外的重耳回國。

重耳不明國內真相,對回國繼位舉棋不定。

那二公子夷吾逃至梁國後,娶梁伯長女並生子姬圉。

夷吾聞聽獻公已亡,而里克殺奚齊、卓子等,重耳又不想當國君的消息後,心中竊喜。

夷吾一邊許諾里克做國相併封地百萬畝,一邊請求秦穆公出兵助自己返國繼位,承諾事成後將晉國河西的五座城池劃歸秦國。

秦穆公目光遠大,他看重的並非那五座城池,而是感到夷吾無德無能,必定是一昏君,這對秦國東進爭霸中原有利。

於是,秦穆公接夷吾求援信後,即命大將公孫枝率三百輛兵車,護送夷吾返回晉國。

公元前650年,夷吾如願以償地繼承國君,是為晉惠公。

夷吾即位後,暫留晉都的公孫枝便索要那河西五城,但夷吾卻食言不肯給。

之後又聽信讒言逼迫里克自刎,罪名是「殺君亂政」。

同時誅殺一批親和秦國與公子重耳的大臣,如邳鄭、七輿大夫等。

秦穆公非常惱怒,揚言伺機報復。

這惠公也是時運不濟,即位後晉國連續幾年遭遇風旱蟲災,莊稼欠收。

公元前647年,又遭遇一場特大旱災,境內大片田地幾乎顆粒無收。

百姓四處逃荒,國庫吃空,士兵挨餓,怨聲載道。

夷吾實在無奈,便厚著臉皮派大夫慶鄭向秦國乞求購買糧食。

夷吾此前背信棄義,不曾想到秦穆公卻很大度地答應賣糧給晉國解救饑荒。

秦穆公與他的「智囊團」的用意很明確:用糧食收買晉國人心,以圖人心歸秦!為把這次跨國救災義舉弄得聲勢浩大,秦穆公專發詔命,徵集車輛、馬匹、船隻,滿載糧食護送至晉國首都。

當時,秦國的運糧船隊從秦國雍都到晉國絳都,塞滿河道,綿延數百里。

晉國百姓聽說秦穆公送來了糧食,都十分感激。

這次跨國救災行動,史稱「泛舟之役」。

正所謂世事難料,風水輪流轉。

第二年秦國渭河流域遭遇罕見大旱災,發生全國性饑荒。

而晉國卻風調雨順,莊稼大獲豐收。

秦穆公便遣使臣泠至向晉國借糧救荒。

不料夷吾卻幸災樂禍,拒絕買給秦國糧食。

夷吾的寵臣呂飴甥、隙芮等還丟下一句挑釁性的狠話:「要吃晉國糧食,除非秦兵來取。

面對再度忘恩負義的夷吾,秦穆公決定派兵討伐。

他同宰相百里奚親率三軍兵馬攻打晉國。

秦軍兵馬雖少,但群情激憤,鬥志高昂。

晉軍則背著恩將仇報的惡名,軍心渙散。

經過三次戰役,晉軍連吃敗仗。

公元前645年秋,秦晉兩軍在韓原決戰。

夷吾的「小駟馬」陷入泥潭,便向正好經過的晉將慶鄭求救,慶鄭不願救這無德之君,竟揚鞭策馬棄之而去。

決戰以晉軍大敗而告終,秦軍俘虜了夷吾及家僕等。

秦穆公原本想殺掉夷吾這個小人,但大將公孫枝則勸阻道:不如仍立他為君,讓晉國歸還河西五城,讓晉太子圉在秦國做人質,使秦晉兩國友好相處。

秦穆公覺得很有道理,即命將夷吾嚴密看守。

秦穆公夫人穆姬(即伯姬)是夷吾的同父異母姐姐,原本怨恨夷吾。

原因是夷吾回晉繼君位時,伯姬曾託付他善待庶母賈君並接回流亡在外的眾公子,結果夷吾對賈君淫亂,又不接回眾公子。

但聽說要殺掉這位無德的弟弟,還是於心不忍,便讓人在後花園裡壘一高台,台下堆積乾柴,帶著太子、公子與女兒穿上素衣以自焚脅迫秦穆公釋放夷吾回國。

於是,秦國放夷吾回晉,晉國割讓河西五城,並把太子圉作為人質留在秦國。

秦穆公尋思著讓做人質的晉太子圉回晉做國君,便將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他為妻,還把河東地區的土地歸還晉國。

這便是第二次「秦晉之好」,時間是公元前643年。

五年後,太子圉聽說其父病重,生怕被人搶走君位,便私下跟妻子懷嬴商量一同逃回晉國。

懷嬴表示:不敢跟太子圉逃走,也不敢向人泄露此事。

於是,太子圉便偷偷地逃回晉國。

第二年晉惠公病故,太子圉繼承君位,即晉懷公。

晉懷公一上台,便宣布與秦國斷絕來往,並命令不許跟隨流亡在外的重耳。

秦穆公大罵這個忘恩負義的女婿,同時四處尋找晉公子重耳的下落,欲扶植重耳取而代之。

晉獻公的長子重耳自四十三歲那年逃亡後,四處漂泊流浪,其間還發生了著名的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

此時的重耳正被楚國收容,並成為楚成王的好朋友。

很快,秦國大將公孫枝便來迎接重耳入秦,重耳拜別楚王后帶著那一班謀臣跟公孫枝去了秦國。

秦穆公見到重耳後熱情款待,送給重耳五個女子,其中便有太子圉的原妻懷嬴。

秦穆公為拉攏重耳,竟讓女兒改嫁給重耳。

於是,穆公之女再嫁年過六旬的重耳,成為後來晉文公的夫人(文嬴)。

這便是不足二十年間的第三次「秦晉之好」。

穆公之女先嫁公子圉,再嫁其伯父重耳,在當年似乎並不是件稀奇事兒。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決定派兵護送重耳回晉國做國君。

穆公親率百里奚、公於縶、公孫枝等秦重臣領四百多兵車,將重耳送到黃河邊後,分一半兵馬送重耳過河,另一半則在對岸接應。

在秦國的幫助下,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這就是晉文公。

之後,重耳誅殺了出逃的晉懷公,粉碎了國內的叛亂。

結束了晉國動盪不安的局面,並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死後不久,秦穆公便伺機打敗已成中原霸主的晉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晉關係如男女戀情

有時候,兩國之間的關係處理其實和男女戀情有著相似之處,雙方必須條件相當而且願意彼此付出,否則那就不叫兩情相悅,而叫蓄意欺騙。

縱觀秦、晉兩國的歷史,秦國不斷為了晉國出兵、出糧、出錢、出力,晉國卻始終沒有給予秦國應有的回報,秦穆公心裡鬱積的怨氣自然愈來愈重,當這種不平衡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所謂的秦晉之好,自然也會很快走到盡頭。

引發秦、晉走向決裂的導火索,便是鄭國。

前面說過,鄭國的所在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南鄭州市。

鄭國的地理位置在春秋時代為它招來了很大的麻煩,它的正西面是東周王畿,也就是今天的洛陽市所在;其東是以齊、魯、曹、衛為主的東方諸國;其南是楚國的衛星國蔡國;北面又懸著晉國的南陽之地。

這樣的核心位置,決定了鄭國的土地極有戰略意義,所以人稱「中國(中原上國)得鄭則可以拒楚,楚得鄭則可以拒中國」。

齊桓公爭霸,先收服東方列國,進而便西進並聯鄭國,打通與東周的聯繫,建成了一個東起大海、西達成周的戰略聯盟,將楚、秦、晉三國全部隔絕在戰略核心區域之外。

楚成王北上,首先也是逼迫鄭國歸順,進而聯合東方諸國,壓宋稱霸。

所以,在整個春秋時代的大國爭霸戰中,除了春秋後期吳、越爭霸之外,鄭國永遠都是大國想要征服的首要目標。

在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的現實,讓鄭國吃盡了當三文治肉餡的苦頭。

秦晉聯軍鄭軍難招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晉國春秋之卿士爭雄(02)

里克(?—前650年):嬴姓,里氏,名克。春秋前期晉國卿大夫,晉獻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的堅決擁護者,能征善戰的統帥。自晉武公完成曲沃代翼後,晉國因為長期的內鬥,國家疲敝,百姓窮苦,此時齊桓公已...

秦晉之好━秦穆公與晉五主

春秋時期,秦國地處今甘肅東部和陝西中部地區。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習俗,因而受到華夏諸國的歧視,被稱之為「秦戎」、「狄秦」。至秦穆公時期,秦國發展壯大,已然成為與中原強國━晉國毗鄰的...

秦晉之好,到底是晉好還是秦好?

當年的秦國和晉國,到底是怎麼個好法。秦晉之好,釋義: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秦晉之好」這個詞指的是兩家聯姻,也可以稱為「互結秦晉」或者「秦晉之盟」,總之是個非常喜慶的詞...

「秦晉之好」背後的政治交易

1在一些文章中,時常會出現「秦晉之好」一詞,來形容兩戶人家幾代結親,親上加親。看上去「秦晉之好」備顯親密,其實不過是政治婚姻的幌子。政治婚姻是建立在「互為所用」的基礎上,所以其中很難排除陰謀的成...

為什麼趙國四雄能稱霸晉國

提到趙國,不得不提四雄稱霸。這四家指的是韓趙魏知四家,掌門人分別是韓康子,趙襄子,魏宣子和知伯。他們同屬於晉國公卿,掌握著晉國大部分權力。可能有人會問了,晉國之前也是春秋時期強國,怎麼到了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