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漢末三大支柱,如有一人在世,各諸侯都不敢隨意亂動刀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三國時代,大部分都只記得呂布、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等武將,以及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等頂級謀士。

可實際上他們並不是最輝煌的,真正的頂級人才其實都在漢末,他們當中有三人隨便哪個在世,各諸侯都不敢隨意亂動刀兵。

只可惜當時的漢室已經病入膏肓了,誰也阻擋整個歷史的車輪,可悲可嘆。

一、皇甫嵩

今寧夏彭陽人,可以說當年席捲漢末天下的黃巾起義,就是他一手鎮壓的。

當時起義軍中實力最強的比如卜已、彭脫、波才等,包括後來接替張角位置的張梁,都是皇甫嵩一手幹掉的。

有人說黃巾起義就是一群無組織的農民,能有啥戰鬥力。

可實際並不是這樣的,要知道曹操最強軍團之一的「青州兵」就是從青州的黃巾軍中挑選出來的。

當時他們有著不生就死的現實壓迫,以及太平道思想的控制,戰鬥力還是非常強悍的。

當年皇甫嵩與巨鹿太守郭典攻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北)後,殺死張寶,斬殺俘虜十餘萬,更是將這些俘虜的屍體給築成了「京觀」。

漢廷為了表彰其功勳,封其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並晉封他為槐里侯,食槐里、美陽兩縣的租稅,食邑共八千戶。

(當時萬戶是頂級,歷史上除了權臣弄臣之外,能夠達到萬戶侯的是少之又少,八千戶已經很罕見了)

但是後來,他的權威已經足以威脅到了皇權,所以更多的則是守衛京城等。

董卓掌權之後更是因為忌憚,差點兒就殺了他,不過後來經其子皇甫堅壽求情得以保全。

皇甫嵩死後被追封為驃騎將軍(漢代一品武將為大將軍,但是極為稀少,一般的驃騎將軍就是頂級了,當年的霍去病就是驃騎將軍)。

公元1123年,宋朝按照前朝的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名將中就包括皇甫嵩。

不知道武廟七十二將的可以自行百度,可以說是最客觀的評價,能夠進入當中的都是頂級大牛。

二、盧植

今河北涿州人,性格剛毅,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

鄭玄、管寧、華歆皆是他的同門師弟。

曾先後擔任過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

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了《漢記》。

黃巾起義時為任命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作戰,後被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力救盧植,於是復任為尚書。

後又因上諫激怒了董卓,被免官,隱居在上谷軍都山,後被袁紹請為軍師。

公元192年去世。

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

三國時期的公孫瓚以及劉備都是他的弟子,後來范陽盧氏也一直成為著名的家族。

盧植雖說是一代大儒,但武功卻是絲毫不弱,兵法韜略更是瞭然於胸。

當年在黃巾軍實力最強大時,盧植親率三萬軍隊,對抗張角率領的最彪悍的十五萬冀州黃巾軍,連戰連勝,並將張角圍困在了一個小縣城中。

如果不是後來因為太監小人做亂,被劉宏下詔免去職務,並用囚車押送回雒陽,判處無期徒刑,也許黃巾之亂早就平息了。

公元647年,唐太宗詔令歷代先賢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盧植。

公元1009年,宋真宗更是追封盧植為良鄉伯,仍從祀孔廟。

三、朱儁(jùn)

今浙江上虞人,出身寒門,少年因贍養母親而聞名。

後被太守徐珪舉為孝廉,從此一路高升,在任交州刺史時,僅率五千家兵就大破叛軍,平定了交州,事後因為有功,被封都亭侯,進入中央成為了諫議大夫。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朱儁在平定了三郡之後,被黃埔嵩推薦進封西鄉侯,後又率軍征討南陽的黃巾軍,次年再次晉升,進拜右車騎將軍,被封錢塘候。

後任河內太守時,擊退了前來進逼的張燕等人。

董卓秉政時,想任命朱儁為副手,結果卻遭其婉言拒絕。

後來更是出逃到荊州,屯軍中牟,當時的徐州刺史陶謙等人打算推舉他為太師,相邀討伐李傕,奉迎天子。

誰料此時他卻奉詔入京任太僕,後更是一路升任太尉,行驃騎將軍事,持節鎮關東。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朱儁位列其中。

可以說當年平定席捲漢末天下的黃巾起義,這三人居功至偉,皇甫嵩第一,盧植一直磕磕絆絆,朱儁能力稍遜一籌。

此三人是漢末的三大支柱,他們三人死後,各路諸侯才敢明目張胆的爭霸奪權,倘若有一人在世的話,相信各諸侯都不敢隨意亂動刀兵。

此外,孫堅、韓遂、公孫瓚等也應該算是漢將,不過性質沒那麼明顯罷了。

至於漢末的文臣謀士,那就更多了,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還在三國謀士之上。

最直接的有蔡邕、喬玄、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等等,包括荀攸荀彧都是屬於東漢一脈的。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漢朝的名臣武將,似乎個個都是文武雙全,既是當世大儒,同時也是絕世名將。

後世那些目不識丁的武夫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軟弱書生與之相比,被甩的遠不止十萬八千里。


編後:公眾號古歷小軍(gulixiaojun)同步開通啦,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