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請還周瑜清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三國演義》里的許多描述並不是真正的歷史,而人們卻一昧的相信,甚至有些歷史紀錄或歷史人物的書籍都記載了一些並不真實的事情。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襯托諸葛亮才德卓越、智慧非凡,把周瑜寫成了一個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的人。
可能羅貫中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在文學創作中為了提升諸葛亮的形象,一再對歷史上的三國名士周瑜做大幅度的調整和貶低,結果竟使周瑜這樣一位風度翩翩、心胸開闊的名士變成了一個齷齪的小人。
其實,歷史中真實周瑜「熊烈、膽略過人」,"建獨斷之名,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在其他三國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有關周瑜「量狹」的記載。
在晉朝陳壽所寫的《三國志》之《周瑜傳》中評價周瑜是「性情恢廓,大率得人,唯與程普不睦。
」從《江表傳》來看,周瑜與程普不睦,毛病主要在與程普。
程是東吳開國元老,久隨孫堅、孫策,轉戰立功,但位居周瑜之下,很不服氣。
程「數凌辱瑜」,但周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
後來程被周的虛心待人精神感動,對周特別敬重、佩服。
程普曾深有感慨的向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釀,不覺自醉。
」這是稱道周瑜品德高,能對人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宋朝,人們還都很喜歡周瑜,這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就可以看出來:「遙想公瑾多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但自從元代以後,人們逐漸對周瑜進行了醜化,時至《三國演義》成書,他便成了另一個人。
《資治通鑑》中的《赤壁之戰》中也稱周瑜為「胸中帶甲、膽識過人、智勇兼備」的有些軍事家。
陳邇東在《閒話三分》一書中的一段話很有道理,他說周瑜「這個人對孫氏忠;對朋友諒;劃策有絕招;風頭足;名聲好;加上人漂亮;夫人更是美人……」魯迅、胡適這樣的文學巨匠在評論《三國演義》時都為周瑜說過叫屈的話;金庸也曾說過想寫一部以周瑜、孫遜為主角的三國演義。
「東君顧憐,誰親手扶起吳越的桅檣?」是運氣?是諸葛亮的智慧?其實本是周瑜指揮若定和軍事才華。
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雄姿英發,大將風範
自元明以來,由於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和一些戲劇的影響,周瑜在民間的形象大為改變,一直到今日,人們一想起周瑜,就想到「諸葛亮三氣周瑜」,想到了「既生瑜,何生亮」,想到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
時到今日,我們應當還周瑜一個清白,他並非量小之人!
三國演義中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讓人們對周瑜產生了誤解,好多人認為他心胸狹窄,是被氣死的,確實,肚量小的人容易心生嫉妒,如果真是這樣,那被氣死也是有可能的,不過這其實只是小說裡面的說法而已,或...
赤壁之戰,真正的決定性英雄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基本已經深入民心,在書中,周瑜被描寫成一個小肚雞腸,善於嫉妒的人,而有關於他的一生,基本也就是在於和諸葛亮鬥智鬥勇了,不幸的是最後還被諸葛亮活活氣死,那麼歷史上,真...
羽扇綸巾並不是用來形容亮,而是被三國演義所耽誤的周郎
三國中,我最不喜歡西蜀。其中大部分原因來源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依稀記得小時候,初看三國,羅貫中的描寫和父親的影響,對蜀國印象好得就像迷了一位電影明星。而現在,有了自己的思想後,我越發地排斥...
一直被誤解 周瑜非嫉賢妒能者,而且器量還很大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周瑜不僅年紀輕輕便有雄才大略,而且器量廣大,被劉備稱為「萬人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