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下葬過程中的怪異事件,邪氣森森,至今無人能夠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的逝世,無論對於當時的蜀國還是整個歷史而言,都是極大的損失。
在病逝五丈原之後,諸葛亮埋葬在何處成了蜀國的頭等大事。
可是在今天,人們熟知的武侯墓並非諸葛亮真正被埋葬的墓穴,諸葛亮真正的陵墓在哪裡呢?筆者今天就給大家講講。
諸葛亮在發現自己壽數將盡的時候,曾用七星之法請求上天延壽於他,但是,延壽之請為魏延所破壞,也許這也是上天的意思吧。
之後,諸葛亮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寫了一封遺書交付後主劉禪,囑咐他在自己死後,將屍體入棺,由四名士兵抬著向南走,直到他們扛著棺材的繩子被磨爛斷裂才停下來,停下來的地方就是他的葬身之所。
有道是死者為大,對於這位如同父親一般的丞相遺言,劉禪自然是有求必應。
於是,他命四位軍士按照諸葛亮的要求,抬著他的棺木一直向南走,這四個大漢走了一天一夜,體力早已不支,可是這用來支撐棺木的繩子是全新的,哪有那麼容易磨斷,更不用說那上好木頭製成的槓木會腐蝕了。
於是,這四個軍士為了能夠早日完成任務,想了一個辦法,乾脆,就這樣把諸葛亮就地掩埋,回去就跟皇帝說他們按照任務完成了不就完了?
於是,四個大漢返回成都向劉禪報告,劉禪雖然一貫被認為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但是他並非真的很笨,他也知道,給諸葛亮的東西都是全新上好的,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腐爛毀壞了?於是,劉禪命人對他們嚴刑拷打,連夜審問,四個壯漢最終扛不住皮肉之苦,交代了他們所做之事。
劉禪大怒,以欺君之罪將四人斬首示眾,可是他忘記了,只有這四個人才知道諸葛亮的埋葬之處,四人被殺之後,諸葛亮的葬所就再也無從得知了。
民間傳說,諸葛亮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他知道軍士會因為任務繁瑣困難而偷懶,故意定下這麼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更知曉劉禪得知事實後會殺掉他們,這樣一來,諸葛亮就能夠安寧的埋葬在地下。
為的就是,諸葛亮死後,無人再能阻擋魏國的腳步,他這是在未雨綢繆,為的就是蜀國滅亡之後,避免魏國人或者司馬家族的人會去挖他的墓穴。
或許,諸葛亮每每能夠料敵於先,就在於他對大局的掌控以及人性的把握,能夠做到這樣水平的人可不多,諸葛亮能夠屹立於歷史長流之中為人敬仰是有原因的。
諸葛亮的墓地所在,四人抬棺直走,繩斷處為墓,如今無人能尋
相信只要是中國人,或多或少的都讀過《三國演義》這本中國名著,就算有沒讀過的,那麼至少也聽過一些這其中的故事。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個性鮮明的角色深入人心,這些角色中有忠義無雙的關羽、有渾身是膽...
諸葛亮吩咐死後抬棺材的人不得回頭,繩子斷了就地掩埋
三國時期中華大地上湧現出很多有才能的人,臥龍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對於諸葛亮只有欽佩與敬重,作為一個臣子盡心盡力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對蜀國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今天我們就聊聊...
為什麼諸葛亮埋葬時要4人抬棺南走,直到繩斷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
一代忠臣諸葛亮臨終遺言,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一代忠臣諸葛亮,秉承著恢復漢室的目標,數次北伐曹魏,沒有想到出師未捷身先死,最終在五丈原病逝。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言。作為一代傳奇名相,在臨終之前,必然有一番交代。然而,諸...
諸葛亮墓歷經1700年,為何始終無人敢盜?
九十年代我國考古團隊發現武侯墓,該墓埋葬的是武鄉侯諸葛亮,陵墓坐落於漢中市定軍山腳下。研究人員在陵墓出土後發現,武侯墓的保存程度堪稱完整,是絕少的未見開挖痕跡的陵墓。在史學家欣喜的同時,不免也感...
此人權傾朝野,他的墓千年來無人敢盜,無人能盜也無人願盜
說起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那可是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不僅在軍事上以智謀著稱,還通陰陽八卦,排兵布陣;他的好多發明也在後世有較深的影響。而在民間也有好多關於他的傳說,最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