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諸葛亮真的是神通廣大嗎?「最後一戰」究竟為何而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公元181-234):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

三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建安十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當軍師,他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他在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盡忠精神贏得了後人的敬仰,同時他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妙計無窮,善於隨機應變,化險為夷,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光彩照人的智慧型人物。

諸葛亮

傳聞諸葛亮也是從小拜水鏡先生為師,學習天文地理、看自然風水還學八卦、看天象,從小的諸葛亮也是寡言少語水鏡先生講的東西每次都細心專研,從中悟出自己的道理,劉備請他出山後他也是熟能生巧把這些東西都用在了治國和軍事的各個方面。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借東風真有那麼厲害嗎?

原理:因為赤壁在亞洲東部的長江中游地區。

在冬季時,陸地降溫比海洋快,因此在亞洲中部地區常形成冷高壓,如西伯利亞高壓。

這樣,赤壁地區在那時應盛行西北風。

不過長江中游地區要在隆冬時節颳起東南風不是沒有可能的。

總括來說有兩種可能。

赤壁之戰

1.由於大氣運動是複雜而多變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區西邊偶然地出現了一個小低壓。

北半球的低壓為氣旋,氣流逆時針流入。

這樣,在低壓東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東邊出現了一個小高壓。

北半球的高壓為反氣旋,氣流順時針流出。

這樣,高壓西部的赤壁地區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所以,「借」東風的真相其實是: 一個小高壓在赤壁以西形成,並逐漸向東移。

當此反氣旋經過赤壁地區時,赤壁地區受其影響,晚上大霧,白天晴好。

當此反氣旋移動到赤壁地區以東時,赤壁地區在其作用下,盛行東南風。

東風也就「借」來了。

火燒赤壁

諸葛亮雖然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但有時也沒能把天文地理完美的結合起來。

諸葛亮施計把司馬懿逼到山谷用火準備燒死,但是沒能想到上方穀穀底入口窄、腹地闊,兩邊高、中部低。

這種地形一旦谷內起火,地面的空氣迅速受熱膨脹上升,出現了狂風大作的現象。

谷底大量熱氣流上升,空氣中的水汽又因氣溫降低而凝結成雲霧,再加上柴草燃燒所產生的大量煙塵隨空氣上升到天空後,又為水汽凝結提供了理想的凝結核,從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

諸葛亮

司馬懿大軍

這些雲霧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併。

體積就會逐漸變大,最終導致大雨 傾盆的局面。

澆滅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馬懿父子三人僥倖逃脫。

諸葛亮親統十萬大軍進行第五次北伐,與司馬懿對陣。

雙方將相持了三個多月,由於日夜操勞,思慮過度,終於病倒了。

幾天之後,諸葛亮死在五丈原的軍中,終年五十四歲。

蜀國上下一片悲痛,遵照諸葛亮的遺囑將他安葬在了定軍山,諡號「忠武侯」。

諸葛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