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錯,步步錯,或許沒有錯,你是如何看待曹操殺呂伯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話說那日,曹操剌殺董卓失敗後,和陳宮一起逃避到呂伯奢家。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

操以鞭指林深處謂宮曰:「此間有一人姓呂,名伯 奢,是吾父結義弟兄;就往問家中消息,覓一宿,如何?」

宮曰:「最好。

二人至莊前下 馬,入見伯奢。

奢曰:「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陳留去了。

汝如何得至 此?」

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陳縣令,已粉骨碎身矣。

伯奢拜陳宮曰:「小侄若非使 君,曹氏滅門矣。

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說罷,即起身入內。

良久乃出,謂 陳宮曰:「老夫家無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來相待。

言訖,匆匆上驢而去。

操與宮坐久,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

操曰:「呂伯奢非吾至親,此去可疑,當竊聽 之。

二人潛步入草堂後,但聞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

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 手,必遭擒獲。

遂與宮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八口。

搜至廚下,卻見縛 一豬欲殺。

宮曰:「孟德心多,誤殺好人矣!」

急出莊上馬而行。

行不到二里,只見伯奢驢 鞍前鞽懸酒二瓶,手攜果菜而來,叫曰:「賢侄與使君何故便去?」

操曰:「被罪之人,不 敢久住。

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豬相款,賢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請轉騎。

操不 顧,策馬便行。

行不數步,忽拔劍復回,叫伯奢曰:「此來者何人?」

伯奢回頭看時,操揮 劍砍伯奢於驢下。

宮大驚曰:「適才誤耳,今何為也?」

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 安肯干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

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

操曰:「寧教我 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陳宮默然。

也就是只是只此一件事,一句話成就曹操「一代奸雄」之名。

我覺得其實曹操誤殺了呂伯奢全家後心裡肯定是後侮的,但是殺已經殺了,與其讓呂伯奢回家後,一個老頭在那傷心、絕望、痛不欲生,還不如一刀殺了乾脆。

向呂伯奢解釋,道歉又有何用呢?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都殺了!

陳宮失望,遂於操分道揚鑣。

操見事已至此,不能挽回,只有今後以思相投。

事後眾人深知伯奢及家人死得冤枉,厚葬後又修建了一座呂伯奢祠堂和高大的墓碑,曹公得位後曾到此謝罪並祭奠恩人全家。

此故事在當地千餘年長傳不衰。

後來的歷史也有曹孟德知錯,改錯,不認錯的說法……

比如:

1 孟德殺伯奢一家,誤也,可原也;至殺伯奢,則惡極矣。

更說出「寧使我負人,休教人負我」之語,讀書者至此,無不詬之、詈之,爭欲殺之矣。

不知此猶孟德之過人處也。

試問天下人,誰不有此心者,誰復能開此口乎?至於講道學諸公,且反其語曰:「寧使人負我,休教我負人。

」非不說得好聽,然察其行事,卻是步步私學孟德二語者。

則孟德猶不失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

吾故曰:此猶孟德之過人處也。

2 亂世之梟雄,冶世之能臣。

曹操對劉備處處手下留情,對關羽、陳宮這些雖是敵人忠心之士的敬重,說明曹操內心還嚮往正義。

只是身逢亂世,他也沒有辦法

ps:

元芳,你怎麼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是你,你殺還是不殺?

如果是你,你殺還是不殺?曹操行刺董卓失敗後,路過曹父好友呂伯奢家,誤殺呂家八口,倉惶途中,又碰到為他們買酒回來的呂伯奢。面對呂伯奢,曹操索性將錯就錯,對他再下毒手。(夠狠的!)

都說他陰險狡詐心狠手辣其實未必是真的

在生活中人們往往說起將錯就錯這句話,就會想起三國演義中曹操誤殺呂伯奢的故事。特別是人們在看了電視劇《三國演義》裡面的這一情節,更加深了人們對曹操狡詐心狠的印象。這裡再回顧一下演義里的章節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