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厲害的父子倆,他們最大的不幸就是武力太強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天下紛爭,諸侯並起,猛人無數,有一對父子,更是猛人中的猛人,這對父子就是江東猛虎孫堅和小霸王孫策。
孫堅起與剿黃巾軍之時,朱儁攻打被黃巾軍趙弘所部占領的宛城時,孫堅率江東子弟相助攻城,身先士卒,率先登場,親手斬殺賊首趙弘。
後又被任命為長沙太守,討伐區星叛亂,功成被封為烏程侯。
董卓亂政,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孫堅所部是唯一令董卓忌憚的軍隊,即便是同盟的袁術,也相信孫堅有實力殺董卓破洛陽,害怕除狼反得虎,而不給孫堅軍糧,後來孫堅果然率先攻入洛陽,得到傳國玉璽。
得到傳國玉璽之前的孫堅感慨董卓亂國,萬民塗炭,不覺落淚,可見其忠義之心,匡扶社稷之志。
但得到玉璽之後,孫堅心中應該是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即便沒有稱帝之意,但定有稱霸之心。
以孫堅當時的實力若仿董卓故事,如袁術所慮的除狼得虎,倒也未為不可,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糧草問題,或許一座沒有了皇帝的洛陽城在孫堅眼中沒有多大價值,他選擇攜帶傳國玉璽回自己的根基之地江東去。
為了傳國玉璽,孫堅和袁紹鬧翻,估計當時的諸侯也個個都知道玉璽在孫堅手上,就憑這一點,支持孫堅的人也不會多。
孫堅回江東的途中遭到荊州劉表的截擊,孫堅所部損兵過半,兩家以此結緣。
劉表攻擊孫堅不但是因為袁紹的挑唆,更因為劉表本身是漢室宗親,此時天下尚姓劉,傳國玉璽自然應該歸漢室宗親所有,怎能留在外姓的孫堅手中。
孫堅休養生息之後,找劉表報仇,屢戰屢勝,形勢一片大好之下,孫堅率三十騎兵追擊劉表的信使,結果中了埋伏,死於亂箭之下,年僅三十七歲。
虎父無犬子,孫堅長子孫策武力強悍,人稱「小霸王」,父親死後不得已投靠在袁術帳下,暫露鋒芒後用傳國玉璽向袁術借兵三千,打遍江東無敵手,聚攏眾多豪傑,建立起孫家的基業。
曹操與袁紹決戰前最擔心的就是身後遭孫策的偷襲,孫策可不像劉表,以他的性格和能力,絕對會如曹操所料,曹操若被兩面夾擊,官渡之戰誰勝誰負那就難說,可惜天助曹操,孫策外出打獵,被刺客一箭射中臉頰,不久後就去世了,死時才二十六歲,曹操徹底沒有後顧之憂了。
孫堅孫策皆當世之人傑,雄才大略不亞於曹操劉備,性情格局也屬上乘,但他們父子倆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認清自己的定位,既要做爭奪天下的諸侯,又要做衝鋒陷陣的大將,武力太過於強悍造成這對父子對自己的超級自信,孫堅動不動就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不在話下,眼裡哪看得起黃祖的蝦兵蟹將,帶三十個人就敢追擊敵人,乾的這些事哪像一個統帥該乾的,也不想想自己一旦遭遇不測,那全軍群龍無首,馬上就會崩潰。
孫策也是完全不吸取父親以死換來的教訓,太史慈一叫陣,孫策馬上迎戰,兩個人殺得難解難分,試想若太史慈強過孫策些微,孫策身後的大軍將何去何從,對劉繇來說,太史慈死了也就死了個將領,可對孫策所部而言,孫策若死,那全軍要麼解散要麼投降。
武力超群對孫家父子而言真是雙刃劍,以他們二人的才能,若沒有超強的武力,反倒能幹出更大的一番事業,孫堅死時才三十七啊,當時的名望和實力遠在曹操之上,正是建功立業的年紀。
孫策死得更年輕,才二十六,建立的功業遠遠地把劉備甩在後面,可惜這樣一個最有可能成為曹操勁敵的人死在三個刺客手裡,真是令人唏噓。
孫堅孫策分不清帥和將的區別,這是他們最大的悲哀。
孫權他老爹居然被一塊石頭「累死」!
孫權老爹孫策號稱江東猛虎,手下五員大將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祖茂更是具有萬夫不當之勇,就連其大兒子孫策也被稱為小霸王,可見孫策的軍隊有多勇武。可就是這樣一位名冠當世的英雄居然被一塊石頭給「累死...
袁術其實是死於「割韭菜」
三國演義里第一個稱帝的便是袁術,大家公認的袁術失敗的原因就是「太早稱帝」,眾叛親離,最後被四面圍攻。其實,「稱帝」只是表面現象,袁術失敗更深層的原因是「割韭菜」太兇了。 大家都知道,袁術和袁紹是...
為什麼說袁術竟是三國時期所有人的爸爸?
三國時期,袁術因為討伐董卓出名,之後袁術與袁紹對立,但被袁紹曹操聯軍大敗,之後袁術在建安二年的時候獲得玉璽稱帝,但是袁術無治國之方,讓當時的江淮地區民不聊生,眾叛親離的袁術最終被呂布曹操所擊迫,...
三國前期最牛的英雄,卻因為一塊石頭起了私心,命喪黃泉
董卓霸占洛陽以後,關東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袁紹袁術等人都明爭暗鬥,觀望不前,只想著趁機撈點好處,只有孫堅和曹操兩路人馬真正去打董卓。當時曹操不過是個小角色,上去就被猛將徐榮殺得潰不成軍,自己的小命...
玉璽給三國演義中的諸侯帶來了什麼
三國演義中說「的盧」馬妨主,那麼玉璽是否妨主呢?擁有玉璽的諸侯,有多少諸侯喪命了?宦官們殺死大將軍何進,袁紹等闖進宮誅殺宦官,董卓帶軍進京,遇到逃跑的漢少帝和陳留王,董卓護送他們回到宮裡。漢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