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zhi乎上看到一個提問: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

下面是我寫的回答:

一、從自己的學習經歷中感悟的【背誦科目】的學習方法

當學生時,我很討厭學習,也不熱衷於考大學,在小學、初中和高中,幾乎沒怎麼學習,最後稀里糊塗地考上重點大學。

讀大學時,有一次期中的馬列考試,按慣例,這種不重要的考試應該是開卷的,於是大家都沒複習,帶著教材進了考室,沒想到,老師上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大家把教材放到第一排來。

在驚愕和無奈中,我們把教材交了出去,然後悲憤地在考卷上胡亂作答。

成績下來後,我得了89,居然是班上第一。

這是怎麼回事?要知道在初中和高中,我第一弱科就是政治,長期只得四五十分。

我把教材和試卷拿過來,對照著看,發現書上知識自己基本上全部知道。

原來,那個時候,我在初中學了馬列,高中又學一遍,大學再學一遍,雖然我從不學習,但是,不知怎麼回事,莫名其妙就會了。

通過這件事,我頓悟了以下三個簡單的事實:

①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過目不忘」。

②背誦科目,亂蒙也能答對某些知識點。

③即使不學習,多接觸幾次知識,也有可能在無意中記住。

真是【相見恨晚】啊!這個頓悟來得太晚了一點。

要是我在高中就能明白這些……

不過,從那以後,在依賴背誦的考試中,我就像開了掛,基本上主動學習十小時左右,就能考出很好的成績,有些科目,運氣好一點,還能全班第一。

我對背誦科目的學習流程是這樣的:

①平時上課從不翹課,坐最後一排,要麼睡覺要麼看課外書,要交作業時,就抄同學作業。

②考前幾天時開始複習,先花一小時左右,快速瀏覽整本教材。

③從同學處借來筆記,通過做標記,把筆記搬到教材上。

④在教材目錄上,寫滿各種只有自己明白的提示性字詞。

⑤在章節開始處,寫下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框架。

⑥對照標記,閱讀教材內容兩三遍。

會越來越快,每遍大概一小時。

⑦只看標記,背誦教材內容兩三遍。

會越來越快,每遍大概半小時。

⑧到考試時,教材上所有內容,已經至少過了七八遍,剛好達到極熟悉的程度,走進考場。

這個學習過程,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熟悉階段。

包括整體瀏覽和閱讀筆記。

第二個是總結階段。

包括在內容和目錄上作標記,總結知識框架。

第三個是背誦階段。

包括熟記標記和內容間的聯繫,利用標記複述內容。

談到學習方法,大家都喜歡把學習過程分為幾個階段或幾個步驟,有的分成四個,有的分成五個,表面上看,數目和取名,差異很大,但本質上,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

我只喜歡把過程分成三個階段,階段分多了,別人記不住,自己解釋起來也麻煩。

二、【理科科目】的學習方法

在大學,更多課程是有一大堆公式的理科科目。

對於這些科目,我的學習流程是這樣的:

①平時上課從不翹課,坐最後一排,要麼睡覺要麼看課外書,要交作業時,就抄同學作業。

②考前提前十幾天,收集書中公式,然後每天抄寫一次。

③從同學處借來筆記,通過做標記,把筆記搬到教材上。

④多次閱讀教材,每次閱讀比較容易看懂的內容。

⑤第一遍只閱讀文字部分內容,主要是概念和結論。

⑥第二遍閱讀文字+公式及推導過程的內容。

⑦第三遍閱讀文字+公式+例題解答的內容。

⑧第四遍閱讀文字+公式+例題+習題,並通過心算去解答習題。

⑨最後,選擇有代表性,有難度的習題,用筆演算。

文字描述中,對過程進行了簡化,實際操作中,會根據學習情況,有一些反覆或調整,最終會把教材過七八遍,達到能夠在思維中把教材重新推導出來的程度,然後走進考場。

同樣,對這個學習過程,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熟悉階段。

包括抄寫公式,把筆記搬到教材,對教材進行整體瀏覽。

第二個是理解階段。

包括理解公式的推導和例題的解答。

第三個是應用階段。

包括用心算或筆算去解答習題。

這三個階段和前面的為什麼不同?因為有些知識的學習,重在總結和背誦,有些知識,則重在理解和應用。

與背誦類科目的學習過程相比,還存在幾點差異:

①背誦類科目,一般只提前幾天複習,而理科類科目,需要提前十多天複習。

②理科類科目,剛開始會收集公式,並且以後每天將公式抄寫一遍。

③理科類科目,會對內容進行分類,採用篩讀的方式,由易到難進行閱讀。

我在大學中應用的學習方法,主要就是這兩種。

基本上,自己的專業課,每科都只花不到十小時,就能考出不錯的成績,花時最少的一門課,只花了不到兩三個小時,然後就考了九十多分。

但在後來,在跨專業考研的學習中,以及輔導其他學生的學習中,發現要重現自己在專業課學習上的神勇,是不可能的。

無論是所花的時間,還是學習的難度,都大大地增加,並且在學習中,還需要作出很多調整和改變, 嘗試更多技巧和方法。

不過,方法和技巧雖有變化,背後的原理,卻是共同的。

三、與學習有關的一些【心理學理論】

很多人談學習方法時,喜歡引用心理學中的一些學習理論來作佐證。

有了理論,除了可以擺事實,還可以講道理,可以更有力地說服讀者相信學習方法的正確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其實,心理學上的大多數理論,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

比如,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記住東西後,遺忘就馬上開始了,並且在開始階段,遺忘速度很快,後來漸漸變慢。

比如,【加工深度理論】認為,對知識的加工的深度越深,學習和記憶的效果就更好。

像這樣的理論,其實不就是常識嗎?誰會不知道呢?還需要心理學理論來告訴我們?

因為是常識,是每個人在學習中很平常的體驗,所以,如果我們去研究古代文獻,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心理學理論,都可以在古人的言論中找到。

想想看,量子力學證明了質量和能量可以互換,並且推測宇宙起源於一個能量奇點,而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就說:世界起源於火。

量子力學的理論,都有古人能蒙對,心理學的理論,對古人來說,就更是小case了。

比如,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加工深度理論:光是學習,不去思考,不去理解,是不行的。

比如,巴甫洛夫無意中發現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而曹操早就知道,只要說出「楊梅」兩個字,人就會流口水。

只不過,心理學中的理論,經過了嚴謹的實驗來證實,而生活中的常識以及古代的書籍,其中既包含有正確的理論,也混雜著根據個人經驗而來的片面的甚至錯誤的認知。

這裡再介紹兩個心理學的理論:頓悟學習和內隱記憶。

【頓悟學習】:格式塔心理學家科勒將黑猩猩關在鐵籠里,給它一長一短兩根竹杆,看它能否取到籠子外面的香蕉。

黑猩猩無論用長杆還是短杆,都無法夠到香蕉。

於是放棄,去玩其他。

玩耍時,黑猩猩無意中將短杆插入長杆,突然頓悟,把兩桿接起,取得了籠外的香蕉。

科勒根據他對黑猩猩解決問題的研究,提出了頓悟學習的理論。

在頓悟學習中,學習者在剛開始階段,無論如何也無法解決問題,但在突然間,對問題情境發生了整體理解,迅速找到問題的答案。

頓悟學習告訴我們:有時候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學習仍有可能沒有效果,還需要時間的沉澱。

【內隱記憶】:心理學家發現,大腦中除了存在可以明確表達出來的外顯記憶以外,還存在自己並不知曉的內隱記憶。

例如,在「再學習的節省」實驗中,讓學生接觸一遍幾十個偏僻單詞,幾天後,學生已經對這些單詞沒有任何外顯記憶,但讓學生來背誦曾經接觸過的單詞,花費的平均次數會比背那些沒接觸過的單詞更少。

除了「再學習的節省」實驗之外,心理學家還設計了大量的其他實驗,同樣證明了內隱記憶的存在。

並且,實驗還證實,內隱記憶不同於外顯記憶,受內容多少和時間流逝的影響比較小。

例如,無論是接觸30個單詞還是50個單詞,對所有單詞都有幾乎相同的內隱記憶。

無論是在接觸後3天還是5天,測得的內隱記憶效應,都差不多。

內隱記憶告訴我們:僅僅是簡單地接觸,學習也會不知不覺地、內隱地發生。

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頓悟學習和內隱記憶的現象也非常普遍,我們並不陌生。

比如說,做題時,百思不得其解,以為做不出來,暫時放在一邊,卻突然間,頓悟出了解題方法;或者在學習中,偶爾發現對某些沒學過的知識,也有淡淡的映像,甚至莫名其妙地,就背住了一些知識。

例如:前面我提到自己在大學中的學習方法,第一項是:「平時上課從不翹課,坐最後一排,要麼睡覺要麼看課外書,要交作業時,就抄同學作業」。

我當時是因為上課出勤率和作業上交率會影響綜合成績才這樣做的,後來才明白,在這個過程中,有大量的內隱學習發生。

心理學上的理論,都是正確的,但從不同的心理學理論出發,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學習方法。

如果我認為英語單詞是不用背的,可以在某些設定場景中,不知不覺地就記住了單詞,那麼,我就可以用內隱記憶的理論來證明。

相反,如果我認為英語單詞最好通過聯想法、詞根詞綴法來記憶,我就會用加工深度理論來說服你。

大多數人宣揚的學習方法,並不是看了學習理論之後,才得到的,而是在之前,因為個人的經歷和偏好,喜歡用某種方法,一直在用某種方法,後來看到了某種理論,剛好支持了自己的方法,大喜,於是把理論拿過來到處宣揚,來證明自己的方法的科學性。

一般來說,只要作者認同某種學習方法,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成功案例和學習理論,說得頭頭是道,讓讀者心悅誠服。

四、主動思維和自動思維

所有的學習活動,歸根結底,都是大腦內的思維活動。

對於大腦內的思維活動,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主動思維和自動思維。

【主動思維】,需要我們有意識地主動努力,才能順暢地運轉;【自動思維】,則不需要有意識地去主動努力,就能輕鬆地自動完成。

大腦思維的時候,主動思維和自動思維是同時存在的,並且大部分都是自動思維。

有些自動思維我們能夠意識得到,但有些自動思維則超出了我們意識的範圍。

不過,不管能否意識得到,我們大多數人都很少去關注自動思維的存在。

自動思維都能輕鬆完成,不存在難度問題。

主動思維則存在難度問題,難度太大會超過學習者的能力範圍,持續時間過久,則需要學習者有堅強的意志力。

我們以閱讀為例,為說明分析大腦中的主動思維和自動思維。

在閱讀時,大腦會去思考這段文字的意義,這常常需要付出主動的努力,但對每個字的識別和發音,以及每個詞的意義,則基本上不需要主動努力,大腦自動就能完成。

如果閱讀的是一篇比較休閒的小說,那麼對文字意義的加工,也會很自動,大腦可以輕鬆地理解意義,並同時構建事件的空間場景和時間線索,這個過程需要的主動努力並不多。

如果閱讀的是一篇古文,那麼對文字的識別和發音,也會需要很多主動努力。

即使有些字是認識的,但因為前後字詞搭配怪異,我們也會放慢速度,以免讀錯。

有些字則根本不認識,發音和意義,都只能亂猜。

至於理解整篇文章的意義,就更慢更費腦力了,常常經過反覆的試錯和猜測,還是一知半解,甚至不少地方理解錯誤或無法理解。

對於初識字的學生,我們認為輕鬆的小說,他們讀起來也可能會很慢很難,因為很多我們的自動思維,他們仍需要主動努力,甚至有些地方,即使主動努力也讀不下去。

對於古文專家,我們認為困難的古文,他們讀起來卻很快很易,因為很多我們需要主動努力的思維,他們卻可以自動完成。

在學習中,有兩種不同的自動思維:【通用自動思維】和【特殊的自動思維】。

某些自動思維,很底層,很基礎,很通用,可以輕易遷移動其它場景中。

比如,我們學寫字,剛開始一筆一畫,甚至需要盯著字寫,熟練以後,我們寫得很快,大腦中想到某個字,甚至都沒去管怎麼寫,筆尖就自動寫出來了。

我們看到字,馬上讀出發音,看到詞和句子,馬上理解意義,這些過程中,都包含很多很通用的自動思維。

各種通用的自動思維,構成了學習者的最基礎的學習能力。

別外一些自動思維,則不那麼通用,在學習特殊知識時形成,較難遷移到其他學習場景中去。

比如,一道步驟很多的題,我們第一次看解法時,看得很慢,每一步都看得很仔細,多看幾遍後,形成了一些自動思維,大腦只需要考慮幾個關鍵步驟點,其餘步驟會自動地在腦海中一閃而過。

有些學生,即使省略掉某些步驟,也一樣能輕鬆看懂解法。

這些省略的步驟,就是學生在大腦中提前形成的自動思維。

有些學生,即使解法的每一步都很詳細,在步驟與步驟之間,仍需要進一步的講解和提示。

這是因為在學生的大腦中,一些應該形成自動思維的比較基礎的定理和公式,仍然比較生疏。

特殊的自動思維,是多種通用自動思維能力的綜合和遷移,代表了學生的一些高級學習能力。

直接給出兩個最重要的結論吧:

①大量地利用自動思維來學習,是使學習變得更加輕鬆、更加高效的秘訣。

②學習中的困難,要麼源於主動思維過難,超出了學習者能力所及的範圍,要麼源於主動思維時間過長,超出了學習者意志力的承受範圍。

遺憾的是,我們從父母那裡,從老師那裡,從學霸那裡,從網絡上,聽到看到的所有學習方法,都是強調主動努力的作用,都是如何使用主動思維去學習的技巧。

即使我們自己,通過親身的各種學習體驗,悟到的學習方法,仍然是學習必須如何如何去努力。

有些人使用某種學習方法,學習某種類型知識,覺得很快很易,這是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足夠多的自動思維。

換一種說法,就是他們的基礎能力足夠高。

他們學習的成功,引來了一大堆崇拜者和追捧者,從而產生了各種流派的學習方法。

但是,其他人使用這些方法,有些人覺得困難,但拼一下,仍能完成;有些人,則因為主動思維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即使再努力、再認真,也會學不下去,或學起來沒有效果。

五、用理論來重新解讀學習方法

以學習一篇【古文】為例,我們來闡述一下利用自動思維來學習的過程:

①把整篇文章默讀一遍,不去思考文字意義,遇到不認識的字,暫停一下,用鉛筆做上記號,然後繼續閱讀。

②查閱資料,把不認識的字的注音標上去。

③間隔一兩天,就把古文「有口無心」地朗讀一遍,不要去思考意義。

朗讀三四遍或更多,使朗讀達到準確、流利、有節奏的程度。

④通過老師講解、查閱資料、以及自己思考這些手段,去理解文章的意義。

⑤對古文的精彩段落進行背誦。

這個學習過程,仍然可以分為熟悉、理解和背誦三個階段。

其中前三步是熟悉階段,包括標註生字、查閱生字和「有口無心」地朗讀。

在熟悉階段,目標是弄准讀音並讀得流利,除了查閱生字是主動思維以外,其他大多是自動思維,主動努力較少。

「有口無心」地朗讀時,要有意識地去抑制對意義的加工,因為意義加工需要主動努力,增加了學習難度,甚至有些地方,即使努力了,一樣理解不了意義。

事實上,意義加工並不能完全被抑制住,總會有些意義加工自動被執行,所以在朗讀時,會自然地在某些分界處停頓,讀起來抑揚頓挫。

有了幾遍朗讀作為基礎,再去理解古文的意義,無論是通過聽講還是自己努力,都會輕鬆很多。

因為此時,很多原本需要主動努力的,已經變很自動,主動思維大大減少。

在古代中國,書籍都是文言文,難以理解,大家學習時,基本上都是先「有口無心」地朗讀很多遍,然後,要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麼再由老師點拔一下,理解意義。

這是學習文言文時,迫不得已的方法,也是最省力的方法。

現在,很多學生學習古文課文,沒有事先熟悉,就直接聽老師講解。

在這種情況下,記生字讀音、把文章讀通順、理解文章意義,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老師講解後,還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去背誦某些段落。

這種學習方式,全程都需要思維的主動努力。

即使學生能夠完成,也很容易因為付出努力太多,學得太辛苦,而討厭學習。

語文書上的現代文課文,理解起來沒有古文那樣難,但我們同樣可以先「有口無心」地朗讀兩三遍以後,再去精讀,再去思考文章的意義和寫作手法,最後才嘗試背誦。

這樣學習,除了會更輕鬆以外,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學習英語的課文,同樣可以如此。

前面提到的【理科科目】的學習方法,首先是快速閱讀文字概念,接下來閱讀文字+公式,接下來再閱讀文字+公式+例題,最後閱讀文字+公式+例題+習題。

每一遍閱讀一般需要間隔一兩天。

學習過程中,其實是把書上的知識分類,先閱讀較簡單的、需要主動思維較少的內容,形成更多的自動思維以後,再閱讀次簡單的內容。

這樣學習,每一遍閱讀,都費時較短,一本教材能在一兩個小時內讀完,並且主動思維被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不會太累。

遺憾的是,因為推崇 「探究性學習」,現在的初中和高中的教材,閱讀體驗並不好。

教材中,常常提出一大堆問題,逼迫學生去主動思考,甚至有些公式和結論,並不直接給出,需要學生思考出結論後去填空。

所以,使用當前的初中高中的理科教材,來複製上面的方法,會遇到一些困難。

但如果你明白了利用自動思維來學習的原則,總會找到方法,來平衡自動思維和主動努力,使得學習更加輕鬆,更能堅持。

六、預習的誤區與要點

前面列出的各種學習方法中,第一個階段都是對知識的熟悉階段。

這個階段學習的關鍵是:不要去理解,不要去記憶,甚至還要有意識去抑制一些主動思維。

雖然不去記憶,但其實會形成大量的內隱記憶,有些內容還會自動地「過目不忘」,以後主動去記去背時,會很輕鬆。

雖然不去理解,但接觸知識多了,接觸時間久了,常常突然之間就「頓悟」了,有些理解過程甚至學習者感覺不到,不知不覺就發生了。

有了大量的自動理解以後,再付出主動努力去整體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熟悉階段,應用到學校中的學習中,即是預習。

也許你要說了,這不是老生常談嗎?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學霸,分享學習方法時,不都在強調要預習麼?

是的,雖然他們都說要預習。

但他們的預習觀點和預習方法,是片面的!

大多數學霸分享的預習方法,雖然各有差異,各有技巧,但核心觀點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要努力讀懂,努力理解,努力作筆記!

這種預習,雖然很有效果,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完成,大多數學生,既沒有能力做到,也沒有時間去做!

也有少部分學霸認為,預習時要快速瀏覽,要能輕鬆完成,但他們並沒有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做,也沒有指出不應該怎麼做。

所以,你以前看到的某些學習方法,雖然是有效的,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預習的第一個要點,是通過快速閱讀,來控制時間。

記住:閱讀是速度最快、時間最省的學習手段,是快速學習的基礎。

預習的第二個要點,是要不求甚解,來控制難度。

讀的過程中,不去記憶,不去理解。

讀到後面感覺忘了前面,也不要回頭去再看。

難度大的時候,還可以把內容分類後篩讀,先讀容易的部分。

預習的第三個要點,是要多次閱讀。

在老師正式講解之前,每隔一兩周預習一次,每次把時間控制在十多二十分鐘內。

多次閱讀,才能促進內隱記憶,才能促進頓悟理解。

預習的第四個要點,是要整體閱讀。

在開學之前,可以將整本教材,從頭到尾快速瀏覽一遍。

以後每次預習,並不只是預習明天要講學內容,而是預習下一個月要學的內容。

這樣一來,一周預習一次就可以了,不需要天天預習,因而更容易堅持。

七、英語的學習方法

即使英語很渣,也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質的改變。

分享一下我的學習經歷吧。

我以前讀書時,英語一直差得沒底,直到大學第三學期的下半學期,為了考四級,才開始認真學英語。

我先把大學的一到三學期的教材找出來,翻到第一冊教材後的單詞表,才發現自己不認識的詞,實在太多了,基本上百分之七八十,我都不能正確地寫出來,也不能肯定地說出其意思。

我把單詞表朗讀一遍,然後把那些感覺從未見過的單詞挑選出來,寫在一張草稿紙上,至於那些雖不認識,但至少感覺在哪見過的,就不管了。

這樣做,才能保證一冊教材上被抄下來的單詞,在一張草稿紙上就能寫完。

然後,我開始閱讀課文,基本上是默讀。

那時我很內向,平時很少開口說話,聽到自己的聲音,都會覺得緊張和害怕。

課文肯定也是讀不懂的。

在那之前,對於所有學過的初中高中大學的英語教材,我都只知道最前面的第一課和第二課大概在講什麼,後面的課文什麼都不知道。

雖然讀不懂,但我仍然硬著頭皮讀下去。

手裡拿著一支鉛筆,遇到一點意思都不知道的單詞,就在旁邊作個記號。

這樣讀,還是很快的。

基本上兩三個小時,就能讀完一冊教材上的課文。

我在學習時,一般有個習慣:要麼不開始,要麼就要把一冊教材一次性讀完。

讀完第一冊教材以後,再抄寫第二冊的生詞,讀第二冊的課文,然後是第三冊。

與此同時,我找到課文的音頻,然後每天花一個小時,一邊看著課文,一邊聽音頻。

如果今天閱讀課文,明天就聽音頻,這樣間隔著,輪流聽和讀。

把所有教材全部學過一遍以後,再按同樣的方法和步驟,學第二遍,第三遍……

整個學習過程,並不是很累,所以我才能堅持下來。

那半學期,基本上每天都會花一兩個小時學英語。

讀到三四遍以後,發現效果來了。

課文中的句子,基本上都能讀懂意思。

音頻聽久了,也聽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感覺,有時走路時,腦子裡還會響起音頻中老外朗讀課文時的抑揚頓挫的聲音。

慢慢地,我發覺自己的單詞量還是不錯的。

雖然仍然很多單詞,拼寫拿不准,但其意思,基本上都能說得出來。

把教材讀到四遍以後,我開始用快速閱讀的方式,去讀課文後的思考和習題。

以前對這些內容,害怕得很,老師講時,偶爾抽到自己來回答,我連問題都不會去看,想都不敢想,直接就說答不起。

現在讀起來,發覺大多數問題,也並不是很難。

然後是期末考試。

最終,我的綜合成績排在了全班第五。

就這樣,我成了班上英語成績好的那一類學生。

如果你也是英語學渣,也想複製這個過程,建議:

①學習手段,主要使用默讀、聽和朗讀。

說和寫,需要大量的主動努力,學習難度非常大,而且容易產生病句、錯句和低水平句子。

過早涉足說和寫,造成學習難度大、進度慢、錯誤多,是學生討厭英語、放棄英語的主要原因。

而聽和讀,包含更多的自動思維,學習難度較小,不會聽到或讀出錯句、病句,隨著聽讀材料的增多,思維加工越來越自動化,學習越來越快,越來越輕鬆。

但是,你會疑惑:學習中怎麼能只有聽和讀呢?英語考試要考寫作啊?

其實,僅僅是大量的聽讀之後,就去參加考試,憑感覺去做題,就能獲得一個不錯的分數,足夠通過像四級這類水平測試。

另外,有了大量聽讀獲得的基礎能力,再去練習做題,練習寫作,也會輕鬆很多。

我們每個人學習母語,不也是聽了很久,才開始說,讀了很多,才開始寫的嗎?

②學習材料,最好選擇教材。

包括各種版本的中學教材、大學教材以及著名的新概念英語教材。

教材循序漸進,每一篇課文後都會附上生詞和音標,容易辨別和控制學習的難度。

教材中因為有習題,課文的篇幅較少,可以很快地讀完或聽完一冊書,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學習到某種級別的教材時,對自己的單詞量和水平,也會有個大概的估計。

學習難度較大時,可選擇兩套平行教材互為補充,先學這套的第一冊,再學另一套的第一冊,再依次學兩個第二冊,兩個第三冊,……。

這樣做可以降低難度。

教材系列的最後一兩冊,課文常常比較偏怪難,難度很大,學過的單詞幾乎在其他地方遇不到,可以捨棄不學。

通過閱讀各種教材,英語單詞量到達六千的水平以後,就不會再擔心單詞量會降,積累的閱讀能力,也足夠應付大多數包含一些生詞的材料。

到了這個水平,就可以跳出教材,去自由選擇其他英語學習材料,比如說,各種英語原版教材、原版小說,一般來說,難度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到了這個水平,也可以去背各種單詞庫。

單詞量高了以後,在文章中遇到生詞的幾率大大降低,並且百分之六七十的新生詞,都是由基礎詞彙組成的合成詞。

這個時候去背單詞,難度降低,效率更高,是可以承受的學習方式。

當然,如果覺得背單詞太難太枯燥,仍然可以通過閱讀來提升單詞量,不用專門去背單詞。

八、整體學習和部分學習、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遺忘曲線

【整體學習】同時學習大量的內容,或同時學習一整本教材,這種學習方式叫整體學習。

【部分學習】學完一課再學下一課,學完一章再學下一章,這種學習方式,姑且叫它部分學習。

使用整體學習的方式,我們可以先瀏覽整本教材,熟悉所有內容以後,再對所有內容同時進行總結和理解,然後對所有內容同時進行記憶和應用,最終幾乎同時達到對所有內容的掌握。

而部分學習時,我們只對當前課或當前的章節的內容進行理解、記憶和應用,在掌握當前課或當前章的知識以後,才去學下一課、下一章。

在整體學習過程中,會應用更多的自動思維,會發生更多的內隱記憶和頓悟學習,並且更容易形成知識的整體構架。

而在部分學習中,學習計劃是事先制定好了的,每課每章花費的時間都差不多。

知識容易時,有些學生會嫌進度緩慢,內容羅嗦。

知識較難時,有些學生會跟不上進度,不能按計劃及時地熟練掌握。

整體學習是優於部分學習的。

但傳統的學校教育,採用的都是部分學習的方式。

有些有經驗的老師,會在學期開始,簡單介紹知識的框架;在學期之中,儘量讓當前知識和其他知識聯繫;在學期之末,對所有知識總結歸納。

這樣做,相當於在部分學習中,引入了一些整體學習的思路。

【集中學習】如果要背10個單詞,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續不斷地朗讀和嘗試記憶10次,然後把它記住,這種學習方式叫集中學習。

【分散學習】我們也可以每天只是朗讀並記憶這些單詞一遍,到第10天時,才把這些單詞最終記住,這種學習方式叫分散學習。

一般來說,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比,會更節省時間。

如果馬上背住單詞需要學習10次的話,每天學一次,可能7、8天就自然記住了。

分散學習比集中學習更能抵抗遺忘。

今天學了10次才記住的單詞,過幾天仍然會遺忘,而經過7、8天才記住的單詞,更不容易忘記。

在整體學習中,主要使用分散學習。

而在部分學習中,則更多使用集中學習。

【遺忘曲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記住東西後,遺忘就馬上開始了,並且在開始階段,遺忘速度很快,後來漸漸變慢。

很多人介紹學習方法時,都對遺忘曲線極其推崇。

特別是一些背英語單詞的軟體或方法,都認為:單詞記住以後,一定要及時複習,反覆複習,直到多次反覆後,不再遺忘。

然而通過集中學習記住的單詞,主動思維太多,學習非常困難,過程也十分枯燥。

記住以後,後續的維護成本極高。

因此,能堅持下來的學生很少。

不少號稱根據遺忘曲線而設計的背單詞軟體,其實就是對單詞進行總結和整理並及時提醒,減小學習者的一些手工勞動強度和意志力的損耗,使更多的人能堅持下來,但堅持下來的比率仍然不會很高。

如果剛開始接觸生詞時,只是學而不記,然後在閱讀中不斷地偶遇生詞,一本教材幾百個生詞,分散到十多二十篇文章之中,全部讀一遍,也不過一兩個小時,閱讀四五遍以後,百分之七八十的單詞,會不知不覺就記住了。

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使用內隱記憶而不是外顯記憶,而內隱記憶不受學習知識多少的影響。

假設教材的文章篇數翻倍,生詞翻倍,需要閱讀四個小時,這種情況下,每個生詞形成的內隱記憶的程度,還是差不多的。

而且內隱記憶的遺忘受時間的影響較小。

在第一遍讀完之後,間隔一天或間隔一周再第二遍閱讀,都可以,內隱記憶的保留程度都差不多。

所以,使用整體學習+分散學習,使用內隱記憶+頓悟學習,學習者不用去考慮一天該背多少單詞,也不用考慮間隔多久就必須要複習。

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是不可避免的。

但只要我們不要去急急忙忙記住,就不會跌進遺忘這個大坑。

記憶所花費的時間越長,遺忘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花十分鐘努力記住的單詞,十天後已所剩無幾,而經過了十天時間,內隱記住的單詞,百天以後,仍可能完好無損。

艾賓浩斯的《論記憶》是一本書,而不是一句話,其中有很豐富的結論。

比如說,艾賓浩斯發現,即使是無意義章節,反覆誦讀,也會自然產生各種非預期的聯繫。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內隱學習,表明意義加工在不用主動努力的情況下,也會自動發生。

但大多數人只熟悉並記得遺忘曲線,因為遺忘曲線太常識,太容易被人理解了。

很多人推崇它,只不過因為遺忘曲線為他所使用的學習方法背了書,證明了他的方法的科學性。

實際上,那些自稱根據遺忘曲線而制定的方法,只不過是最原始最直覺最老土的方法,在艾賓浩斯之前幾千年,人們就在普遍使用了。

九、【要學習,先理解】,多么正確的觀點,又是多麼無用!

如果你對教育學或學習理論感興趣,一定對下面這些觀點很熟悉:

日本教育界提倡:要理解,不要死記硬背!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說:若要記得,必先懂得。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學生首先應當學會理解事物,然後再去記憶。

還是夸美紐斯,他說:只有徹底懂得,並且記憶,才是心理財產。

教育學家奧蘇伯爾推崇有意義學習,認為只有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意義,學習才會發生。

這些觀點,從文字形式上看,不一樣,但實質內容,卻是相同的。

都是在說:學習知識,必須要理解知識; 先理解,後記憶;理解,才能真正掌握。

觀點肯定是對的。

不要說教育學家是這樣說的,就是在街頭巷尾,隨便問個大爺大媽,也會說出同樣的話。

但正是這樣一個絕對正確的觀點,導致了不少人在學習上的失敗。

因為,首先,對知識的理解是一個過程。

有些人可以秒懂,有些人要花一兩個小時才能理解,有些人卻要花幾天甚至更久。

在不能理解時,去追求儘快理解,使得學習變得又苦又累,最後達到理解所花的時間,和慢悠悠地學,其實差得並不多。

其次,理解是有程度的。

學霸的口中的理解和學渣口中的理解是不同的,學一天後的理解和十天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有膚淺的理解,有更深的理解,還有更更更深的理解。

片面地追求在最短時間內對知識有更更深的理解,這就導致對學生主動努力的無限制要求。

儘管學生已經很努力了,但總可以再多努力一點:如果你一天只睡六個小時了,你還可以只睡五個小時!

我們所有的學習方法,其目的無非就是:如何能更快地理解,如何能更深地理解。

這些方法,最終都證明了一點:學習必須很苦很累。

雖然方法在不斷地改進和提升,但卻改變不了結果:總是只有少部分人能學好,大多數人的學習都註定很差!

其實,對於某個人來說,總有些知識可以秒懂,而其他知識則要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對秒懂的知識,我也喜歡把學習過程拉長,這樣學,既更輕鬆,也更能抗遺忘。

但大多數人,對那些需要費時費力的知識,也希望能做到秒懂。

「學習必須先理解」,這話無論是教育學家說的,還是學霸說的,都是一句正確但無用的廢話。

學渣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不是不想去理解,只是對很多知識,做不到秒懂而已。


我的其他文章:

比「過目不忘」還好用的背誦技巧

初中最後一學期,數學怎樣衝刺,才能獲得高分?(上)

如何給孩子英語啟蒙?其實很簡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