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連下七十餘城,他為什麼沒有被評為戰國四大名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樂毅,子姓, 樂氏 ,名毅,字永霸。

靈壽(屬今 河北靈壽 )人。

魏將樂羊後裔。

戰國時代燕國的著名 軍事家 ,輔佐 燕昭王 ;攻下齊國70餘城,封昌國君,又在趙國封望諸君。

公元前284年 ,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其代表著作《 報燕惠王書 》。

當時,齊湣王很強大,可是齊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驕橫,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

燕昭王認為攻打齊國的機會來了,就向樂毅詢問有關攻打齊國的事情。

樂毅回答說:齊王雖然無道,但是國力強大,不如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攻打齊國。

於是,燕國在樂毅的合縱計謀指導下,聯合其他四國。

燕昭王動員了全國的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將軍,趙惠文王把相國大印授給了樂毅。

樂毅於是統一指揮著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去攻打齊國。

濟水一戰,齊愍王親率齊軍主力迎戰。

當時的齊軍,連年征戰,將帥殆戰,士卒疲敝。

而樂毅統領的是燕國全部的主力,這可是一支復仇之軍。

燕國曾經發生過內亂,齊軍趁火打劫,將燕國打得一蹶不振。

樂毅統帥的軍隊,還有趙、楚、韓、魏四國的大軍。

趙軍戰鬥力,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有了很大提升,是唯一可以與秦軍一戰的軍隊。

當時的趙惠文王,甚至把趙國的相國大印,授給了樂毅,讓他指揮趙國的軍隊。

楚軍向來驍勇善戰,只是楚國缺少名將,但是歸到樂毅手下指揮,能夠發揮出很大的戰力潛能。

威震天下的魏軍武卒,雖然被孫臏、白起消耗殆盡,但魏軍戰力依然不可小覷。

實力最弱的要屬韓軍,但是五國聯軍,有他沒他,還真的不一樣,至少聲勢壯大。

齊愍王強盛之時,曾重挫過楚國,打垮過魏國和趙國。

楚、魏、趙這三國參戰,都帶有復仇的目的。

可謂是,同仇敵愾。

因此,五國聯軍與齊軍相比,實力懸殊,立竿見影。

這根本不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役,但是強強聯合,共同碾壓齊軍。

這場戰役,無論換哪個將領指揮,恐怕也會打勝仗。

濟水一戰,齊軍主力消亡殆盡。

樂毅名聲大振。

他遣退了趙、楚、韓、魏的軍隊,獨自率領得勝之軍——燕軍,繼續與齊國的二三線軍隊作戰。

樂毅奮力拚殺了五年,終於打下了七十多座城池。

但是,齊國還有兩座城池莒城、即墨,還沒有拿下。

其實,仗打到這個份上,燕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樂毅知道燕軍幾斤幾兩,於是,他決定圍而不攻,打算馴化已經占領的城池,打算長久地占領齊國。

但是,齊國自姜尚立國,到齊愍王時,已經近八百年。

單靠樂毅短期內的馴化征服,是不可能的。

他每攻占一城,都受到了激烈的反抗。

曾經不可一世的燕軍,被田單帶領的二三流軍隊打得落荒而逃。

田單率領軍隊,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打敗了燕軍主力,收復了七十多座城池。

可見,燕軍的真實戰鬥力,真的不敢恭維。

即便是樂毅沒有被騎劫替代,他的敗亡,也是遲早的事。

因為弱小的燕國,根本無法消化當時的齊國。

齊國在齊愍王時,連秦國都打敗了,可想而知齊國強大的底蘊。

樂毅帶領的燕軍,是七國軍隊中最弱小的,數目有限,又要分兵把守七十餘座城池,他最後能調動的有效軍隊,實在有限。

齊國實際上實現了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目的,打敗紙老虎燕軍,只是時間的問題。

因此,齊國根本不是敗給了燕國,而是敗給了五國。

如果不是齊愍王用人耳拙,上了蘇秦的當,又違背了齊軍主帥觸子正確的作戰方針,恐怕五國聯軍,在齊軍面前也占不到便宜。

可惜的是,樂毅運氣太好了,遇到了驕橫的齊愍王。

樂毅應該感謝齊愍王,因為齊愍王的愚蠢成就了他。

運氣比較好的樂毅,當然無法評為戰國四大名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即墨之戰復國後的齊國

齊國在東周時期一直都是東方的大國、強國,到了戰國後期,基本上形成了秦國和齊國兩強的局面,甚至在秦國的齊湣王還曾同秦國的秦昭襄王並稱為東西二帝。

燕趙地靈出人傑 細數河北歷史名人⑩:樂毅

導語:河北自古屬燕趙之地,文化底蘊豐厚,地靈人傑。自古至今,有無數風流人物出現在這片土地上,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等多個領域。樂毅,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中山靈壽 (今河北靈壽西北)人。他曾統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