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三十七計欲智取孔明,不料嗚呼哀哉了身家性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傳說聰明睿智的東吳大都督周瑜,為了想殺死學識淵博諸葛亮,竟想出了三十六計以外的一條妙計:詐死。

想以三十七計智取孔明,諸葛亮再怎麼神乎其技也不會想到有此一計。

諸葛亮曾派張飛埋伏在蘆葦盪三氣周瑜。

周瑜在兵敗的途中,口吐鮮血,不省人事。

東吳將士士氣低落,無不垂頭喪氣,大都督的病危實在讓人著急。

周瑜見此情形,想起了孫子兵法中「兵不厭詐」的一句名言,不如來實施一個將計就計,當即召魯肅進帳,屏退左右,咬著耳朵傳授密計。

志在必得的周公瑾,如此細心一番話後,猛地一口咬破了自己舌頭,頓時連連吐血不止,突然大叫一聲:「既生瑜,何生亮!子敬,為我報仇!「說罷一頭栽倒在床上。

魯肅照計行事,一面召集了文武百官,迅速起營拔寨,撤回東吳;一面派人將周瑜的靈柩送回鄱陽湖邊的柴桑口,準備大辦喪事。

此刻在荊州的諸葛亮,忽然聞報周瑜被氣死了,心中不免暗自疑惑。

周瑜當世一代儒將,通曉兵法,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又怎不知曉,怎麼會輕易被氣死了呢?說不定其中必有詐,倒不如親自前去弔孝,以觀虛實。

於是,諸葛亮便命人準備了祭奠之物,寫了一片催人淚下的祭文,帶了二十名校衛,告別了劉備直抵柴桑口。

魯肅見到諸葛亮果真來弔孝,為他中計上鉤而心中竊喜,當即遵照周瑜的辦法,派了五十名刀斧手埋伏在靈堂兩側;另派丁奉、徐寧二將,帶劍躲在祭台的後面,聽號令依計行事。

諸葛亮走進了靈堂,悄悄對兩廂一瞥,發現 守靈的文物將官個個是虎視眈眈,殺氣騰騰,壓根兒沒有一點哀傷悲涼的氣氛,甚至周瑜的夫人小喬也不在一旁守靈,心中頓覺不妙,證實了他的推測:周瑜詐死。

事到如今,只好"既來之,則安之」,隨機應變,設法破詐取勝,才能安全脫離險境。

諸葛亮當即恭謹的焚香點燭,燃燒紙帛跪在靈台前放聲痛哭一番,卻又暗自朝靈幃里望去,當即察覺到裡面有兩個武將按劍藏在裡面。

於是諸葛亮叩了三個響頭,一邊哭,一邊放聲朗讀祭文。

這片祭文寫得太感人了,兩旁的文武將士,一個個聽的垂淚悲傷,諸葛亮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

焚過祭文之後,諸葛亮撲到了棺材上,扶柩哭的更加傷心。

突然發現棺材蓋上,有一個氣孔呼吸。

諸葛亮趁大家哭得傷得一片傷心之際,偷偷的抓了半截的蠟燭,堵上了這個呼吸的氣孔。

周瑜剛想踢開棺材蓋,想不到氣孔被諸葛亮堵塞了。

空氣隔絕,只覺得胸口窒息,張大了喉嚨還是透不過氣來,那裡還有什麼氣力來踢開棺材蓋呀!

魯肅心想,都督怎麼還不跳出來下令動手呢?於是走進了棺材旁,一語雙關的說:「公瑾呀。

孔明前來靈前弔孝,你聽見了嗎?」魯肅的一席話,公瑾自然是聽到了,也明白他的深意。

可惜他已經奄奄一息,無能為力了,被活活的悶死在了棺材裡面。

諸葛亮見勢又哭了一陣,不見棺材裡有什麼動靜,估計周瑜真的死了,也就收淚告辭。

魯肅無奈,只好讓他揚帆回荊州去了。

諸葛亮一走,魯肅立即返身走進了靈堂,拍著棺材蓋說:「公瑾,方才因何不動手?」一連問了幾聲,不見棺材裡有任何的回音。

魯肅急忙揭開棺材蓋一看,公瑾仰面朝天,真的嗚呼哀哉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二十二章 鎖二喬!

卻說吳國太見吳候孫權疑惑不決,乃對吳候孫權說道:「先姊遺言說過:『你父孫堅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周瑜與你兄長伯符掌管江東軍事,今何不請周公瑾前來問之?」吳候孫權聞聽吳國...

諸葛亮為什麼要哭周瑜?周瑜的墓地在哪裡

周瑜是東吳四英之首,很早之前就與孫策認識,並結交為摯友。周瑜文武雙全,在孫策平定江東之亂的時候,成為孫策的謀士,得以順利的平定江東戰爭。隨後,周瑜擔任水軍都督一職。公元200年,孫策去世,臨死...

在赤壁之戰中專職「做媒」的魯肅和蔣干

文學巨匠羅貫中依據史書《三國志》寫成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奇葩,而「赤壁之戰」則是這朵奇葩中色彩斑斕的一個花瓣。羅貫中十分善於描寫戰爭,其中尤以赤壁之戰寫得最為精彩...

諸葛亮的淚,模糊了誰的眼?

周瑜死後,諸葛亮隨即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親赴東吳,為周瑜弔喪,劉備大為不解,怕東吳加害,但諸葛亮答道:「周瑜在的時候我都沒怕,現在周瑜死了,我還怕什麼。」

三國風雲人物--周瑜的真正死因

關於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周瑜之死,民間有多種說法。第一種是家喻戶曉的,即諸葛亮三氣周瑜活生生地給氣死了;第二種是為換回荊州去取西川,久攻無果進退兩難急火攻心而死;第三種是被冷箭射中不治而死(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