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非常愚蠢的五大人物,明明握有一手好牌,下場卻無一善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506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那個時候湧現出了太多的名將。

例如黃蓋、霍峻、文聘等人擅守,而且能以少勝多;曹仁、趙雲、張遼等人驍勇,能僅率少數兵馬,衝散敵軍陣型;關羽、張飛有萬人敵之稱;張郃能讓劉備、諸葛亮忌憚,等等。

然而,事情都是相對的,當時有這些著名的大將,也就會有一些名副其實的草包將領,明明握有一手好牌,卻打的稀爛,且最終結局悽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其中最著名的五人。

他們分別是誰呢?

第五名:夏侯淵

夏侯淵,字妙才,是曹操麾下的嫡系將領之一,一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功勞。

說他是草包,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的確,夏侯泛的能力很強,他既剿滅過割據三十餘年的宋建勢力,又打通過河西走廊,曾虎步關右。

可是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戰,也就是漢中之戰,他在兵多將廣的情況下,遭到劉備突襲,被黃忠臨陣斬殺,卻是不爭的事實。

事後,曹操也曾稱他為「白地將軍」,說他不擅長統兵。

若非他一時大意,非常以身犯險,漢中之戰,或許是另一個結果。

第四名:韓馥

韓馥是董卓把持朝政期間,設立的冀州刺史,也是討伐董卓的諸侯之一。

後來,討董聯盟解散,他麾下先有大將麴義叛亂,後有公孫瓚的威脅。

因此,當袁紹的謀士,對他威脅道:「你無能抵禦公孫瓚的進攻,只能向袁紹求助,而袁紹不甘居人下,所以你不妨撈一個主動讓賢的好名聲」時,他選擇了同意。

然而,這個時候,他其實是有一戰之力的,畢竟當時名將張郃等人,都還是他的部下,而且冀州「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卻還未站穩腳跟,需要仰人鼻息。

可是,韓馥不但選擇了向袁紹讓賢,還在袁紹取入主冀州後,離開冀州投靠了張邈。

更可悲的是,他在張邈麾下時,袁紹派使者前去,並與張邈密語,他並以為袁紹有害自己之心,於是選擇了自盡。

第三名:曹爽

曹爽是曹魏宗室曹真之子,相信提到他的名字,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

畢竟他最初的時候,手中的牌真的非常好——他是曹魏名將曹真的兒子,其祖父對曹操有救命之恩,其父親受曹操、曹丕、曹叡三任主公倚重,他自己則是宗室子弟中,最穩重可靠的存在,也是曹叡親自選定的託孤大臣之一。

然而身居高位不久,他卻不再謹慎,並在鄧颺等人的「建議」下,架空司馬懿等舊臣,把持朝政,任人唯親,甚至將宮中的才人帶回家,等等。

最終,司馬懿於公元249年,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另外,就算他一直在不停的作死,他身邊也有終於魏室之人,不斷的提醒他小心防備;高平陵之變後,還有桓范等人,為他獻脫身之計;還有他的妻子劉怖,在為他阻攔司馬懿。

可是他卻未能阻止這一悲劇,並迅速向司馬懿投降,使曹魏政權從此名存實亡。

第二名:何進

何進是東漢末年的大將軍,也是靈帝時期何皇后的兄長。

雖然當時天下還沒有大亂,他也沒有太多出彩的表現。

然而曹操、袁紹、淳于瓊等人,都曾是他的麾下。

另外,漢靈帝駕崩之後,他幾乎成為了大漢真正的決策者。

然而,當時宦官當權,為了避免閹黨作亂,他聽取了袁紹的建議,詔董卓、丁原等人入京,於是不但為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還拉開了漢末亂世的帷幕。

第一名:袁紹

袁紹與何進一樣,同樣擔任過大漢的大將軍一職。

他的能力和成就,也都不容小覷,例如,在官渡之戰前,他是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也是最有把握一統中原之人。

然而,他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好謀而無決,難成大事。

因此,很多原本屬於他的文臣武將,主動轉投了曹操,例如荀彧、郭嘉、朱靈等人。

出現人才流失的狀況之後,他也沒有及時反思,反而繼續我行我素——例如,在曹操攻打徐州劉備,許都空虛時,不做任何反應;在群臣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時猶豫不決;在官渡之戰時,放棄持久戰,等等。

所以,他最終敗了,而且一敗塗地,再無捲土重來之機。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