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最大的愛好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請點↑↑↑ 北京衛視 ↑↑↑關注↑↑↑

歡迎關注《北京衛視》官方帳號

每日更新精彩內容

存放於韶山毛澤東遺物館裡的兩副不同尋常的單腿眼鏡,這兩副老花眼鏡,一副沒有左眼鏡腿,一副沒有右眼鏡腿。

可以肯定地說,任何眼鏡店都絕不會有這種眼鏡出售。

只有一條腿的眼鏡架在鼻樑上,姑且不論是否符合對稱美的審美原則,單是架不架得穩,就很成問題。

但毛澤東偏偏需要兩副這樣的眼鏡。

在生命最後一段時間,他對這兩副眼鏡的依賴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原來毛澤東,需要單腿眼鏡,不僅與他晚年的視力減弱有關,還跟晚年喜歡臥床閱讀的習慣有關。

當然最根本的是,與他酷愛讀書有關。

他曾經這樣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

對毛主席來說,讀書是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伴隨他一生。

他常說:「活到老,學到老。

」他一生當中幾乎沒離開過讀書。

即使在革命戰爭年代他也沒間斷過。

甚至在長征路上,在馬背上,他都讀書。

1938年8月22日,毛澤東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就曾經這樣說過:「你學到一百歲,人家替你做壽,你還是不可能說,我已經學完了。

因為你再活一天,就能再學一天。

你死了,你還是沒有學完,而由你的兒子、孫子、孫子的兒子,孫子的孫子再學下去,活到老,學到老。

毛澤東不僅這樣倡導,而且身體力行。

毛澤東的生活管理員吳連登說:「毛主席家裡全是書,包括主席的臥室、床上、餐桌桌上、茶几上,還有書房裡面,過道裡面,廁所裡面都有書。

但門類比較齊全,更別說馬列著作了,還有各種藏書,各種工具書,還有文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對個人來說門類相當齊全了,差不多像圖書館一樣。

這張照片是由畫家魏楚予創作的油畫,名為《求索》。

畫作上的毛主席在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半躺在床上讀書。

簡樸的桌凳、書架,還有那堆得高高的、幾乎占據了半張床的書,生動地描繪了毛澤東讀書工作的場景。

毛澤東對讀書的那份熱愛,從這幅油畫里就可見一斑。

寬大的書架,豐富的藏書,毛澤東擁有的讀書條件,看上去似乎足以令一般人為之羨慕。

但人們所不了解的是,看上去條件優越的毛澤東,偏偏在讀書這件事上,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輕而易舉。

甚至為了多讀點書,他幾乎不得不跟人捉了一輩子秘藏。

第一個捉迷藏的對象,是他那位嚴厲的父親。

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說:「我太爺爺不讓他讀書,一個就是說,我太爺爺嫌他浪費油,晚上讀書耗油,所以就不讓他讀書,說家裡的油耗不起啊。

那麼我爺爺就得想辦法。

一面是求知若渴的少年心靈,一面是節儉到捨不得燈油的嚴厲父親。

為了讀書,少年毛澤東不得不跟父親捉起了迷藏。

1936年在陝北接受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採訪時,毛澤東曾這樣回憶他與父親捉迷藏的招數:「我常常在深夜裡,把我屋子裡的窗戶遮起,好使父親看不見燈光。

」一百年前的許多個夜晚,寧靜的韶山沖里,就是這張床上的藍布印花被單,被那個酷愛讀書的少年遮在這扇窗戶上,保護著那顆在書本里,如饑似渴的心靈。

毛新宇說:「太爺爺讓他讀四書五經,我爺爺從小愛看什麼?《三國演義》《水滸傳》,那時候私塾先生都頭疼。

說這都是朝廷政府不讓讀的,都是反叛書。

舉行秋收起義,開展井岡山的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

參加革命後的毛澤東,仍離不開書,想方設法地找書看,成了他最大的樂趣。

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可以從地主家弄來書。

賀子珍給毛澤東做了大口袋,專門給他裝書,鬥地主分東西,他首先問有沒有書,當然還有報紙,因為從報紙可以了解到敵人的消息。

他就是要廣泛地收集材料,豐富自己的知識。

所以毛澤東那時候是嗜書如命。

對書有特別的感情。

不僅如此,戰爭歲月里,毛澤東還喜歡保管和收藏他所讀過的每一本書。

如果說少年時代的捉迷藏遊戲,頂多換來父親一頓打罵的話,那麼,戰爭歲月中,為了讀書,而與另一個對手繼續地捉迷藏,風險就大不相同了。

因為這次的對手,換成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

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張健儒說:「中央機關撤離棗林溝的時候,主席帶了那麼多的書,很不方便,因為敵人的追兵跟得很近,槍聲都能聽見了,所以再帶著的話,就會影響行軍的速度。

因為捨不得自己的書,一生不愛求人的毛澤東,也只得求人幫忙了。

所以他就找到一個家在綏德的戰士,主席說:『我有幾箱書,現在帶著不方便,能不能先寄存在你們家裡,會不會給你們家裡帶來什麼連累?』戰士說沒問題。

追兵的槍聲之中,所有人都焦急萬分,擔心著毛澤東的安全。

毛澤東同樣一路眉頭深鎖,擔心的,都是他的書。

張健儒說:「到第二天,這個戰士又趕上了部隊,他報告主席說,這個書我們家已經藏好了,是一個小口的土窯。

不要說國民黨了,土匪也找不到,請你放心,所以主席露出了笑容,連聲說謝謝,謝謝你。

隨著新中國成立的禮炮響起,毛澤東總算不用再為讀書,跟敵人提心弔膽捉迷藏了,書堂而皇之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伴侶。

主席外出不管時間長短,都要帶一大堆書,包括魯迅的書、《二十四史》、《漢書》、《史記》、英文字典,還有《辭海》《辭源》長年累月走到哪跟到哪。

然而,隨心所欲讀書的暢快,並沒有延續多久。

似乎是為了考驗毛澤東讀書的毅力,新的困難擺在了這個愛書人的面前。

這回的對手連毛澤東也難以戰勝,那就是他自己每況愈下的健康。

首當其衝的,是讀書離不開的視力。

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的視力已經開始下降。

就連戴上眼鏡,也很難看清楚書上的小字。

這段時間主要是用放大鏡。

隨著視力的繼續下降,到了七十年代,即使用放大鏡閱讀,毛澤東也越來越感到吃力了。

逄先知說:「黨的高級幹部讀三十本馬列經典著作,他特別囑咐要印大字本。

從眼鏡到放大鏡,再到專門印刷的大字本書,毛澤東用他一慣的執拗,與視力與健康較著勁。

讀書要占領工作以外的全部時間」,這是毛澤東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忘了睡覺,忘了吃飯。

工作如此,讀書也是如此。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這個讀書人這樣向疾病宣著戰。

直到他真的不能再讀書。

1974年毛澤東患了白內障幾乎失明,直到1975年8月做完手術,將近600天裡,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書,好在白內障手術得已成功。

重新回到有光世界的毛澤東,又戴上了他的單腿眼鏡。

似乎要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

他看書的勁頭更大了。

但是老邁的身體已然不允許他再長時間手不釋卷。

身邊的醫護人員,也不能再允許他,繼續無視自己的健康。

唐由之說:「做好手術是不能看書的,他72小時裡面看書我都是不同意的。

凡是古書或者細小的字的書,我不讓他看,時間上我也控制。

這樣的規定,對於這個離不開書的人來說,無疑近乎苛刻。

八十高齡的毛澤東傷心落淚了。

因為人們不讓他盡情讀書。

1976年,毛澤東在病危之時,他還在使用這兩副單腿眼鏡,為了看書,毛澤東又和醫生們捉起了迷藏。

吳連登說:「病情非常重,就是離不開氧氣,離不開鼻飼,到那個時候都還在看書。

1956年7月9日毛澤東高度昏迷,經過搶救,剛甦醒過來,他又向衛士周福明示意要看書看報。

周福明說:「他說話我聽了半天我也沒聽清楚。

他床頭有紙有筆,他就畫一道兩道,畫了個三。

然後用鉛筆,戳了幾下床頭,我就問主席你是不是要看三木武夫的材料?他點頭了。

三木武夫是當時日本自民黨總裁,內閣總理大臣,正在參加日本大選,病危的毛澤東仍關注著他的情況,或者說關心著國際政治時局。

而此時此刻,平素嚴厲的工作人員,也終於不忍再阻攔他這唯一的興趣。

他們儘量讀給他聽,一邊朗讀一邊潸然淚下。

1976年9月8日,毛澤東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但是根據醫療組護理記錄,這一天,毛澤東看文件,看書仍達11次之多,時間共兩小時50分鐘。

也就是說這一天他平均每兩小時看書一次,每次看書約15分鐘。

毛新宇說:「我爺爺讀的最後一本書叫《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也是跟《資治通鑑》一樣,是講治國平天下的,他吸取古代古人的那種政治治國智慧,為現代化建設服務,我的體會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知識。

這天下午4時37分,經醫生搶救,毛澤東再次掙開了眼睛,他再次要求看文件,在心律失齊,危在旦夕的情況,閱讀長達30分鐘。

這是這個一生酷愛讀書的人,最後一次閱讀。

八個小時後,毛澤東永遠合上了雙眼。

他再也用不上這兩副特殊的單腿眼鏡,再也不用為了讀書跟人捉迷藏了。

天國若有書,想必他還會滿室書香芬芳吧。

毛澤東生前藏書逾10萬冊。

他擁有北京圖書館的第一號借書證,據不完全統計,僅1949年到1966年9月,他先後從北京圖書館等單位借閱圖書2000餘種,5000餘冊,除北京圖書館外,湖北、長沙、上海等地的圖書館裡,都留有毛澤東借書的記載,他曾通讀過共3200卷,約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一書,他曾通讀17遍。

毛澤東畢生讀過多少書,至今無人能完全統計出來。

《檔案》

播出時間:日常節目 周一,周二23:16

特別節目 周三21:20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

北京衛視官方微信

北京衛視官方微博

編輯拉菲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