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月下追韓信,後來卻為何獻計殺韓信,張良為何不救韓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位西漢開國功臣,被稱為漢初三傑。
他們為西漢的建立,立下漢馬功勞。
如果不是他們的存在,根本就不可能有劉邦的皇帝寶座。
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如何才能得天下?''群臣回答都不能他滿意。
劉邦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我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
三位皆人傑,但偏偏能被我所用,所以我才取得天下。
''
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開始了分封功臣,而韓信、張良和蕭何作為西漢三傑,無疑是功勞出眾。
韓信早期在項羽軍中只是一個底層軍士,因為感覺抱負無法施展,所以離開,來到了劉邦手下,劉邦剛開始卻對他不理不睬,韓信氣憤當中星夜離開,蕭何知道後著急萬分,馬上騎馬星夜追趕,終於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終於也拜韓信為統兵元帥。
最終打敗了項羽。
可後來,也是蕭何獻的計謀要誅殺韓信,這又是為何呢?同時張良作為同僚為什麼不肯相救呢?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決戰來到了,劉邦與項羽交戰,被項羽四十萬人馬困在了滎陽,當時韓信等人都統兵一方實力強大,但隨著實力的強大,都多少有些不聽話了,韓信帶兵在北方作戰,連續滅了多個國家,又攻下了齊國全境,而劉邦被項羽困住,無奈下張良等人獻計請韓信出兵,韓信卻在此時,藉機討價還價,他寫信告訴劉邦,請漢王封我韓信做個假齊王。
信送到了劉邦那裡,劉邦看完後氣得破口大罵一聲:他媽的這個王八蛋韓信。
這時一旁的蕭何重重咳嗽一聲,劉邦馬上反應過來,補了一句:這個王八蛋韓信,要當就當個真齊王,當個什麼假齊王。
馬上就封,封他做齊王。
收到劉邦回復,韓信馬上點兵出征,最終在垓下將項羽徹底消滅。
奠基了大漢開國的基礎。
但由此也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蕭何獻計殺韓信,張良不救韓信,首先在於,蕭何,張良是站在劉邦這邊的,他們跟隨劉邦較早,而韓信屬於後來加入的,蕭何和韓信私下裡是好朋友,但蕭何更重視的是大漢王朝未來的安定,像韓信這樣的猛將,將來劉邦一旦不在了,到底有沒有人能鎮的住他,還是個未知數。
從國家利益上講,朋友關係是算不上什麼的。
出於對漢朝,對劉邦的責任心,蕭何必須要出計謀殺掉韓信。
而張良更不會救了,除了是同僚,生活中和韓信也只是普通的朋友,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韓信,惹惱了劉邦夫婦,張良後來歸隱白雲山更說明了他不想攪入太多的事非當中。
其次,張良心中明白,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永遠的真理,像他們漢初三傑其實也是危險的,更何況,他的眼中韓信平時確實囂張,把很多人都不看在眼裡。
消滅項羽時還討價還價問劉邦要地盤。
他想幫忙救,劉邦也不答應。
最後,韓信的軍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霸王項羽敗於其手,而「多多益善」四字也說明了韓信當兵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劉邦死了之後,誰能控制得了韓信呢?當時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武將們已經是老的老,死的死,更不要說已經有很多人被劉邦給殺了,而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什麼大將之才,也就是後來的惠帝,整個國家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靠的已經不是武將征戰,所以與其留個韓信來威脅大漢江山,還不如提前為後代處理了這心頭大患。
蕭何,張良做為聰明人當然明白這些道理,做為漢朝的開國大臣,從忠君愛國的角度自然也不希望有人威脅到漢朝的江山,所以他們不會去救韓信。
韓信總認為是自己打下漢朝的半壁江山,就可以和劉邦稱兄道弟,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帝王的忌諱。
成天對外到處講他功勞多大,做了多少事情,消滅了多少敵人。
更重要的是劉邦的老婆呂后也是有野心的女人,他要讓兒子坐穩江山,必然會想到把威脅他兒子的人全部殺掉。
蕭何月下追韓信也罷,獻計謀殺韓信也好,都是從公,從國家的層面考慮事情,不帶有個人太多情感,但張良所以不搭救,更多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完全屬於私人原因。
蕭何,韓信,張良,三個人都很聰明,但如果說懂人性,韓信卻是最差的那一個。
歷史上蕭何、韓信、張良怎麼死的?
蕭何、韓信和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三人追隨劉邦多年,為劉邦立下汗馬功勞,功勞之大,已經蓋過劉邦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光輝。一個臣子功勞比皇帝還要大,能賞賜給他什麼?只有兩樣東西,一個是皇位,另外一個...
蕭何是只憑藉管後勤的功勞就成為漢朝的「開國第一功臣」嗎?
眾所周知,劉邦能夠建立漢朝的主要原因是善於用人,「漢初三傑」就是典型代表,其中蕭何後來被評為「開國第一功臣」。因為劉邦對蕭何的評價是「 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蕭何是...
漢初三傑,是這樣死的
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中受降子嬰,秦朝從此滅亡。公元前202年,經過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垓下之圍四面楚歌,劉邦戰勝了不可一世的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而劉邦能建立如此功勳,離不開漢初三傑,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