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被冤有反骨被扭曲的英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魏延:被冤有反骨被扭曲的英雄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
魏延在歷史上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空有一身好武藝,一生顛沛游離,保了三個主人,沒有一個信任他。
劉備對魏延稍好些,又碰上個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諸葛亮,壓制了他一輩子,有功不獎,出好主意也決不採納,死後還不忘把他置於死地,真是十足的悲劇人物,要說魏延品性怎麼也好過三姓家奴的呂布,而呂布再不濟也還霸占一方,最後轟轟烈烈地戰死,強過窩囊一生的倒霉蛋魏延。
魏延是個有性格、有特點,武藝高超的大將,一生懷才不遇。
先保劉表,只看他在劉表處連入廳議事的資格都沒有,可見是個未入流的幹部。
其實他對劉備也算忠心,從那時起就想投入劉備麾下。
劉備率兵到荊州,魏延冒著危險開城迎接,卻被文聘截住斯殺,劉備說是不忍看劉表自相殘殺,領兵他去,魏延殺退文聘,一看已空無一人,只好暫時去投韓玄,一投劉備以失望告終。
到了韓玄處仍然不重用魏延。
到劉備打長沙時,韓玄要殺老將黃忠,又是魏延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地率眾殺掉韓玄救了黃忠,打開城門迎入劉備。
興沖沖以為要立功受獎的魏延,誰想到諸葛亮見到他即一聲斷喝:把魏延綁了,推出斬首。
還是劉備覺得魏延有功無過,才保住了一條小命,還要被呵斥一番,說他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只許你老老實實,不許你亂說亂動,。
二投劉備又鬧了個灰頭土臉。
其實這才是冤乎枉哉,所謂相面用現在科學的方法來衡量,純屬子虛烏有,諸葛亮不過是看他一反劉表,二反韓玄就認定他有反骨,一輩子都不信任他,直到入川成了頭號大將仍然是只利用不重用。
魏延是一位效忠蜀漢,深得劉備依賴和重用的良臣。
魏延出身行伍,早年領部屬隨劉備入蜀,想為光復漢室建立一番功績,因而屢立戰功而不斷升遷。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奪取漢中,封漢中王,遷治成都,需要一位將軍鎮守漢中。
眾將皆以為非張飛莫屬,張飛也有心鎮守漢中;哪知劉備卻破格啟用魏延,提拔他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全軍為之震驚。
對蜀漢來說,漢中和荊州是益州的兩翼,而漢中又居於門戶要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劉備選魏延鎮守漢中,足見魏延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有一次,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現在委卿以重任,卿如何擔當?他慨然答道:若曹操舉天下之力而來,讓我為大王拒之;若曹操有偏將十萬之眾來襲,讓我為大王吞之!的確,他「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不辜所託。
在鎮守漢中的6年里,連曹魏一流名將張頜、曹真也不敢正視漢中一眼。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進拜魏延為鎮北將軍。
蜀漢建興元年(公元223年),更以延為都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魏延西入羌中,與魏國名將費瑤、郭淮戰於陽溪,獲全勝。
後主即遷其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軍事奇才,卻受到諸葛亮的質疑和壓抑。
可以這樣說,魏延的軍事謀略,關、張、馬、黃、趙有所不及。
每次出征,魏延都要求自己領兵一萬,與諸葛亮分道出擊,諸葛亮始終未允許。
更為遺憾的是,建興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魏延獻「子午奇計」,諸葛亮棄之不用而錯失良機。
當時,劉備已經去世。
魏國輕視蜀漢,主要對付東吳,關中防禦薄弱,鎮守關中的是庸才夏侯楙。
魏延綜合分析了當時敵我形勢和有利時機後提出:「今假延精兵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楙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
如此,則咸陽以西可定矣。
」可是,諸葛亮以為此計甚險,不如從坦道,先取隴西。
在出軍祁山時,「論者皆言」以魏延、吳壹作先鋒「為宜」,可諸葛亮「違眾拔謖」,結果招致街亭大敗,使蜀漢失去了唯一的一次大好時機。
首次北伐失敗,卻驚醒「睡獅」,魏明帝立即把無能的夏侯楙調走,改派曹真鎮守關隴,後又由諸葛亮之勁敵司馬懿統領抵蜀。
從此,蜀漢攻取關隴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了。
要說魏延「子午奇計」之險,與魏國大將鄧艾偷渡陰平之險,不知差多少倍。
魏延久守漢中,也許對子午谷路線及軍情早已偵察而成竹在胸。
鄧艾卻是逼上絕路,「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
山高谷深,至為艱險,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
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奪江油,克綿州,襲成都。
正是鄧艾這步險棋,使蜀漢亡於一旦。
諸葛亮北伐,由於始終採取「十全必克而無虞」的穩打戰法,一味追求兵法常規的所謂循序漸進,反而使魏將對其策略了如指掌。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出斜谷,屯兵渭水南原,司馬懿對眾將說:「亮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誠為可憂;若西上五丈原,諸將無事矣。
」亮果屯五丈原,懿乃使郭淮退之。
無數事實證明,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他若當年用魏延「子午奇計」,充分發揮他的積極性、創造性,也許三國的歷史會改寫。
白帝城劉備敗亡後,五虎凋零,魏延成了頭號大將,諸葛亮本應改變看法,重用魏延,有事相商,互為倚靠,而恰恰相反,諸葛亮仍一如既往的壓制他,對他提出的建議,對了也不聽。
一出祁山時,諸葛亮先施反間計,讓曹魏罷了善於用兵的大將司馬懿的兵權,正處於人員調整的內亂時期。
魏延建議抄近路出斜谷,直取長安,現在看來,這個建議是非常正確的,但諸葛亮一向不聽人言,只相信自己,何況是他一直另眼相看的魏延,不但不採納其意見,還把魏延好一頓呵斥,弄得魏延好生沒趣,以後再沒有提出過任何建議。
每一次打仗時,遇到硬仗、危險較大的戰鬥,諸葛亮總是派魏延出馬;碰到能得功勞的戰鬥,卻只派魏延去誘敵等輔助角色。
難怪有一次需要勇將出馬,諸葛亮目視魏延,魏延低頭不語,實在是太傷魏延的自尊心了。
即使如此,魏延既沒有考慮跳槽,也沒有想過謀反,其人品也就算是不錯了,如果是現代人,恐怕早就跳槽多次了。
諸葛亮死後與其說是魏延造反,還不如說是逼反了魏延更確切一些。
諸葛亮死後把兵權交給楊儀,是不是利用楊儀和魏延死不對眼,默許他伺機收拾魏延?魏延豈能不怕楊儀利用職權,找茬收拾他?諸葛亮早應想到魏延必定是不甘心束手就擒,與其讓人收拾還不如拼個魚死網破,到頭來還是被諸葛亮定計害死,諸葛亮對魏延可謂用心良苦。
「叛將」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給魏延的前綴。
諸葛亮自從出茅廬初次見到魏延(魏延殺韓玄救黃忠)到死都拉了他一起去。
但是我們可以從正史、野史及其他地方看看魏延其人。
其實我覺得魏延冤!比竇娥還冤!竇娥有關漢卿來洗冤,而魏延呢?堂堂蜀漢大將居然是作者抬高諸葛亮這千古奇人的墊腳石。
魏延在演義里首次登場,乃是真正風虎雲龍之時。
曹操百萬大軍排山倒海而來,劉備殘軍拉著大隊百姓殺到襄陽,蔡瑁拒絕開城。
劍拔弩張之時,忽然:「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徑上城樓,大喝:『蔡瑁、張允賣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眾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
當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 然後劉備假仁義了一下,率軍閃了。
魏延與文聘單挑了幾個回合——注意此處,老羅不經意間在一出場就渲染了魏延的威武:能和文聘斗而且全身而退者,也算是高手了,畢竟文聘在劉表軍團中是屈指可數的猛將。
然後魏延很沒面子地去投韓玄了。
這一系列畫面給人的印象是,魏延是一個很正面的形象。
深有大志,而且善擇明主,勇武不凡。
大致如此。
雖然有背主之嫌,但是中國人的思維:你反好人就是叛賊,可是反壞人就是棄暗投明,應該鼓勵的。
所以大家看了這裡會對魏延有個好印象。
第二次出場就有名了。
黃忠要被斬首了,魏延出來英雄救美:「忽然一將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大叫曰:『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眾共殛之,願隨我者便來!』眾視其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乃義陽人魏延也。
自襄陽趕劉玄德不著,來投韓玄;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沉於此。
當日救下黃忠,教百姓同殺韓玄,袒臂一呼,相從者數百餘人。
黃忠攔當不住。
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
」
厲害吧,一次很成功的內部政變。
但注意此段文字中,第一次對魏延有了評價:「玄怪其傲慢少禮」。
休小看此數字,含義巨大。
幾乎是蓋棺定論。
但這次魏延還是很酷的,救了黃忠,取了長沙。
還有,能夠一呼間讓長沙人民反了韓玄,一方面借重了黃忠的魄力,一方面亦可見魏延的厲害。
可是,之後就是諸葛亮忽然變臉,要殺魏延了:「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
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
』」
我看了大大不以為然。
如果以此為標準,法正呢?孟達呢?馬超呢?劉備軍團叛將多矣,何故就對此人耿耿於懷?
但事實是,《三國演義》也清清楚楚的表述的是,魏延從來沒有謀全篡位、買主求榮的行動或言論,直到被馬岱所殺之時,還在為劉阿斗賣命。
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個受到領導誣陷的人,仍任勞任怨的為領導工作,最後還被是被領導迫害至死。
悲哀呼!可嘆呼!
至於,諸葛亮為什麼對魏延用而不信,最後殺之呢。
用一個字可概括,「嫉」。
證據:「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好在上天是公正的,所謂離地三尺有神明,種種事實證明,無論是諸葛先生如何先入為主地斷定魏延腦有反骨日後必反,還是楊儀這些平庸之輩如何絞盡腦汁網羅罪證編織罪名,畢竟還是證據不足,底氣有虧,無法服人。
嗚呼!一代名將,未倒在九死一生的戰場上,卻亡在了自己人背後揮起的刀下,這種不公的結局,足令天下有志之人哀之惜之慟之惋之。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倒是那個被諸葛亮委以重任的楊儀,在權力欲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曾經言到:早知若此,當初丞相死時,吾若以全軍投魏,何至有今日耶?這一番話倒是真正地告訴了九泉之下的諸葛先生,到底是誰的腦後真的有反骨。
曹操招降魏延,為何魏延不降?如果降了會被重用嗎?
魏延是劉備大將,在劉備攻取漢中之時,魏延曾和曹操戰場相遇,曹操知道魏延勇猛,想招降魏延,魏延不但不投降,大罵曹操,魏延為何不降?魏延最開始在劉備兵敗時,曾幫過劉備,當時,劉備準備進入襄陽,但是劉...
此人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實力堪比五虎上將,卻慘遭冤殺滅族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川幫助劉璋抵禦張魯,魏延以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劉備軍北上抵抗張魯,駐駐葭萌。...
蜀國最令人惋惜的名將,如若諸葛亮聽從他計謀,北伐便不會失敗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一個豪傑並起,群雄爭霸的的時代,湧現出無數的名臣武將,追隨各自的主公征戰沙場,血染征袍九死一生。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劉備手下,也是他生前非常器重的一位...
此人為劉備征戰一生,卻沒當選蜀漢五虎將,死後還被夷三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一些遺憾與後悔,一次錯誤的判斷可能會決定人的一生。而古時候,國家軍政管理者一次錯誤的決定,可能會影響歷史。我們所熟知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生算盡天時地利,而他也有做錯...
魏延-忠誠到沒有朋友
魏延 - 忠誠到沒人相信!說到魏延,大傢伙們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個面目猙獰,拿著大刀,腦後長反骨的。不過呢,你們有可能是無雙三國玩多了。真正的魏延面目只不過和張飛一樣粗狂了一點。魏延是一個頗有爭...
荊州霸主劉表的五大猛將,被曹劉孫挖走後才大放光彩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都曉得劉備手下有「五虎上將」,同時期的曹操手下也有「五子良將」。可很少有朋友曉得當年的身為北荊州之龍的劉表,手下也有五大虎將,比起他們來能夠說絲毫不落下風,可惜的是不斷...
劉表雖然碌碌無為,但是手下幾員大將卻很牛,有兩人堪稱頂級名將
三國中,大多數雄主都是不斷的爭奪地盤,想要獨霸天下;但是也有那麼幾個例外,想的最多就是保住現有的基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荊州牧劉表。
魏延足智多謀獻奇計,諸葛亮棄之不用錯失良機!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軍事奇才,卻受到諸葛亮的質疑和壓抑。可以這樣說,魏延的軍事謀略,關、張、馬、黃、趙有所不及。每次出征,魏延都要求自己領兵一萬,與諸葛亮分道反擊,諸葛亮始終未允許。...
劉表手下的五虎大將,媲美五子良將,為何放著不重用?
喜歡三國的朋友,非常喜歡稱呼劉備手下的五員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上將」,他們戰功赫赫,為蜀漢政權立下不朽的功績。然後,身為荊北之龍的劉表,其實手下也有五員虎將,在一定時期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