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國中神秘謀士陳宮為何棄曹投奔呂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陳宮,字公台,是三國時期的比較神秘的謀士,史書上對他的出身並無過多記載,大多都是語焉不詳。
這個神秘的謀士其智慧絕不輸於當時的任何一位有名氣的謀士,只是奇怪的是為何他最後背棄了曹操,而是去投靠了有勇無謀的呂布?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世人都想把董卓給除掉,而其中一位勇士便是曹操。
陳宮本是一個心懷報國正氣凜然之人,對於曹操的舉動自然是很是敬佩與欣賞,因此他放棄了縣官不做跟著曹操混。
因為當時陳宮認為他和曹操的政治理想是一樣的。
可是而後曹操因為多疑殺了呂伯奢一家,並說了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陳宮這才認識到曹操和他政治理想並不相同,有了離開曹操的想法。
後來曹操為了報父仇,對徐州沿途百姓大肆殘殺。
這兩個事件導致了陳宮對曹操徹底失望。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陳宮希望自己的主子應當是有仁愛的君主。
所以儘管曹操個人能力很強,兵多將廣,但是違背了陳宮內心政治理想和革命綱領,自然會選擇離開。
那麼陳宮為何不去投奔孫劉或袁紹呢?首先,江東孫權,與北方的袁紹過於道阻路隔,太遠了。
其次,兩邊的陣營都有飽和的智囊機構,陳宮即便去了也並非有用武之地。
而當時的劉備只是一個游擊隊隊長,什麼都沒有到處東躲西藏的,陳宮自然不會去。
而投奔呂布也只是被逼無奈,他自然知道呂布是一個反覆無常,有勇無謀的人。
可那是他時下最好的選擇。
因為陳宮畢竟是文人,對呂布抱有幻想,希望靠自己的謀略的輔助和呂布的勇猛共創大業。
只是可惜了陳宮,呂布畢竟是大老粗,未能對自己言聽計從而且還懷疑起來,最後也導致了自己被捕身亡。
這句話在整個三國只有曹操敢說!劉備孫權「只敢想」一輩子不敢說
曹操,自刺殺董卓以來就廣泛被世人所熟知,他一生開疆拓土收復中國北方,在三國時期他的領土是最多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兵力也是最強盛的,謀士如雲,武將成批、在其帳下最著名的謀士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等...
《三國演義》最狂妄的七句話,說出去容易挨揍,知道嗎?
很多人對三國這段歷史非常的感興趣,凡是讀過這段歷史的朋友,都被其中鮮活而富有個性的人物深深吸引,不管是演義中的人物,還是正史中記載的,無一不是深入人心的。而在三國時期誕生的各路英雄豪傑,也被作為...
曹操一生說過很多豪言,其中這4句最為霸氣,尤其是最後一句
導讀: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這幾乎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爆發了黃巾起義。之後,群雄並起,擁兵自重,名義上歸屬於漢室,實際上卻各自為政,漢室江山名存實亡。經過各勢力之間的連年征戰,最...
曹操是如何對待內奸的?
證券時報記者 周少傑今年春節,六位華為前員工估計要在看守所過年了。因涉嫌侵犯公司智慧財產權,這幾位華為前員工被公安局依法刑拘。華為的說法是,這幾位華為前員工拿著華為的智慧財產權到外面去賺錢,給公...
三國,陳宮與曹操決裂的歷史真相是什麼?為何要助呂布攻滅曹操?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逃出洛陽時被俘虜,是陳宮興大義救了他,並棄官與之結伴逃亡,在路過呂伯奢家時,因為誤會而製造了呂氏滅門慘案,當時曹操沒有絲毫愧疚,大言不慚的說道「寧教...
三國謀士篇(3):陳宮,到底是怎樣的人
點擊關注↑一盞青燈↑今天要說的謀士叫陳宮,陳宮,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是不怎麼認識他的。他是三國時期那英勇無比呂布下面的一個謀士,祖籍是現在的山東莘縣人。他的性格比一般人更要剛烈,但卻有靈活多變的腦袋...
三國里最狂的八句狠話,曹操的最霸氣,諸葛亮的話最欠揍
三國之亂世,註定多英雄。三國的英雄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是他們霸氣的語言和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生。不管是演義中的人物,還是正史中記載的,無一不是深入人心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三國歷史上最狂的幾句...
陳宮寧可跟著呂布這樣沒腦子的,都不跟著曹操
曹操為什麼殺陳宮?曹操是個很大氣的人,能夠包容。你看張繡把他的兒子給弄死了,歸降的時候照樣和張繡把手言歡;陳琳寫文章把他的祖宗十八代罵的雞飛狗跳,曹操打下冀州,立刻就赦免陳琳無罪;還有那個禰衡,...
盤一盤三國演義那些轉瞬即逝的出色謀士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從公元184年張角黃巾起義到公元280年吳國孫皓投降,短短100年光陰。放在歷史的長河裡,它很短暫,但在這段時間,狼煙四起,社會動盪,眾多人物紛紛登台亮相,一起...
陳宮和曹操兩情相悅,陳宮卻隨了呂布,誓死也不願和曹操在一起
話說曹操刺殺董賊失敗之後,便從洛陽逃至中牟,幸得落入傾慕他已久的縣令陳宮之手,陳宮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得知曹操是因為便悄悄與他一起踏馬遠去。要隨他一起大展宏圖。而曹操也深深地喜歡上了有大智慧的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