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何給兒子取名「司馬師」、「司馬昭」,背後有何深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把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再度拉回螢屏,成為世人的新寵,再加上演技獨特的吳秀波的飾演,更是讓司馬懿的好評指數蹭蹭上漲。


通過這部影視劇讓我們更加直觀的看到了司馬懿的能忍、能熬,一下子熬死了三國的全部牛人,最後牛人都死了,天下就歸了司馬家族。

《虎嘯龍吟》中的司馬懿

而且在他兒子司馬昭身上有句眾人皆知的歇後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於是乎,司馬懿的形象就定格在了世人心中——腹黑。

再加上曹操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這更加黑化了司馬懿。

好像晉朝的創立,就是司馬懿陰謀得逞的最好見證。


司馬懿是不是真的有狼顧之相不好說,史書是後人寫的,後人寫的時候是否穿插了自己的情緒,讓人質疑。

但從司馬懿給兒子取名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從側面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司馬懿。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一句歇後語把司馬昭和司馬懿都給黑了,但司馬懿為何會給兒子取司馬昭這個名字呢,背後有何深意?

說起司馬昭這個名字,就要說起司馬懿的一個好友胡昭。

胡昭,是三國時期的一位隱士,而且很出名,袁紹請過他出仕,曹操曾兩次請他出仕,曹芳在位時,魏國朝廷公車請他出仕,但魏國派的公車還沒到,他就死了。

總而言之,胡昭就是一個隱士界的大咖,更關鍵的是他和司馬懿是至交。

司馬懿出身世族大家,老家在河內郡溫縣孝敬里,大概是現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胡昭是潁川人,大概是現在的河南省許昌縣,兩個人離的不太遠。

潁川自古出名人,尤其在三國時期,比如司馬徽、徐庶、郭嘉、還有荀彧、荀攸所在整個荀氏家族都出自潁川。

而且在魏晉時期,荀氏家族可是中原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家族。

胡昭是一個德高望重的隱士,其中年輕時的司馬懿和另外一位周生對他都十分敬仰,常去拜訪他,幾個人坐而論道,不亦樂乎。

胡秀波飾演的司馬懿

年少時的司馬懿懷有謀略,又生於亂世,還是將門之後,所以常常表現出擔憂天下之心。

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司馬懿也年也少輕狂過,再加上他有一定的謀略,所以在周生、胡昭面前往往表現出一副自己可以指點江山的模樣。


胡昭和司馬懿是摯友,而且胸懷也寬廣、厚道,兩人無隙,但出自潁川的周生看不慣司馬懿那副嘚瑟的勁頭,周生來自一個令人驕傲的潁川,這更加讓周生看不慣司馬懿。

於是乎,周生就找了幾個人,想偷偷幹掉司馬懿。

胡昭得知周生要殺司馬懿的消息後,馬不停蹄,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在崤山澠池一帶找到了周生一夥,請求胡昭一夥放過司馬懿。

但起初周生不肯,一定要殺了司馬懿,後來胡昭一把鼻涕一把淚,邊哭邊給周生講述道理,哭的感動了周生,最終化解了周生對司馬懿的怨恨。

周生放下屠刀的那一刻,長嘆一聲:要不是你,今天司馬懿非死不可。

此事過後,司馬懿在語言上始終沒對胡昭表達自己的謝意。

但從此以後,兩人關係更加親密,亦師亦友,司馬懿既把胡昭當做自己的老師,又把胡昭當做自己的生死兄弟。

同時,他也明白了鋒芒畢露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從此司馬懿一改之前的年少輕狂,開始腹黑起來。

後來司馬懿為了表達對胡昭的感恩,也為了表達對這份友情的尊重,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師」、「昭」,也就是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

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

司馬昭這個名字本是司馬懿表示對好友,對老師的一種尊敬和懷念,是一個高尚賦予深意的名字,結果到後來恰恰成為一個富有貶義的名字。


而更戲劇性的是,這個胡昭竟然字「孔明」,這個「孔明」救了司馬懿一命,卻斷送了另外一個「孔明」的活路。

難道這都是天意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