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操曹操到,曹操「跑的有多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
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據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份,編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
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
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
後封魏王。
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三國演義》把他的性情刻畫得入木三分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戲劇中陰狠殘酷不仁無義、臉白心黑的奸臣形象。
喬玄在曹操年少時就當面指稱他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識鑒之精,令人讚嘆。
自古以來,民間說法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獻帝劉協在漢軍將領李催與郭汜火拚時曾一度脫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後繼續追捕漢獻帝,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
然而,信使未出時,李郭的聯軍就已經殺到了。
眼看走投無路之際,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軍前來救駕,並將李郭聯軍擊潰,曹操被加封官爵。
故有「說曹操,曹操就到」之說。
據說,歷史上還有兩種說法:其一,在《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一章中,曹操在濮陽與呂布作戰時,中了陳宮之計,倉皇敗逃,火光中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超過呂布。
呂布從後面拍馬趕來,將戟在曹操頭盔上一擊,問:「曹操何在?」曹操反指說:「前面騎黃馬者是他。
」呂布聽說,棄了曹操,縱馬向前追趕。
明末清初文人毛宗崗評說道:「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別趕曹操。
諺云:方說曹操,曹操就到。
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其二,「說曹操,曹操就到」的意思是在形容曹操的耳目眾多,動作迅速,無所不在,因此隨時都可能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必須小心提防。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這大概與曹操的品性分不開的。
曹操雖然是東漢末年的人物,但是,明朝的《三國演義》卻把他塑造成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奸臣形象。
那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更是將他的品性刻畫得入木三分。
東漢末年,朝中重臣喬玄在曹操年少時就當面指稱他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喬玄識鑒之精,看來史上無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