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戰士如何用三五發子彈創造保衛戰奇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

這是毛澤東在《西江月·井岡山》詞中描寫黃洋界保衛戰情景的詩句。

黃洋界保衛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次戰鬥。

黃洋界位於井岡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聳立,陡不可攀,是井岡山的險要哨口之一。

1928年8月,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去湘南,毛澤東率領一部分紅軍去桂東迎接紅四軍主力,井岡山只留少量部隊,造成井岡山紅軍兵力空虛。

湘贛兩省的敵人乘我軍主力未歸之際,對井岡山根據地發動第二次「圍剿」。

8月30日上午,湘敵第八軍第一師在贛敵一部的策應下,向井岡山上黃洋界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守衛在黃洋界的我軍第三十一團第一營一部在黨代表何挺穎率領下,藉助赤衛隊和群眾的支持,憑踞黃洋界居高臨下的險要地形與敵人展開激戰。

由於受地形的限制,敵人兵力只能呈魚貫隊形,一個一個地往上爬,每個兵力又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就無法射擊。

所以敵人雖然有一個師的兵力,但用在火線上的最多只能是一個營的兵力。

紅軍以一連一個排布置在最前沿,另外兩個排隱蔽在側後,等待時機出擊敵人。

三連則在後邊休息,準備替換一連指戰員。

當時由於缺少槍枝彈藥,每個戰士只有三五發子彈,為了節省子彈,敵人距離遠時不開槍,到有效射程內再突然開火。

就這樣我軍從早晨打到下午,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

下午四點左右,正當敵人重新組織進攻時,戰士們把從南昌起義後帶到井岡山僅有的一門迫擊炮抬來,向敵人發射了三發炮彈,其中一顆正落在敵人指揮陣地上。

敵人聽到炮聲,以為紅軍主力部隊回到了井岡山,不敢再戰,利用傍晚雲霧瀰漫的機會,逃之夭夭了。

這次戰鬥共打死打傷敵軍二百多人。

黃洋界保衛戰,勝利地保衛了井岡山戰略基地,為紅四軍主力返回,打破敵人第二次「圍剿」,恢復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