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垓下之戰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著名的垓下之戰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趙汗青
兩千多年前,在安徽的垓下,發生了我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戰爭,也是世界軍事史上十大戰役之一,這就是楚漢相爭中的垓下之戰之名。
楚漢相爭,從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攻入咸陽起,至公元前202年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時止,前後歷時四年。
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歷時兩月有餘,八十萬人在這裡血拚,成就了垓下之戰。
垓下,座落於淮北平原一塊高出地面二、三米的台地上,其面積東西約長300餘米,南北約500米,同濠城集緊相連接。
這裡周圍古堆、土丘起伏,有「濠城古堆三千三」之說。
垓下四周,依託著較高的地勢,築起了一道土城牆,群眾稱之謂「霸王城」。
土城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仍然屹立垓下。
當年為了防止日寇在這裡設立侵略據點,我抗日游擊隊和新四軍,組織群眾把土城摧毀。
據我的老師、著名文物學家、安徽省文物局李廣寧先生考證,垓下「霸王城」呈不太規整的四方形,城牆的每個拐角處,都築成弧形。
西城牆微彎,其餘三面均為直線。
垓下的北面濱臨沱河(古洨水),東、西、南三面都有護城河,同沱河相通,使垓下四面環水,形成霸王城的天然屏障。
楚漢決戰,項羽敗退軍壁垓下,可以說是一處比較好的地方。
這裡的霸王城,實際就是項羽兵敗被圍時的屯兵的營壘。
如果你登臨垓下,極目四顧,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不遠處的沱河北岸,還有隱約可見的兩個大土丘,那就是著名的金山、銀山,金山又名「劉邦閱兵台」,銀山又名「韓信點將台」。
那年,韓信十面埋伏對楚軍作戰時,曾派兵在這裡目測瞭望楚營的軍情。
現在的霸王城內,住了數十戶農民,成了一個農業自然村。
在一家家住房的牆上,以及瓦礫不平的地面上,隨處可見到殘缺的漢磚漢瓦和古陶器的碎片。
1949年10月1日後,這裡的農民在大規模興修農田水利和進行生產活動中,從地下發現或掘出很多秦漢時期的兵器和有價值的文物。
其中有矛、劍、鏃頭和弩機以及釜、洗、鏡、鐺、鼎等。
為這個歷盡滄桑的古戰場,提供了可靠的歷史物證。
所以,長期以來許多歷史、考古學家和萬千遊人都來垓下考察、憑弔,尋覓當年楚漢相爭的遺蹟。
如果你漫步垓下城頭,定會浮想聯翩,仿佛置身於萬馬營中,聽到金戈的撞擊和鐵馬的嘶鳴。
楚漢垓下決戰,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作了詳盡的記述。
他說:「韓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今安徽壽縣)並行,屠城父(今屬安徽毫州市)至垓下。
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今安徽舒城、六安),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
這是垓下決戰的一幅軍事形勢圖,從而說明楚漢決戰的垓下戰場是在安徽,然而歷史上也有一些史家持不同的說法:唐張守節批註的《史記正義》說:「垓下在毫州真源縣東十里,與老君廟相接。
」(河南鹿邑)當代史學家范文瀾同志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按當時軍事形勢,應在鹿邑」。
這些不同意見,與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是不符的,和當時的軍事形勢,也是相矛盾的。
楚漢相爭根本沒有在真源縣進行過大規模的戰爭。
這時真源縣以南的城父、壽春,已先後被漢軍攻占,項羽率八百人如果真是從真源縣突圍,必須長途行軍通過廣闊的敵占區,才能南渡淮河,在行進中未受阻擊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楚漢決戰的垓下如在鹿邑,顯然是不能成立的。
楚漢戰爭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在當時的軍事史上是少見的。
以垓下決戰為重點,整個戰爭可分為五大戰鬥。
即彭城(徐州)戰鬥,滎陽、成皋戰鬥,固陵戰鬥,垓下決戰和東城戰鬥。
彭城戰鬥:公元前205年春,項羽遠在齊地時,與自稱齊王的田榮作戰。
劉邦乘機集得張耳、申陽、鄭昌、魏豹、司馬卯等五諸侯軍的五六十萬軍隊。
第一次擊楚,攻占了彭城。
項羽立即從城陽(今荷澤)率精兵三萬回師反擊。
五諸侯軍系被脅從而來,軍無鬥志,一戰即潰。
漢軍退出彭城,敗走谷水、泗水,傷亡慘重。
向南敗退,又大敗於靈璧濉水,被殺得屍體堵塞濉水不流。
劉邦僅同數十騎逃去,三棄子女,連父親和妻子呂后也當了俘虜。
在項羽的追擊下,劉邦一直退到滎陽。
滎陽、成皋戰鬥:公元前204年至203年,楚漢戰滎陽成皋。
雙方打成拉鋸戰,互有得失,結果相持於廣武澗。
這時的戰爭形勢逐漸不利於楚。
韓信連破魏、趙、代,擒魏王豹、趙王歇,北定燕、東擊齊,破歷下軍並大敗援齊的楚軍。
斬楚將龍且,攻占齊都臨淄(今山東臨淄)。
彭越在梁地連續反楚,全軍三萬餘人於外黃投漢,並於下邳、東阿連敗楚軍。
漢派盧綰、劉賈率軍二萬和數百騎兵,渡白馬津(今河南滑縣)進人楚地,與彭越在燕都(今河南延津西),擊破楚軍。
彭越占領梁地後;斷絕楚軍糧源,又為漢軍提供大量的軍糧。
此時的漢軍「兵盛糧多」,而楚軍則「兵少食絕」,楚的外圍廣大地區,大部分已被漢軍控制。
固陵戰鬥:公元前203年秋,楚漢訂立和約,劃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項羽引兵東歸彭城。
劉邦則乘機加緊戰爭準備,意欲一舉滅楚。
公元前202年10月,劉邦撕毀和約,率大軍追擊楚軍至陽夏(今河南太康)。
由於韓信、彭越沒有按計劃出兵策應,漢軍追到固陵(太康、陳縣之間)又被楚軍打敗,漢軍就地深塹堅守,由進攻改為防禦。
垓下戰鬥;漢軍在固陵失利,劉邦接受張良的建議,以封官許地為條件,換取韓信、彭越出兵。
韓信由東向西,彭越由北向南,劉邦則由西向東。
又派劉賈率軍進人楚地,取壽春(今安徽壽縣),又渡過淮河攻占城父(安徽毫州境內)。
派降將英布召降了楚大司馬周殷,舉九江兵取舒、六等地由南向北,在戰術上漢軍形成對楚軍的四面包圍。
公元前202年的隆冬季節,楚軍欲東去廣陵(揚州)或南下歷陽(和縣)都很困難又只得退守垓下。
這時漢軍的兵力已占絕對的優勢,劉邦第三次發動滅楚戰爭——垓下決戰。
此時劉邦除直接率領的軍隊外,又增加韓信的三十萬大軍。
加上彭越、英布和周殷、劉賈的軍隊共七十萬軍人。
雖然楚軍此時也還有十萬之眾,但和漢軍相比,已完全處於眾寡懸殊的絕對劣勢。
決戰開始時,漢軍對楚軍發動四面進攻,特別是,東線和西線都是漢軍的主力。
各進攻部隊鋪天蓋地圍攻垓下。
由於大軍雲集,戰場廣闊,以垓下為中心,東至泗縣,南達五河,北臨靈璧,西達城父,蘄薪縣。
在這數百平方公里的平原上,都成了楚漢決戰的戰場,所以,在這些縣的縣誌里都有線索可尋:泗縣有霸王城,五河縣城西有霸王城和漢王台,靈璧縣境內婁莊鎮、虞姬鄉三山村不但有霸王城,附近還有韓信吹簫台。
從這些遺蹟中可以看出這場戰爭的規模和範圍。
楚軍主力被困在垓下,一曲楚歌,士卒相繼逃去。
項羽無計可施只有在帳內飲酒。
愛妃虞姬聽到四面楚歌,知道大勢已去,乃泣而歌之:「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偷生」,歌罷,遂伏劍自刎。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不甘屈辱的女性,為她建墓、立碑:
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
姬耶安在獨留青家向黃昏
東城戰鬥:虞姬死後,項羽從垓下突圍,靡下從騎八百餘人。
這時,只有東南未被漢軍堵死,因此,楚軍向東南奔去渡淮河至陰陵(安徽定遠境內)迷路,經一農民引路,誤人大澤。
史料記載說是農民有意錯引,也用學者認為這種說法沒有根據。
楚人很講信義,一般是不會背叛的。
項羽任魯公的魯地,在他死後,魯人不肯降漢,何況落井下石、置人於死地呢。
戰爭中錯引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項羽等誤入大澤,又折回原來的地方,被漢兵追上,從而發生了東城戰鬥(在定遠境內),他躍馬沖入漢軍陣中,斬將刈旗、再度突圍。
在東城的戰鬥中,項羽雖然突出漢軍重圍,而楚軍的後續部隊因缺乏指揮核心,被漢軍斬首八萬,使楚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項羽從東城突圍進入全椒,曾發生多次戰鬥。
據《項羽本紀》中注引《括地誌》說:「九斗山在全椒縣西北九十里,」「項羽敗退烏江,漢軍追羽至此,一日九斗,因而得名」。
項羽敗至烏江,這就是他的最後時刻。
烏江亭長范義已泊舟待渡,本可安全回到江東的項羽,這時卻沒有登舟。
他認為自己的失敗,是「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想當年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征,今卻無一生還,即使江東父老能夠同情,擁我繼續為王,我也無面目再見他們。
他毅然沖人漢軍陣中,殺死漢軍數百人之後,從容地自刎而死。
楚漢戰爭的勝利與失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自的主觀原因,也有許多客觀原因。
項羽有扛鼎拔山的蓋世勇氣,又有破釜沉舟、誓死戰鬥的決心。
率領起義的楚軍,身經百戰,所向披靡,勇冠中原,稱霸天下。
但他終於敗給力量相對弱小的劉邦,這絕不是偶然的。
首先,在政治上劉邦以統一天下為目標;結束秦末出現的混戰分裂局面,順應了人民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因而得到群眾的支持。
與此相反,項羽卻站在封建貴族的立場上,分封十八個王國,已為西楚霸王,使一個統一的國家退回到分裂、割據的時代。
這是逆潮流而動,違背了歷史規律和人民的願望,遭到人民的反對。
分封的十八個王國諸侯,許多是舊六國的貴族,雖然是按其在反秦鬥爭中的表現,給予分封的。
但他們反秦,是為了復辟舊六國統治,他們對各自的封地仍不滿足,彼此爭權奪利,互相殘殺,不服從項羽的領導。
沒有被封王的諸侯,更是心懷仇恨,伺機占地稱王,起兵反楚。
經過楚漢激烈角逐,劉邦依靠優勢兵力,十八王國都先後被消滅或投降。
這是項羽失敗的原因之一,也是搞封王分裂的必然的結果。
在軍事上楚漢雙方也有失敗和勝利的經驗教訓。
劉邦以關中為基地,取得人力物力對戰爭的支持,使軍隊的供給和人員,得到源源不斷地供應和補充。
在戰略上,以滅楚為中心,對各路諸侯實行各個擊破。
召降了彭越、英布和大司馬周殷,韓信進軍河北取魏、趙、代、燕占領三齊,形成對楚的大包圍。
在戰術上,集中優勢兵力,連續進攻,不給楚軍喘息的機會。
派一部分部隊,深人楚軍後方,攻城略地,打亂楚軍部署,擾亂楚軍後方,使楚軍兵力分散,無法集中重兵與漢對抗。
由於項羽政治上不成熟,情義上又太過,特別是鴻門宴上和原本幾次可以殺掉政敵劉邦的機會都被他放棄了,其軍事上也出現了許多難以避免的錯誤。
公元前206年滅秦後,項羽進軍函谷,本可一舉打垮劉邦,統一天下。
而他卻一心想著東歸,說什麼「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於是封十八個諸侯王后,便放棄關中,回軍定都彭城。
關中是戰略要地,四面都是山河要塞,形勢十分險要。
而且這裡經過秦朝的開發,農業生產也比較發達。
放棄關中而定都彭城,是項羽的一個戰略性錯誤。
把劉邦封在關中,認為這裡交通阻塞,難以有所發展,並把秦的降將章邯、董翳、司馬欣都封在關中,實行「三分關中」以抵制漢的發展,完全是錯誤地估計形勢。
劉邦正是依靠關中、巴、蜀這一戰略要地,實行正確政策,得到了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迅速發展、壯大漢的勢力。
「三分關中」的章邯、董翳和司馬欣原都是秦將,幹了許多壞事,關中人民恨之人骨,所以在漢軍的進攻面前,無力阻擋,一敗塗地。
由於封王又引來許多麻煩,田榮占齊地稱王,彭越在梁地造反,陳余、趙歇叛楚,致使項羽連續到齊梁等地作戰,無力抵制劉邦的發展。
項羽雖然打敗了田榮,但在齊地燒毀城廊,坑殺降卒,搶掠婦女,激起「齊民聚而叛之」。
當項羽撤兵時,田榮之弟田橫又收集敗逃兵卒,再反城陽。
項羽只得又回兵擊齊,連戰不下。
劉邦敗抓住這一戰機,利用五諸侯軍攻占項羽的都城—彭城。
項羽只得從齊地回救彭城,雖在谷水、泗水和濉水之濱,取得重大勝利,但他只有三萬精兵,所以只追到滎陽就被阻止,無力西進。
楚軍經過幾次艱苦戰鬥,使滎陽城幾次失而復得,但楚軍得不到補充,而漢軍由蕭何從關中送來補充兵員,韓信又把敗散的漢軍聚集起來,使漢軍實力得到恢復和增強。
楚軍則腹背受敵,疲於奔命,漢軍則以逸待勞,東西出擊,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劃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項羽又過分相信楚漢和約,喪失必要的警惕,率軍東歸,又給漢軍提供了可乘之機。
固陵一戰,雖擊敗漢軍,卻無力乘勝西進。
劉邦卻迅速調整部署,協調與韓信和彭越的關係,發動大規模的垓下決戰。
項羽從垓下突圍,是因為對假敵情作出了錯誤的判斷,結果,丟下十萬大軍,只帶八百騎兵突圍南去,造成東城的全軍覆沒。
項羽一連串地失誤,致使最後兵敗自刻。
如果指揮楚軍轉戰楚地,戰鬥還是可以繼續下去的。
有沒有正確的政策與策略,能不能團結和重用人材,這是勝利與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劉邦非常重視政策與策略,進軍咸陽與關中人民「約法三章」,受到人民的擁護。
注意團結和重用大批人材,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有「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有「鎮國家,撫百姓,給饋晌,不絕糧道」的蕭何;還有周勃、陳平、樊噲、灌嬰等。
這一批文臣武將,為劉邦奪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
他不惟廣納人才,還能聽取部下的意見:進軍咸陽後還軍灞上,赴鴻門拜見項羽,兵出陳倉還定三秦,為義帝發喪,封韓信為齊王,離間項羽與范增的關係以及使韓信、彭越會軍垓下,這些重大決策,無一不是採納將領們的建議而作出的。
反觀項羽則不注意政策與策略,殺人放火,一次就坑秦降卒二十萬,殺死已降的秦王子嬰,火焚阿房宮,大火三月不息,這些殘暴的行為雖然是彭越、英布所為,但主要責任還在項羽。
自然遭到人民特別是關中人民的反對。
逐殺義帝在諸侯中失去了號召力;劉邦則乘機為義帝為喪,並且袒面大哭,得到諸侯的支持。
他居功驕傲,不能團結有識之士,拒絕聽從部下的正確意見,最後只落得眾叛親離,成了孤家寡人。
韓信、陳平原俱是楚將,由於得不到重用而離開項羽。
「項羽不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及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
范增有雄才大略,佐項羽成霸業。
在鴻門宴上,范增認為劉邦是最危險的敵人,曾數目項羽對劉邦下手,項羽竟不為所動。
范增氣憤地說:「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在滎陽成皋戰鬥的關健時刻,項羽竟中了敵人的離間計,對范增產生懷疑並奪其軍力,使范增感到「天下事已定」,一氣之下告老辭職,歸至彭城,疽發身亡。
項羽失去范增,自斷臂膀,為劉邦消除了滅楚的一大障礙,加速了項羽的滅亡。
正如劉邦在勝利後,得意地說:「項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敗也。
」對項羽劉邦的評說
楚漢經過五年的連續戰爭,最後以項羽失敗、劉邦勝利而告終。
古往今來,人們對項羽劉邦這兩個歷史人物,進行許多評論。
項羽出身於貴族,劉邦則是秦王朝的基層小吏,由於出身不同,各自懷有個人野心。
當他們看到秦皇時,也就流露出不同的內心反映。
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表示輕蔑和嚮往。
劉邦則喟然太息曰:「大丈夫當如此也」。
表示羨慕和讚賞。
充分揭示了他們的出身和性格。
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滅秦之後,他們都想獨吞農民革命的勝利果實,利用農民起義軍為自己爭奪統治權。
對於項羽的失敗,不但歷史學家,許多文學家也有很多評論。
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就指出:項羽「分裂天下,而封王諸侯」「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自矜功伐」,「謂霸王之業,欲以征戰經天下,身死東城,猶雲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這些批評是符合實際,也是非常中肯的。
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他畢竟是起義軍重要將領,陳勝吳廣失敗後,他和劉邦仍繼續進行反秦戰鬥,不願偷生,最後不屈自刎,堂堂正正地死去,使後代許多文人學士對他的氣節大加讚賞。
對他不肯渡江東去,失去捲土重來的機會,表示惋惜。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烏江亭》一詩中寫道: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宋代政治家、詩人王安石,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項羽的敗亡已成定局,江東子弟不會幫他東山再起的。
為此,他也作《烏江亭》絕句一首:
百戰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猶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對項羽不過江東而戰死烏江的行為,倍加讚賞。
為此,她作五言絕句一首,藉以鞭撻貪生怕死、享樂腐敗的南宋王朝統治者,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寧可戰死疆場,不肯渡江生還,這與他所謂「蓋世英雄」思想性格是分不開的。
窮途時猶雲「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也是這種思想和性格的反映。
其實,他並不信天,對天子秦皇也敢於「取而代也」,就是這種性格的反映。
如果他真的回到江東去,以項氏在江東「世代將家,有名於楚」的影響,加之江東人民失去八千子弟兵而感到沉痛和對漢的仇恨,支援他東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最根本的問題是犯了一系列錯誤,違背了歷史發展的規律,從而導致了自己的敗亡。
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他畢竟是推翻秦朝的主將之一,還曾向劉邦提出:「願與漢王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他對人民多少還有一些感情。
損失八千子弟,即無面再見江東父老,他臨危不懼、視死如歸。
也許有了這些原因,後人仍把他當作英雄看待。
為了紀念項羽,在他的自刎處——和縣烏江建立了霸王衣冠冢和霸王祠。
近年,人民政府對霸王祠又重新進行修繕,把它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當代著名書法家趙朴初為霸王祠寫一副楹聯:
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視秦皇一時氣蓋人間世;
漢皆已得楚乎烏騅嗟不逝千古風悲垓下歌。
劉邦是楚漢戰爭的勝利者,是西漢王朝的創始人。
他結束了滅秦後我國分裂的局面,建立統一的國家,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這是他的歷史功績。
他講究政策與策略,廣攬人才,知人善任,屢敗而不餒,最後終於一戰成功。
但是,我們不應以成敗論英雄,實際上,劉邦的人品並不值得稱道。
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揭露他虛偽奸詐,口是心非,在生活上「貪於財貨好美姬」。
楚漢戰爭開始前,他一面卑躬屈膝向項羽請罪,一面暗地加緊滅楚的準備,發動對楚戰爭。
他不講信義,與楚訂立的和約,墨跡未乾,又再次發動對楚的進攻。
在濉水一戰中,漢軍戰敗,劉邦棄下數十萬大軍於不顧,只偕數十騎逃去,路逢太子孝惠,公主魯元,讓其乘車同逃。
聽到楚軍追來,竟三次將兩個子女從車上推下,只顧自己逃命。
在成皋、滎陽之戰時,項羽把劉邦的父親置於剁肉的砧板上,威逼劉邦退兵,否則即烹殺太公。
劉邦竟說你烹殺太公「分我一杯羹」。
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劉邦為爭奪天下,可以棄子女於死地,甚至說出願意吃到父親肉做成的肉羹,這暴露出劉邦是何等殘酷無情。
對親人尚且如此,對其部下就更加殘酷毒辣。
楚漢相爭時,劉邦用欺騙、利誘手段,使諸侯們為其賣命打天下,一旦勝利,這些打天下的「功臣」則相繼被控謀反而被處死。
以謀反罪名而被殺戳的就有韓信、彭越、趙相貫高、趙相陳稀、九江王英布、燕王藏茶。
司馬遷在《史記·韓信傳》中引了韓信的一段話:「狡免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這是對劉邦殘酷、陰險的無情揭露和有力的鞭撻。
楚漢相爭已經過去兩千多年了,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只不過是一起短暫的波瀾,然而楚漢相爭中許多問題卻影響深遠。
楚漢興亡史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次農民革命失敗的歷史,它給後人留下許多教訓和寶貴的啟示、這就是:國家要統一,必須實行正確的政策和策略,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團結和重用人才,就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否則就必然要失敗。
這是歷史發展的定律,是任何力量也改不了的。
(感謝《垓下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