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大事者,都能求賢若渴,禮賢下士,鍥而不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往今來,無數帝王將相,無不虛心求賢,謙虛懂禮,求得絕世人才,成就萬世基業!
一、鬧市駕車為侯贏
公子信陵君是個尊敬長者、愛才若渴的人。
有一次,他聽說看城門的老人侯贏很有賢德,就十分鄭重地前去請教,並送侯贏重金想要他做自己的門客。
但是侯贏卻把臉一橫,拒絕了他。
但公子仍然不死心。
這天,公子大擺宴席款待賓客,等大家都坐定了之後.公子仿佛突然想起了什麼,駕上馬車便出門去了。
原來他去了侯贏家。
公子親自駕車,並把車上尊貴的位子空出來留給侯贏。
侯贏穿好他破舊的衣衫後,就一聲不吭地直接坐在車上的尊貴位置,傲慢極了,一點也不謙讓。
原來,他是想藉此來看看公子尊長愛才是不是真的。
公子駕著車經過市集的時候,街上的人看見他駕著馬車,侯贏卻大模大樣地坐在車裡,都私下裡偷偷地罵侯贏不知道尊卑。
路上,侯贏碰見了他的朋友朱亥,他故意與朱亥東拉西扯聊起來沒完,並暗地裡斜著眼觀察公子的神情。
公子手拿馬鞭,站在馬車旁邊,始終畢恭畢敬和顏悅。
侯贏這才上了車赴宴席。
到公子家之後,公子讓侯贏坐上座,並給大家作隆重介紹。
侯贏感激涕零,這才相信:公子的美名是名副其實的。
便爽快地答應做公子的門客。
後來,在趙國被圍困的時候,侯贏出謀劃策,朱亥一馬當先,幫助公子偷到了符印,調動部隊擊退秦國,從而解除了趙國的危機,也成就了公子有信義有擔當的美名。
二、圯橋尊老得天書
張良,字子房。
他原是秦末韓國名門公子,姓姬,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才改名為張良。
張良覺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幾眼,老人見張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腳,把鞋甩到橋下面去了。
老人對張良說:"喂!你去,把我的鞋撿上來!"張良聽了,心裡很不高興,可再一看,老人鬍子、頭髮都白了,又挺可憐他,就強忍住性子,把鞋撿了上來,送到老人跟前。
誰知那老人又把腳往前一伸說:"你給我穿上。
"張良還是忍住性子,便蹲下來,替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來,什麼也沒說,大搖大擺地走了。
張良望著老人背影,覺得很奇怪。
他剛轉身要走,老人又回來了,對他說:"你這個小傢伙不錯,我願意教你學點兒本事。
五天以後的早晨,你在這兒等我。
"張良連忙答應了。
第五天早晨,他剛上橋,就見老人已經站在橋上了。
老人生氣地說:"你怎麼讓我老頭子等你呀?這樣可不行。
要想學,再等五天吧!"又過了五天,張良一聽雞叫,就起身往橋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
他只好認錯。
老人瞪了他一眼說:"你要真想學,過五天再來。
"說吧,拂袖而去。
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張良連覺也沒睡,半夜就到橋上等著。
過了一會兒,老人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了。
張良迎上前去,見了禮。
老人高興地說:"年輕人要學本事,就得這樣啊!"老人從懷中取出一卷兵書,遞給張良說:"你好好讀這部書,將來准能成就大事業。
"張良接過書,道了謝,還想再問些什麼,老人轉過身,頭也不回地快步走遠了。
從此,張良專心致志地鑽研這部兵書,最終成了一位有名的軍事家,成為漢高祖劉邦重要謀士,立下汗馬功勞。
三、三顧茅廬得諸葛
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
劉備只得投靠劉表。
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慌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
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
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回來。
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
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
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
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
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有一次來到隆中。
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
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台階下靜靜地站著。
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
」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
諸葛亮答應了。
並且為劉備立足三國立下汗馬功勞。
他曾兩次擊退強秦, 救趙國和魏國於危難之中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他的兒子魏圉繼位為魏安釐王。第二年,魏安釐王把他的弟弟魏無忌封在信陵 ,這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
幫信陵君竊符救趙的看門小官,其實是一個手眼通天的高人!
我們都知道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秦趙長平之戰後,秦國大破趙軍,坑殺趙國降卒40萬,然後又乘勝追擊,將趙國都城邯鄲團團圍住,企圖一舉滅趙,再進一步吞併韓、魏、楚、燕、齊等國,完成統一...
戰國四公子系列之讓你5分鐘了解魏國信陵君魏無忌
公元前258年,信陵君魏無忌接到小舅子平原君趙勝的求救,前去趙國驅秦救趙,力挽狂瀾(具體可查上一篇平原君)。這位救人於水火之中的小舅子就是戰國四公子中的信陵君。首先他是魏昭王(魏國第五任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