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帝王苻堅與一個漢族奇士的千古君臣知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政權更迭頻繁的古代中國,曾出現幾個少數民族爭奪天下的統治時代。

比如,從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中國北方,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先後在中國北方建立了16個地方政權,你爭我奪、互相攻擊,史稱「五胡十六國」。

而且,由於這16個國家全部由少數民族建立,因此,在幾乎所有的政權中,掌握實權者都是本民族豪酋,極少有漢人能夠脫穎而出。

可是,偏偏就有這樣一位漢族奇士,他與一位少數民族(氐族)帝王之間惺惺相惜,上演了一段君臣知遇的千古佳話。

這位漢族奇士,就是前秦宰相王猛。

(王猛是前秦帝國崛起的奠基人)

捫虱奇人,才子緣何不歸晉

王猛字景略,原籍北海郡劇縣(現在的山東省濰坊市壽光縣),他出生時,西晉政權已經崩潰,中國北方淪為各族爭霸的戰場。

所以,青少年時期的王猛,始終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但這也使得他深深洞悉底層民眾的苦難,了解胡人與漢族的衝突與矛盾。

兵荒馬亂中,王猛堅持讀書,博採眾家之長,立志要干一番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大事業。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

一方面,當時的漢族人士進階,看重門閥世家、講究出身,平民王猛自然少有出頭的可能;另一方面,胡人豪酋更是只強調打打殺殺,對文弱的王猛不屑一顧。

所以,兩條路中,王猛都只能是空有一腔報國情懷,卻沒有用武之地。

無奈之下,他隱居華山,閉門苦讀,但也洞悉世情,等待著有朝一日迎來屬於自己的輝煌時刻。

而這一日的來臨方式,也是很有特色。

公元354年,東晉權臣桓溫親自統帥大軍北伐,一舉攻入關中,駐軍灞上。

一天夜裡,下屬報告桓溫,有一個衣衫襤褸的書生求見,自稱要與桓溫談論天下事。

桓溫覺得很奇怪也很好奇,便傳令召見了來人。

這個書生,就是王猛。

王猛進了大帳後,桓溫問及當時的局勢,王猛對答如流,令桓溫讚嘆不已。

然而,更令桓溫印象深刻的是,「(王猛)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溫察而異之。

」聊到興起之處,王猛竟還一邊說話一邊用手從破衣服里挑揀出虱子一個接一個地捏死,瀟洒自如。

桓溫下意識覺得,自己面前的這個人絕不簡單,便將內心一件隱秘之事向其詢問:「吾奉天子之命,率銳師十萬,仗義討逆,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我奉天子之命出兵北伐,為的是解放北方淪落於胡人統治的勞苦大眾,可是,為什麼這些被解救的關中英雄豪傑,卻沒有因此來投奔東晉,而採取的是觀望態度呢?

對此,王猛委婉地回答道:「公不遠數千里,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這意思是說,桓溫北伐並非真心伐罪弔民,恢復晉土,他的真實目的其實是要立威,以功名鎮服江東。

這也就難怪百姓不願歸順東晉了。

(桓溫北伐的目的實質上是撈取政治資本)

寥寥數語讓桓溫大驚失色,王猛所說的結果,正是桓溫「腹背受敵」的原因。

雖說彼時桓溫已經打到了長安附近,但是晉軍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即使僥倖擊敗前秦占據長安,也難以長期堅守;而一旦戰敗,前期的努力就將前功盡棄,自己也會面臨政敵的攻擊。

眼見自己的小算盤被對方一語道破,桓溫感慨道:「先生之才,江東無人可比!」於是,邀請王猛跟隨他一起回東晉,並許以高官。

可出乎桓溫意料的是,王猛拒絕了他。

這令桓溫非常鬱悶,也很奇怪:畢竟,是王猛主動拜訪自己的,這不正表明其有出山的意願嗎?而且,這一年,王猛已經30歲了,古語道:「三十而立」,三十歲還不能功成名就,今後的機會恐怕就不多了。

事實上,王猛的這一決定,無疑是明智的。

此番毛遂自薦來與桓溫對談軍事,小小揚名了一下,且以此踐行自己對時政的考察,也就足矣。

真正入幕僚,桓溫並非善選。

一來,王猛擔心,桓溫及桓氏一族始終有改朝換代的野心,一旦真的篡位,自己豈不是成了幫凶,史書又該如何記載;再者,東晉的門第觀念太重,草根出身的自己頂多成為高級幕僚,絕不可能真正獨當一面,反而是世家大族已經被沖得七零八落的北方,才真正有他的用武之地。

如此審時度勢一番,王猛決定北上。

良禽擇木而棲,他堅信,不管出身哪一民族,自己要輔佐的,必須是胸懷天下的明君。

出將入相,生逢明主創偉業

歷史證明,王猛的選擇是正確的。

沒過幾年,由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權內部發生更迭,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秦天王苻堅即位。

苻堅是16國時期少有的聖明君主,雖說出身於少數民族,但卻有一顆難得的儒家濟世救民之心。

他始終堅持要以一顆寬厚仁愛之心,去征服敵人,實現中華統一。

恰在此時,王猛走進了苻堅的視野。

這對異族君臣,政見主張相似,可謂彼此惺惺相惜。

(苻堅是十六國時期少有的聖明君主)

當然,王猛也沒有辜負苻堅對他的期望,在他擔任京兆尹(首都市長)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嚴格管轄社會和官場環境,「貴戚強豪誅死者二十餘人」,關中地區的社會治安迅速得到整肅。

苻堅感慨道:「吾今日始知天下之有法、天子之為尊也。

可以說,苻堅對王猛是絕對地信任與支持,甚至曾在一年之內五次提升王猛的官職。

最後,王猛竟然在前秦帝國同時兼任「丞相、中書監、尚書令、太子太傅、司隸校尉,持節、常侍、將軍、侯如故。

稍加都督中外諸軍事……」這一長串的官職,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核心部門。

王猛也終於得以放手施展自己的平生所學,輔佐一代聖君治國平天下。

能有這樣的權利,前提是能有這樣的能力。

不負眾望的是,王猛確實文才武略皆是一把好手。

除了在朝執政能力果斷,他的為將之才也不遜色一分。

公元370年,王猛率領6萬勁旅討伐前燕,與燕國30萬大軍在潞川對峙。

當時,在中國北方,與前秦對峙的就是這個由鮮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帝國。

其實,無論從人口、兵力、財富各方面而言,前燕都遠遠強於前秦。

然而,這個龐大帝國最終還是被王猛一戰而滅。

得到這樣的良才,是苻堅之幸,而得到這樣的機會施展,也是王猛之福。

這樣相得益彰的結果,就是前秦的國力,漸成16國之佼佼者。

(前秦滅亡前燕一統北方)

鞠躬盡瘁,一統華夏夢成空

終其一生,王猛出將入相,盡心盡力地輔佐苻堅。

《晉書》記載:「(王猛)宰政公平,流放屍素,拔幽滯,顯賢才,外修兵革,內綜儒學,勸課農桑,教以廉恥,無罪而不刑,無才而不任……」在短短數年間,前秦帝國的國勢蒸蒸日上,中國北方迎來了西晉滅亡後久違的清平時代,實現了「關隴清晏,百姓豐樂。

苻堅也時常將自己與王猛之間的關係,比喻為周文王得到姜子牙、齊桓公得到管夷吾,並多次專門下敕書告誡太子苻宏和諸子弟:「汝事王公,如事我也。

」即使前秦太子及宗室,對待王猛也要行父兄之禮。

但是,隨著前秦帝國逐步進入了國富兵強的黃金時期,過度操勞也導致王猛的身體每況愈下。

終於在前秦建元十一年(公元375年)七月,他走向油盡燈枯。

心急如焚、愛惜良才的苻堅,為了給王猛祈福,不但派遣使者到四方山川向神靈禱告,還親自去郊廟祈禱,甚至因王猛的一次迴光返照而大赦天下。

最終,當王猛病危之際,苻堅來到了這位輔佐自己十餘年的股肱大臣家裡,與王猛見最後一面。

王猛拉著苻堅的手,獻上了他人生最後一次忠告:「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

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我死以後,請您先不要對東晉動手,鮮卑人和羌人才是我們的心腹之患,應當慢慢地剷除他們,才能保社稷平安。

說完,王猛便溘然長逝。

苻堅痛哭失聲,王猛之死不僅令其失去了日常治國理政的左膀右臂,也使他意識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可能難以實現了。

據載,後來,苻堅不止一次哭著對太子說:「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奪吾景略之速也。

」難道是上天不讓我一統天下嗎,為什麼這麼快就要奪走王猛的生命呢?

最終,苻堅比照西漢霍光的葬禮規格安葬了王猛,下令文武百官為之輟朝三日,長安城內也到處都是老百姓緬懷王猛的哭泣聲。

(苻堅按照人臣最高規格的葬禮厚葬王猛)

因為共同的濟世救民的政治理想,身為氐族君主的苻堅,能夠對漢族的王猛推心置腹、言聽計從;身為漢族的王猛,能夠拋卻民族成見,輔佐氐族出身的帝王苻堅。

在16國胡漢仇殺的動盪時期,這一對君臣的故事,無疑為那個紛擾的時代增添了一抹千古君臣知遇的人文情懷。

王猛去世1400年後,清代大才子袁枚路過陝西華陰王猛墓,在憑弔這位出將入相的捫虱奇士之餘,有感而發賦詩一首,以紀念王猛的功業:

渭南高冢象祁連,諸葛能支蜀幾年。

一代君臣魚得水,三秦宮殿鳥啼煙。

山河割據人才貴,華夏興亡歷數偏。

不嘆滄桑嘆遭際,為君流淚古碑前。

作者:瀟洒哥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經採用支付豐厚稿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