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毀掉因統帥出眾而成名的三國大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句話叫做「強將手下無弱兵」,反過來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是說一個士兵勇敢能戰還要遇上一個好將軍,否則,全軍失敗了,你再勇敢也成不了勝利者。
其實,這句話對將軍也同樣適用。
一個將軍熟讀兵法、料敵在先、多謀善斷、帶兵有方且英勇善戰,但遇不上一個好的統帥(君主),你再優秀的軍事才能也是無從發揮。
說到底,局部戰場這個舞台上將軍是主角,而在更大的戰略全局這個舞台上,統帥才是主角。
就像那個泓水之戰,宋國右司馬公孫固(將軍)看得很清楚,敵強我弱,只有在敵人(楚軍)渡河時進行打擊(半渡而擊),宋國才能夠取勝。
但那個蠢豬式的宋襄公(統帥)卻以仁義為名扼殺了公孫固的正確主張,結果導致大敗,而這個公孫固也成了敗軍之將。
三國時期也有這樣幾員大將,他們在原來的集團當中已經成為將軍,但由於統帥無能,他們的才能根本就無從發揮,因而不是戰敗被俘,就是即將成為終老行伍的「老兵」。
而在新的陣營當中,由於統帥的出眾才能,從而也成就了他們的英名。
且看三國差點兒被無能君主毀滅的幾員大將。
(張遼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張遼
張遼原來是并州刺史丁原的屬下,繼而歸屬董卓;董卓敗亡後,張遼歸屬呂布,被任命為騎都尉,到了徐州,張遼被呂布任命為魯國相。
曹操打敗呂布,張遼投降,被曹操任命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看看張遼的這番履歷,應該說也是老資格的軍人了,但他在前幾位主公手裡,才能都無從發揮,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恐怕會就這樣默默一生了。
如果說在前兩位諸侯手中張遼不能顯露頭角是因為仗還少的話,那到了呂布這兒,仗幾乎天天都在打,呂布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了吧?但呂布這個人,做一個戰將可以,做一個統鎮一方的大將尚不及格,又怎能指望他成為一個知人善任的「明公」呢?就好比高順,曾經打敗過劉備、夏侯惇,三國時期能夠打敗過這兩人的能有幾人?但呂布說把這人的兵權解除就解除了,在這樣一個人面前,再埋沒了一個張遼又算得了什麼?
歸順曹操以後,張遼才真正有了真正發揮才能的舞台。
這當中有兩個方面,一是讓張遼專門於軍事,不久就從中郎將升任為裨將軍;二是經過一段時間讓張遼獨自帶兵,比如說關羽斬顏良那場白馬之戰,就是張遼帶兵前去解白馬之圍。
此後的平叛昌狶、討伐袁氏兄弟、破遼東柳毅等,張遼已經成為曹操手下的一方大將,到了北上平定三郡烏丸叛亂,張遼已經成為曹操直接指揮的大將了。
再到平定陳成、梅蘭叛亂獲勝後,張遼已經有了假節的待遇。
張遼最有名的戰功當屬「大戰逍遙津」,此戰殺得孫權那叫一個驚魂落魄,只能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來形容。
到曹丕時期,張遼一直為魏國防守東吳,一直到病逝。
而孫權,聽說張遼病了還要告誡諸將,說:「張遼雖然病了,仍然是勇不可當,一定要謹慎對待。
」可見張遼是多麼的奪東吳人之氣!
假如張遼不遇曹操,是不是能有這樣的戰績,只能用「難說」兩個字作答了!
張郃
張郃原來是韓馥的屬下,後歸屬袁紹。
袁紹讓張郃抵擋公孫瓚,等到公孫瓚失敗,張郃功勞最多,張郃升任為寧國中郎將。
中郎將這個軍職在三國時期難以一概而論,職權地位差別很大。
比如曹丕為五官中郎將,不用說是一個位高權重的將軍;而諸葛亮是軍師中郎將,乾的是軍隊總參謀長的活兒,從他後來升任為軍師將軍來看,這個中郎將是官位低權力大;張飛曾經被曹操封為中郎將,沒有封侯,可見官位很低。
張郃這個中郎將前面有地名,應該是位高權重一類,雖然不及曹丕,但應該會略高於諸葛亮,因為他能夠在袁紹面前參與軍事指揮方面的意見。
官渡之戰,曹、袁兩軍相持,袁紹派遣淳于瓊等督運糧食屯於烏巢,曹操親率軍隊突襲。
張郃認為,曹操率領的都是精兵,淳于瓊一定抵擋不住。
烏巢糧倉一旦有失,則河北一方的大勢必將失去。
於是建議袁紹趕緊派兵救援。
而袁紹的謀士郭圖則認為,張郃的計策不可取,應該攻擊曹操的大本營,這樣曹操必然回來,烏巢的危機不救自解。
張郃說,曹操的營寨非常堅固,一定攻打不下來,一旦淳于瓊被擒獲,我們都會成為曹軍的俘虜了。
袁紹派遣了很少一部分輕騎兵支援淳于瓊,而派遣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營。
結果,淳于瓊果然被曹操擒獲,烏巢糧倉被燒,而曹軍的大本營又攻打不下,袁軍崩潰。
郭圖害怕袁紹追究責任,又向袁紹說張郃的壞話,張郃害怕,投降了曹操。
張郃與郭圖因為對形勢的判斷不同因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應該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關鍵是看主帥自己如何把握。
從袁紹分兵兩齣來看,他自己是看不清戰場形勢的,只是更相信郭圖,因而把重點放在了郭圖的建議上。
有了這樣一個糊塗的主公,任何人在他手下,都不可能成為一名有為戰將,不僅僅是張郃。
淳于瓊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早期和袁紹曹操齊名,這個人後來被看成是酒囊飯袋,不能不說完全是毀在了袁紹手中,也難怪袁紹的大將之一朱靈會早早地離開了他!朱靈這個人非常典型,論能力不過是中庸之人,但他因為早早歸屬了曹操,最終被任命為曹操時期的最高軍職後將軍,不能不說是因為統帥的才能成就的將軍。
張郃既已歸屬曹操,立即就被曹操任命為偏將軍,封為都亭侯,後來因功逐步升任為西北方面的副統帥,為夏侯淵副手。
張郃最有名的戰績有兩項:一是夏侯淵陣亡,張郃在戰場上被眾將推舉為臨時主帥,張郃臨危不亂,安定了軍心,曹軍得以安全撤離;二是街亭打敗馬謖,使諸葛亮的初次北伐無功而返。
張郃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大將,後來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間,死於一次簡單的追擊戰。
現在一般認為,這是司馬懿要剷除大將,獨攬大權,逼迫張郃追擊的。
如果此事屬實,只能是再一次說明,將軍所以成名,還要看是在誰手下為將。
(黃忠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黃忠
黃忠原來是劉表屬下的一員中郎將,如上所說,這個中郎將應該是最低軍銜的那種,因為曹操接管荊州以後,只不過給了黃忠一個「代理裨將軍」職務。
曹操讓黃忠仍然管理原來的轄區,依舊歸長沙太守韓玄領導。
三國是個爭戰年代,任何一個諸侯手下的將軍,都屬於「寶貴人才」,黃忠自始至終都是小縣城裡的一名小將軍,只能說明劉表就是一個「自守賊」,既不能發現人才,更談不上使用人才。
曹操沒有涉足長沙,對黃忠有多少了解很難說,沒有對黃忠引起足夠的重視,應該也有劉表的原因。
黃忠歸屬劉備以後,應該是馬上得到了重用,因為跟隨劉備入川作戰的主要帶兵人就是黃忠。
正史中對於黃忠的生平事跡記述的不很多,從劉備不帶趙雲(關羽張飛有守土大任)而帶著黃忠,說明劉備是個識貨的主兒。
黃忠也果然不負劉備所望,自從葭萌關開始攻打劉璋,黃忠常常是「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
漢中的定軍山之戰,黃忠更是斬殺了曹魏大將夏侯淵,成為了和關羽、張飛、馬超一個檔次的大將。
只能這樣說吧,是劉備成就了黃忠,而黃忠差一點兒就被劉表埋沒在蓬蒿之中。
(甘寧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甘寧
甘寧原來是一個地痞惡霸,後來讀了一些書,就去依附劉表,劉表沒有拿他當回事。
甘寧又轉投黃祖,黃祖雖然對甘寧有所任用,但也只是把他當做尋常人。
甘寧到了東吳,經周瑜和魯肅的推薦,馬上得到了孫權的重視,像對待老部下一樣的對待他。
甘寧向孫權獻策,說曹操終究是要篡漢的,主公應該早作打算,謀取荊州。
而謀取荊州的計劃應該是先攻黃祖,再據楚關,然後謀取巴蜀。
諸葛亮和劉備有番對話,被稱之為「隆中對」,甘寧的這個計策,可以稱之為東吳版的隆中對,因為那時候劉備還不得勢,所以只有天下兩分。
東吳這番天下兩分理論還有一個魯肅版,是從大的戰略框架上說的,而甘寧的計策倒更像是一個具體的作戰計劃。
計劃得到了孫權的贊同,於是率軍向西,果然打敗了黃祖,收編了他的全部人馬。
甘寧的成名之戰有三次,一是鎮守益陽抵擋關羽,一千多人擋住了關羽五千精兵;二是濡須夜擊曹操前鋒部隊,逼迫曹操撤兵北還;三是救孫權與逍遙津。
尤其是這第三次的逍遙津之戰,一戰成就了兩名戰將,曹魏方面是張遼,而東吳方面就是這個甘寧。
如果沒有孫權的賞識,不知甘寧會在諸侯間繼續遊蕩呢,還是再回去當他的地痞?
三國時期這樣的將軍應該還有,比如臧霸、文聘、田豫等,但他們的名氣似乎不如這些人大,尤其是其典型意義也不如以上幾人顯著。
劉表集團滅亡後,結局最好的大將,一位怒斬夏侯淵,一位擊退關羽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表作為漢室宗親,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曾擔任北軍中侯,統領禁衛軍。後來更是單騎定荊州,一人一馬,走入了荊州,憑藉地方豪族代表蒯氏、蔡氏,肅清江表,擁兵十萬戰艦千艘。而劉表麾下...
三國演義中,差點被原老闆埋沒的七大名將,三個是劉表部下
人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三國演義中有六大名將本是明玉,卻被自己的原老闆視若敝履。下面學爸就為大家逐一盤點,排名不分先後。一,趙雲。趙雲第一次出場就從文丑槍下救了公孫瓚,然後成了公孫瓚公...
三國時期的猛將都有哪些
呂布呂布(?-198),字奉先,漢族,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人。呂布善弓馬騎射,臂力過人,被喻為堪比西漢名將李廣,同樣有「飛將」的美譽。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呂布因其勇武被...
三國演義中被埋沒了的十大人才(上),原來他們被人誤解這麼多年
三國是一段混戰的歷史歲月,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它造就了曹操這樣的梟雄,也讓諸葛亮這樣的一代謀士含恨而終,在這個滾滾亂世之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英雄?那些被演義醜化的人是否就真的如作者所言一無是...
被劉表埋沒的三大猛將,兩人被劉備「拐走」,一人連曹操見了都怕
三國時期,不缺能人奇才,缺就缺沒有英明的君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從群雄逐鹿時期到了三足鼎立時期,就很明顯了,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就是會識人用人的主子。令人惋惜的是,劉表手下曾有著那麼厲害的三大猛將,...
三國最狂的10個人,關羽只排第5,第1 瞧不起曹操手下的任何人!
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有著許許多多叱吒風雲的英雄,同時,也有著許許多多目空一切的狂人。其中最為出名的,關羽絕對算得上一個,要不然,荊州也不會那麼容易失去。除了關羽,三國還有其他牛氣哄哄的狂人,...
袁紹手下的「五虎」大將!不輸關張趙馬黃,奈何一個比一個死的慘
袁紹:字本初,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三國若論權勢背景,袁紹實乃當仁不讓的第一個。袁紹為四世三公之後,門生故吏極多,加上其本...
三國三大先登猛將,魏蜀吳各有一人
《三國志》的記載中,陳壽曾明確稱讚一些武將先登破敵,以下是魏蜀吳三國的代表,皆勇冠三軍。如張遼、關羽等人雖然也勇猛過人,但史書上沒有記載他們先登,他們不是衝鋒在前、第一個殺上城頭的這一類勇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