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梁灝、匡衡、魯迅、陳景潤,刻苦讀書的這5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故事一:蘇洵發憤

蘇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時候很貪玩,直到二十七歲才認識到讀書很重要,從此開始發憤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

有一年端午節,蘇洵從早晨起來就扎在書房裡讀書。

他的妻子端了一盤粽子和一碟白糖送進了書房。

將近中午時,夫人收拾盤碟時,發現粽子已經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卻原封未動,而旁邊硯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

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誤把硯台當成了糖碟。

正是憑著這種認真刻苦的精神,蘇洵成為了文學大家。

【感悟】

從古至今,年老發奮學習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學習了嗎?

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現代科學文化迅猛發展,使知識的更新期大大縮短,活到老學到老是時代的要求,它要求人從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間斷地學習,不用說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堅持學習,否則趕不上時代的步伐。

小故事二:八十二歲的狀元

梁灝是五代時期的人,卻是宋太宗時期的狀元郎。

他從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斷地進京應試,歷經後漢和後周兩個短命朝代。

雖然屢試不中,但他毫不在意,總是自我解嘲地說:「考一次,我就離狀元近了一步。

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進士,被欽點為狀元。

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參加會試四十場,中狀元時已經是滿頭白髮的老翁了。

在大殿上,太宗問他的年歲,他自稱:「皓首窮經,少伏生八歲;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

言明自己是八十二歲了。

短短兩句話,包含了多少考場上的艱苦和辛酸!

【感悟】

梁灝八十二歲中狀元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因為他生逢五代亂世,人生坎坷在所難免。

但他的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卻是極為可貴的。

在求學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灝那樣孜孜不倦,為達到目標不惜追求到鬚髮皆白,那麼,即便最後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滿腹經綸垂名後世。

這種堅毅的求學精神值得每個人稱頌和學習。

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訴青少年:學習不在於年齡,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過程,只要正確對待,持之以恆,就能達到你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

小故事三:匡衡鑿壁借光讀書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

他從小喜歡學習,刻苦勤奮,可是家裡卻買不起燈油,無法在夜間學習。

一天夜裡,他正躺在床上默誦白天讀過的《詩經》時,發覺鄰居家燈火通明。

匡衡羨慕在燈光下讀書的人,他靈機一動,把鄰居家的燈火借過來就可以讀書了。

匡衡正在思索著該如何借到光看書,燈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牆上,酷似一個個怪物,怪模怪樣地在牆上晃來晃去。

小匡衡靈機一動:我如果在這邊偷偷鑿個洞,隔壁燈光就能穿牆而過,照射到我這小屋裡來,我不就可以借著這點亮光讀書了嗎?

他高興地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找來一把鑿子,在牆壁下方偏僻處鑿了個小小的窟窿。

頃刻間,燈光照亮了一小塊兒地方。

匡衡連忙從床頭翻出《詩經》,湊到那一小塊兒寶貴的光亮處,專心致志地苦讀起來。

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別欣慰,同時又倍感酸楚。

從此以後,匡衡白天幫大人忙田裡的農活,夜晚借著那一小束從隔壁人家借來的燈光,孜孜不倦地讀書,經過不懈地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學者。

【感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外界條件不是制約我們成功的決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學習中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

但要努力克服這些困難,要有吃苦的精神,培養自己的學習毅力。

小故事四:魯迅在「三味書屋」

魯迅小時候非常淘氣。

一天,鎮里的戲台正在排戲,魯迅聽到外面的鑼鼓聲,便在家裡坐不住了,趁著父親不注意,他一溜煙兒地跑到戲台前看熱鬧。

這時,戲台周圍已經擠滿了人。

突然,熱鬧的鑼鼓聲停了,從後台走出一個人,對台下一拱手說:「哪位小兄弟願意上台?我們讓他客串閻王殿里的小鬼。

那些平時非常調皮的孩子這會兒卻你推我、我推你地謙讓起來。

「我來!」小魯迅走上台去,讓戲班的人畫了個花臉,然後拿起一把鋼叉就舞起來,戲台下馬上響起叫好聲。

他得意極了,舞得更得勁兒了,小夥伴們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氣。

魯迅12歲那年,被父親送進了一所叫「三味書屋」的私塾就讀。

初入學時,魯迅對百草園中的那些小精靈非常感興趣。

他在園中想起古人東方朔說過有一種蟲叫「怪哉」,用酒一澆,便會消失不見。

魯迅非常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便悄悄地問私塾的先生:「先生,這『怪哉』蟲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生卻板著臉,很不高興地回答:「不知道!」

後來,魯迅慢慢體會到學生應該讀書,先生不喜歡學生問各種古怪的問題。

於是,魯迅開始刻苦讀書。

起初十分嚴厲的先生也開始喜歡魯迅的聰明刻苦,態度漸漸和藹起來。

魯迅為了勉勵自己學習,製作了一張小書籤,書籤上有10個正楷小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讀書時,他把書籤夾在書里,每讀一遍就從上往下蓋掉一個字,讀過幾遍之後,就用默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練地把課文背出來了。

後來,同學們也都向魯迅學習,紛紛製作「讀書三到」的書籤。

【感悟】

學習要講究方法,循序漸進,日積月累。

真正會學習的人,要善於取捨,要選擇正確的,精通專業的,熟悉相關的,了解必需的。

同時,學習需要思考。

有些人雖勤於學習,但不過只是泛泛的閱讀,任何理論觀點都只在腦海里一晃而過,是所謂「學而不思則罔」。

「讀書三到」是魯迅在學習過程中的經驗總結,我們也要像他那樣不斷地總結學習方法,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去攻讀,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小故事五:陳景潤認真讀書

陳景潤小時候經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

不過,陳景潤捉迷藏時有點特別。

他常拿著一本書,藏在一個別人不容易發現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一邊等著別人來「捉」他。

看著看著,他就忘記了別人,而別人也忘記了他。

上學期間,陳景潤酷愛數學。

當老師講解數學題時,他總是集中精神認真聽講。

課後布置的習題他也認真去做。

陳景潤在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無限樂趣。

數學是心智的比試和較量。

陳景潤對於解題,向來不吝惜時間和精力。

陳景潤不懂就問,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向老師請教時卻毫不羞澀和膽怯。

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師外出或者老師從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緊追上去,和老師一起走一段路,並且一邊走,一邊問問題。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沈元教授的課。

沈元教授給同學們講了世界上一道數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的理論。

但他一出生也沒有證明出來,哥德巴赫帶著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

長久以來,『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眾多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結果,並成為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

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個形象的比喻,他把數學比喻成自然科學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講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著陳景潤。

許多年之後,陳景潤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66年,他發表了《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他所證明出的那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後來這條定理被命名為「陳氏定理」。

【感悟】

做學問要有陳景潤那樣刻苦鑽研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取得巨大的成就。

青少年在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那麼應該怎麼去做呢?這裡提供兩種方法借鑑:1、鞭策法:讓警官、好友監督自己,自己要儘量配合。

2、自製法:為自己找一個奮鬥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

然後為了那個目標,讓自己勤快起來。

並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貼上自己的目標提醒自己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