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這位叛臣的話說明魏忠賢若在,崇禎可能就不是亡國之君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明最有一人帝王崇禎帝,剛剛繼位時基本上是沒有強力支持的帝王,是何以快速剷除魏忠賢閹黨勢力的呢?難道他不怕魏忠賢反叛嗎?那樣自己的命都會不保,崇禎帝哪裡來的自信呢?

其實,幾百年的朱家王朝早以深入民心,姓朱的才是正統,一個閹人別說大臣們看他不起,就是普通老百姓也看他不起,他所擁有的一切是建立在皇帝寵幸的基礎上,新皇帝想撥亂反正只需輕輕一推就倒。

再者,明朝的制度以及儒家文化到達的一個頂峰都讓明朝不太容易被造反,朱棣有皇室血統都如此艱難更別提外人了。

明宦官勢力更多是政治上的猖狂,兵權幾乎沒有,不同於唐中後期的宦官掌守衛京師的神策軍,明宦官最多掌東西廠或者錦衣衛其中一部,而邊關精銳或守衛京師的三大營,一般情況下除非被皇帝親派督軍,否則根本就沒有機會染指。

宦官本身沒有太多兵權,一般都是代表皇權與文官集團不死不休,有了皇帝信任還好說,皇帝不信任了,文官集團落井下石不死才怪。

魏忠賢不是鬥不過的問題,是沒想過要和皇帝斗。

魏忠賢的權利都來自皇權,皇帝不支持他,他什麼也不是。

中國歷史上,有過女人掌握中央集權。

但是就是不可能被太監掌握國運,魏忠賢也明白這點,他永遠做不到。

明朝宦官權利都是皇帝授予的,再大也始終受制於皇權,不能超越!

崇禎繼位之初可能是想先解決了魏忠賢,緊跟著就把東林黨搞垮,他實際上對魏氏一黨和東林諸人都不信任,他最信任的,是自己一手「培養的宦官,以及自認為「揀拔於草莽」的青年官員,只是崇禎本就不是從小在皇宮培養的儲君,一上台肯定沒能力御下,想事情也不通透,志大才疏,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自此退出政治舞台,東林黨一手遮天了,崇禎也駕馭不住,帝王之術崇禎終究還是沒研究透徹。

對於魏忠賢,是忠心還是佞臣,頗有爭論,不過小編認為或許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十惡不赦的混蛋,政治上醜化了而已。

魏忠賢是任何一個皇帝都喜歡的內臣,是非曲直不必多說,1644年紫禁城下迎接闖賊的曹化淳打開城門之前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最起碼魏忠賢在的時候,遼東軍餉一直沒有虧過,要錢有錢,要勢有勢。

文官當政紙上談兵,加上崇禎在用人上沒有那種大氣和胸懷,這在當時連軍餉都沒願意捐就能看出來,如果魏忠賢還在,那些王公貴族官燎和商賈不捐的話,榨也能擠出二兩油出來。

這就是人性的醜陋,得與毒攻毒,木匠皇帝認識到了,但崇禎小皇帝認識不到。


當皇帝的首先要懂得權力平衡,否則就是崇禎的下場,東林黨和宦官集團並沒有哪個更好,實際上都不好,只不過存在權力平衡的時候矛盾會少一點,當宦官集團被消滅的時候,要麼另一個宦官集團上台,要麼整個體系崩潰,明朝整個歷史就是這麼過來的。

可能對於一個積重難返的國家來說,出個想扭轉乾坤的皇帝,往往會適得其反!稍有不慎只能加速滅亡!崇禎帝和唐昭宗就是最好的例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