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套書出版震驚中外,媒體稱可和中國發射一枚新飛彈或衛星相比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向敬之
曾國藩(1811—1872)出生於湘鄉縣楊樹坪(現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
湘軍之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
清朝戰略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其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他是中國歷史上百餘年來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他的文字,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
有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
這句話從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國藩的個人作用和影響。
他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倘無洪楊一役,曾國藩的命運定然是另一種表述。
即便其後來以「三立」厥功至偉,成為「內聖外王」的典範,也難保他能「屢敗屢戰」地修得後世罵名和美名。
章太炎曾論:「曾國藩者,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
」聖相抑或元兇,兩個極端的評價。
而,中國現代史上兩位著名人物毛澤東和蔣介石都高度評價過曾國藩。
即使是在毛澤東晚年,他還曾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蔣介石對曾氏更是頂禮膜拜,認為曾國藩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
他把《曾胡治兵語錄》當作教導高級將領的教科書,自己又將《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終生拜讀不輟。
據說,他點名的方式,靜坐養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國藩。
就連被他置之死地的對手石達開也不得不佩服道:「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
」
但是,長期以來,很多大陸史學家受特殊的政治意識形態影響,認為曾國藩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處理天津教案不當,持貶抑態度。
1944年,范文瀾發表《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稱曾為「滿清統治者壓迫屠殺人民的急先鋒」,「而且與外國侵略者也結合在一起,厲行所謂安內攘外」。
此論決定了大陸很長時間內對曾的態度。
1960年代教科書評價曾是「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阻擋歷史車輪前進的反革命頭子」,1965年《辭海》未定稿中,也稱曾「以封建地主的衛道者自居,勾結外國侵略者,鎮壓中國人民革命。
為中國近代史上反動人物的典型」。
1980年代,《曾國藩全集》部分整理出版,也遭遇了兩種不同的評價。
有一家黨報批判出版社是「公開為反革命頭子樹碑立傳」;與此同時,《北美日報》發表社論《還歷史以本來面目》,認為全集的出版「是中國文化界人士的思想突破一大禁區的標誌,也表明中國的文藝政策,確實比過去大為開放了……其重要性完全可以和中國發射一枚新的飛彈或衛星相比擬」。
曾國藩去世 一生為何四次拒絕稱帝
在143年前的今天,1872年3月20日 (農曆二月十二),大清重臣曾國藩去世。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