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國無雙》系列全武將介紹 系列全人物介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真三國無雙》系列遊戲中出場的武將有哪些?相信大家一定對此問題很好奇,今天小編帶來「刺客梅希」分享的《真三國無雙》系列全武將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典韋(?-197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

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

本屬張邈,後歸曹操。

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陳,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夏侯惇,?-220年,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曹魏開國元勛,西漢開國元勛夏侯嬰的後代。

夏侯淵,?-219年,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名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官至征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許褚,chǔ,見《辭海》,沒錯!小時候不認字,經常讀豬!!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

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從弟(從祖弟)。

三國曹魏名將。

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

從曹操多年,為魏朝立下汗馬功勞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

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

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

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

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

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

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

後任蕩寇將軍。

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

後屯陳倉。

曹丕稱帝後,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

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

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稱甄夫人。

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魏文帝曹丕的妾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

曹叡即位後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

話說甄姬前幾代都很醜,後來變得越來越美

其他系列資料:

系列武將形象對比視頻:

系列美女原畫介紹及形象對比: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真三國無雙7專區

龐德(?-219年),字令明,東漢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縣(今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約在初平年間,投奔馬騰帳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

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

張白騎在弘農反叛時,龐德也參與戰鬥。

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

後幾經輾轉,隨張魯歸降於曹操麾下,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

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

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射盡,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

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

李典(生卒年不詳),字曼成,東漢末年名將。

山陽郡鉅野縣(今山東巨野)人。

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與高貴儒雅,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稱為長者。

李典有長者之風,官至破虜將軍,三十六歲去世。

魏文帝曹丕繼位後追諡號為愍侯。

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衛國(今河南清豐)人。

東漢末年名將。

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

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

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

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飛等人,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

後來從曹操征孫權,假進節。

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

又以樂進數有軍功,遷右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諡曰威侯。

後世將其與張遼、張郃、于禁、徐晃並稱為曹魏「五子良將」。

琴女,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

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

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

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古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

東漢末至三國曹魏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也是曹魏的開國功臣。

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

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

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

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

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

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

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成為歷代推崇的名將之一,「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前幾代的張遼是使大刀的,後來改成了雙斧,我還是喜歡大刀……

王異,或作士異(胡三省所做《三國志》及《資治通鑑》註解稱皇甫謐《列女傳》原文為「士氏女」而非「王氏女」),東漢末年曹操所置羌道令、益州刺史趙昂之妻,趙英、趙月之母。

馬超作亂涼州時,王異協助丈夫守城,多有功勳,自馬超攻冀城至祁山堅守,趙昂曾出奇計九條,王異皆有參與。

在小說《三國演義》較通行的三個版本中毛本和嘉靖本均只言王氏,而黃正甫本《三國志傳》中則言明其姓名王異。

話說她在無雙的劇情里對馬超的恨好像沒那麼單純。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

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

之後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

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諡曰貞侯。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

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

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諡曰厲侯,有一子於圭。

荀彧(xúnyù)(163年-212年),字文若。

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

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

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字文台,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

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

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

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

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

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

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

孫權稱帝後,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孫堅長子,孫權長兄。

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

《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

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

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後,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

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孫氏,吳郡富春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後嫁給左將軍劉備作夫人。

孫氏嫁給劉備三年,史料並無生育記載。

後來回吳,之後生平不可考。

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

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

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

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

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

弓馬熟練,箭法精良。

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還記得無雙大蛇里最喜歡他的衝擊波

韓當(?—226年),字義公。

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

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其征伐四方,功勳卓著,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

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封爵石城侯。

黃武五年(226年)去世。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

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

三國時期吳國武將。

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

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

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

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死於黃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數有戰功,死於黃龍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繼承了兵權和爵位。

大喬(喬字古作「橋」),生卒年不詳,廬江郡皖縣(今安徽安慶潛山),中國漢末三國時期的女性,系喬公長女、孫策配偶、小喬之姊。

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也有記載。

與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傳說為絕世美女。

伯符有福啊……

小喬,中國東漢末年時期的女性,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

橋公的次女,漢末名將周瑜的配偶。

傳說與其姊大喬均為絕世美女。

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曾登場。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

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

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

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

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

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

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

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其實我最不懂的是為什麼設計的是魯肅拿釘耙,跟八戒有什麼聯繫??

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

當地人聞鈴響,即知道是甘寧出現。

奪取船貨直到二十多歲,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

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期間曾射殺凌統之父凌操,因此與凌統有殺父之仇。

凌統(189年-217年,一說189年-23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凌操之子,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

其實我一直覺得光榮設計凌統時是在像李小龍致敬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荊州牧、右都護。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

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

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又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被拜為上大將軍。

陸遜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赤烏七年(244年)為丞相,後捲入立嗣之爭於次年去世。

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

朱然(182年—249年),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原姓施,朱治的養子,並在讀書期間和孫權相交甚篤。

孫權統事後其曾任山陰令,臨川太守,受到孫權賞識,有平定山賊的戰績。

後來跟隨呂蒙討伐關羽並且捉拿關羽父子。

呂蒙臨終,孫權問繼任者是誰最合適,呂蒙認為朱然是自己最好的繼承者。

於是呂蒙死後,朱然代替呂蒙鎮守江陵。

夷陵之戰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之後朱然提出應該收兵防備魏國,魏國果然趁機攻吳。

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終在朱然死守之下退軍,朱然從此「名震敵國」。

之後孫權先後派遣朱然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兩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斬獲。

最後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於249年病逝,享年68歲,孫權為此傷心至極,並為其素服舉哀。

步練師(?-238年),又稱步夫人,臨淮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北)人,與吳國丞相步騭同族,吳大帝孫權的寵妃。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論如何越活越年輕~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

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范強、張達刺殺。

後主時代追諡為「桓侯」。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於我決一死戰!!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無雙代言人,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黃忠(?-220年),字漢升(一作「漢叔」),南陽(今河南南陽)人。

東漢末年名將。

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

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升任征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改封后將軍,賜關內侯。

次年,黃忠病逝,諡曰剛侯。

黃忠在後世多以勇猛的老將形象出現於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三國演義》里,劉備稱漢中王后將其封為五虎上將之一,而黃忠的名字在中國也逐漸成為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說話賊慢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

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

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

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黃月英,三國時荊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陽)人,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諸葛亮之妻,諸葛瞻之母。

本名於史無載,「月英」是她在民間傳說中的名字。

黃承彥以黃月英有才,向諸葛亮推薦,請求配婚,諸葛亮答應後遂與黃月英結為夫妻。

相傳黃月英黃頭髮黑皮膚,但知識廣博。

但也有一說指黃月英本人極美,因此遭到鄉里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詆毀她的容貌。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相傳是從黃月英的傳授的技巧上發展出來。

荊州一帶的特產,相傳部分也由黃月英所製造或發明。

現今襄陽一帶,還可以聽到很多關於諸葛亮與黃月英的動人傳說。

關平(178年-220年),蜀漢名將關羽之子,東吳趁關羽攻樊城時,突然背棄吳蜀同盟,偷襲荊州,關平與其父關羽一同被擒,最後被斬於臨沮縣。

時年四十二歲。

關平的形象在後世由於民間對關羽的崇拜而漸漸豐滿起來,很多地方的關帝廟在供奉關羽的同時也供奉關平、周倉兩員大將。

此外,民間通常認為他是關羽收養的義子而非親子。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謀士。

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

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

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

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

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

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馬岱(生卒年不詳),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

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馬超的從弟。

早年追隨馬超大戰曹操,反攻隴上,圍攻成都,漢中之戰等。

後在諸葛亮病逝後受楊儀派遣斬殺了蜀將魏延。

曾率領軍隊出師北伐,被魏將牛金擊敗而退還。

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

其實應該叫神筆馬良

張飛之女,肩負著守護蜀國未來的希望——劉備嫡子劉禪的使命。

「星彩」的名字暗喻了光榮賦予這個人物的意義:「蜀國未來的希望之星」,我喜歡這個絲襪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

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

於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

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姜維北伐,在位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

此樂間,不思蜀。

關興,字安國,生卒年不詳,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漢末名將關羽次子,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官至龍驤將軍。

在蜀漢擔任侍中、中監軍之職,繼承父親漢壽亭侯的爵位。

但不久病亡。

張苞(bāo)(201年-231年)張苞,三國時期蜀漢武將、官員,蜀漢名將張飛的長子,早夭。

關索,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也曾登場於小說《三國演義》。

在《演義》中,他是關羽第三子,荊州失陷後逃難到鮑家莊養病,傷愈後聽說東吳仇人已死,乃回歸蜀國,並隨同諸葛亮南征。

傳說中關索姓花,所以人設頭戴一枝花

鮑三娘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事跡多見於《花關索傳》。

相傳她是鮑家莊鮑員外的小女兒。

後來與關索成親,關羽自傳授其武藝,因此也造就了鮑三娘的文武雙全。

荊州失守之後鮑三娘就跟隨關索一同投奔蜀漢,並隨諸葛亮征討南蠻。

平定了南蠻之後,夫妻二人就此一直替諸葛亮鎮守著南中,他們也的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行俠仗義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關銀屏(GuanYinping),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

是三國時期劉備手下名將關羽之女在民間傳說中的名字。

該名不見史書記載,僅在民間傳說中出現,因在關羽的四個子女中排行第三,故又被稱作「關三小姐」、「關氏三姐」或「關羽三小姐」。

在傳說中她是趙雲的弟子、並隨同諸葛亮平定南蠻,嫁給蜀國名臣李恢之子李遺,最終也在建寧俞元(今雲南澄江)去世,現澄江存有夫妻二人的合墓。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司隸部扶風郡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東漢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及蜀漢開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度娘難道是王異的情敵?馬超吞了這麼多次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

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哈哈哈哈哈哈~~

宣穆皇后張春華(189年-247年),河內平皋(今河南溫縣)人,曹魏粟邑令張汪之女,晉宣帝司馬懿之妻,晉景帝司馬師和晉文帝司馬昭的母親。

其實她的武器讓我想起了多福朗明哥

司馬師(208-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官至大將軍,西晉奠基人之一。

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長子,司馬昭的兄長,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伯父。

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

與夏侯玄、何晏齊名。

與其父司馬懿謀劃誅殺曹爽,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旋加衛將軍。

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

掌權後,制定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職掌,朝野肅然,司馬師是我覺得無雙系列中最帥的一位!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父親。

早年隨父抗蜀,多有戰功。

景初二年,封新城鄉侯。

正始初,遷洛陽典農中郎將。

曹髦時,繼兄司馬師為大將軍。

專攬國政,走向代魏之路。

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後,立曹奐為帝。

景元四年,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滅之。

封晉公。

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為晉王。

咸熙二年,司馬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

數月後,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我的換板鞋時尚時尚最時尚

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北)人。

三國時期曹魏經學家王朗之孫女、王肅之女,晉文帝司馬昭妻子,晉武帝司馬炎與齊王司馬攸的生母。

幼時便通《詩經》、《論語》,嫁司馬昭後竭盡婦道、謙虛謹慎。

其人頗有遠見,曾預言鍾會謀反之事

鍾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書法家。

太傅鍾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

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

在征討毌丘儉、諸葛誕期間,鍾會屢出奇謀。

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又曾為司馬昭獻策阻止了曹髦的奪權企圖,鍾會得以成為司馬氏的親信。

名士嵇康被殺,便是他的主意。

景元四年(263年),他與鄧艾分兵攻打蜀漢,導致蜀漢滅亡。

此後鍾會欲據蜀自立,與蜀漢降將姜維共謀其事,卻因部下的反叛而失敗,自己也死於部將兵變,時年40歲。

鄧艾(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

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

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

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

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學挖掘機哪家強?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太原)人。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官至車騎將軍,封陽曲侯。

建安初(公元196)舉孝廉,先後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議令史、夏侯淵的司馬。

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與杜襲共推張郃為主將而得以穩定局勢。

曹丕建魏稱帝後,賜郭淮爵關內侯,又任鎮西長史。

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準確,多立戰功。

魏國正始元年(240),郭淮擊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嘉平二年(250)又升遷為車騎將軍,進封陽曲侯,封戶2780戶。

正元二年(255)卒,追贈大將軍,諡貞侯。

諸葛誕(?-258年),字公休,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三國時期魏國將領,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族弟。

在魏官至征東大將軍。

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

之後因與被誅的夏侯玄、鄧颺交厚,且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於甘露二年(257)起兵,並得到東吳的支援,但於次年被鎮壓,諸葛誕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所斬,夷三族。

諸葛誕麾下數百人,全部拒絕投降而被殺。

夏侯霸,生卒年不詳,字仲權,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魏國和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征西將軍夏侯淵次子,其母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

在魏國官至右將軍、討蜀護軍,封爵博昌亭侯,屯駐隴西;在蜀漢時為主要北伐將領,多次參加御蜀和伐魏戰爭。

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曹爽。

征西將軍夏侯玄被調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將軍。

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

夏侯霸從前得到曹爽的厚待,與郭淮不和。

曹爽被司馬懿殺死後,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漢,被任命為車騎將軍,曾隨姜維伐魏

文俶(wénchù),字次騫(cìqiān)(238?-291),譙郡人,魏末晉初名將。

小名阿鴦,世稱文鴦。

賈充(217年-282年),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三國曹魏末期至西晉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

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勛。

曾參與鎮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其女兒賈褒及賈南風分別嫁予司馬炎弟司馬攸及次子司馬衷,與司馬氏結為姻親,地位顯赫。

孟獲是中國三國時期南中一帶少數民族的首領,曾經起兵反叛蜀漢,後來被諸葛亮七擒七縱並降服。

《三國志》本傳中並未記載孟獲其人,他的相關事跡僅在《漢晉春秋》和《襄陽記》等史籍中有記載,小說《三國演義》中也對「七擒孟獲」的故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祝融是羅貫中的中國古典歷史題材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不見於正史記載。

據傳說為火神祝融氏後裔,南蠻王孟獲之妻。

武藝高強,善使飛刀,是《三國演義》中寫到的唯一真正上過戰場的女性。

曾與孟獲一起抵抗蜀軍,在兩軍陣前被趙雲活捉,在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後,隨孟獲投降蜀漢。

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

司空袁逢之子,漢末著名軍閥。

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

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年)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

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

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左慈(156?--289?),字元放,漢族,廬江(今安徽潛山)人,是東漢末年方士。

他少明五經,兼通星緯。

見漢祚將盡,天下向亂,乃嘆曰:「值此衰運,官高者危,財多者死。

當世榮華,不足貪矣。

」乃學道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廚。

精思於天柱山中,得石室,內《九丹金液經》,能變化萬端,不可勝紀。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

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

官至太師,封郿侯。

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

其為人殘忍嗜殺,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聯合討伐,但聯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

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餘部由李傕等人率領。

論如何越長越丑

陳宮(?-199年2月7日),字公台,東漢末年呂布帳下首席謀士,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

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

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

但此後陳宮因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而與曹操反目,並遊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並先後取得兗州與徐州。

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

呂布戰敗後,隨呂布英勇就義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人物,民間傳說其為山西忻州人或河北邯鄲永年人。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

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占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

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接下來是我最喜歡的無雙武將!以她做三國無雙總結的結尾非常完美!呂玲綺,為呂布與嚴氏所生之女孩。

雖為呂布於為李傕所敗,逃離長安之時遭遺留,但為龐舒藏匿後平安護送至呂布之處。

爾後,雖與袁術之子曾有政治婚姻之提議,但於前往壽春途中被帶回。

當呂布於下邳遭曹操包圍之時,聯姻之事再次提及,但卻為曹操及劉備所阻止。

呂布死後,家眷被遷往許昌。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

東漢末年劉備帳下人物,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三國演義中因對史書的誤解錯將其名改為單福),本是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被同黨救出後改名徐庶(之後魏國史書《魏略》中為徐庶作傳時依舊採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學於儒家學舍。

後中州兵起,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為友。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稱讚。

戰國人物,第一個必須是戰國無雙代言人,真田幸村,真田昌幸之次男,真田信昌、片倉守信之父。

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

前田慶次(1533年-1612年),日本戰國時代中後期的名將,幼名宗兵衛,本名利益(利太),通稱慶次郎,瀧川一益之兄瀧川益氏之庶男(另有一益之子一說)。

生於尾張海東郡荒子部的寒村,因前田家家督前田利久體弱無子,幼年過繼予利久當養子,為前田利家之侄子(其實利益的年齡比利家大了6歲)。

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政治家,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日本戰國三傑」之一

明智光秀,1528年-1582年7月2日)是日本戰國名將。

織田信長帳下重要將領,全稱明智十兵衛光秀

石川五右衛門,日本戰國時期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時代的義盜,他白天打扮成商人模樣,到處探聽富戶人家,夜裡進行「搶劫」。

他因為偷竊豐臣秀吉一件名貴茶器千鳥香爐時失手被捕後被豐臣秀吉處以釜煮之刑而死。

石川五右衛門逝世後得到廣大民眾的同情和謳歌,出現了大量歌頌他的文藝作品,如戲劇、話本、小說、彈唱和歌舞伎等。

近代也有電影作品。

上杉謙信(享祿3年1月21日(1530年2月18日)—天正6年3月13日(1578年4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名將。

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

阿國,著名女性歌舞伎表演者,同時是公認的歌舞伎的創始者。

織田市(1547年-1583年6月14日),日本戰國時代女性,父親為織田信秀,母不詳,長兄為「戰國第一風雲兒」織田信長,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她是信長的堂妹。

相傳她擁有絕世美貌,被譽為「戰國第一美女」,又稱阿市、小谷夫人。

望月千代女,生卒年不詳。

女忍者養成道場女機關長,望月盛時之妻。

雜賀黨的首領歷代都稱孫市,戰國中後期名將,雜賀孫市是擅使鐵炮的高手。

紀伊的雜賀眾出身。

當信長攻打一揆眾的本據地伊勢長島時,雜賀眾力挺一揆眾,組織鐵炮隊痛擊織田軍促使敗退。

歷史上孫市的真實身份不詳,一說為鈴木重秀,另一說為重朝。

重秀曾在石山合戰,僅僅以100人規模的鐵炮隊重創織田軍,又介於本原寺之間,在山崎之戰大為活躍,後來也參加秀吉的紀州攻略戰;重朝在關原西軍中於成功攻下伏見城,曾投靠政宗,樂後則成為家康,賴房的臣下。

大部分觀點都無一例外的認為雜賀孫一就是鈴木重秀

武田信玄(1521.12.01—1573.05.13),日本戰國時期甲斐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

原名武田晴信,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出家後法號德榮軒信玄,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

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伊達政宗(1567年9月5日—1636年6月27日),伊達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人稱「獨眼龍政宗」。

幼名梵天丸,元服後字藤次郎。

其名政宗(與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有中興之祖之稱)即意味能達成霸業。

小時候因為罹患皰瘡(天花),而右眼失明

齋藤歸蝶(1535年-1612年)。

又稱「濃姬」,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大名織田信長正妻。

父親為齋藤道三,母親為正室小見之方。

1549年時,嫁給織田信長做正室。

由於她從美濃嫁來,後來她被通稱為濃姬,也被稱為鷺山殿。

由於母親小見之方本姓明智,因此有說法指出她與明智光秀是表兄妹的關係,但這個說法只是部分學者的推測,並沒有實據。

濃姬雖是當時著名的美女,但不能生育。

與豐臣秀吉之妻寧寧以及前田利家之妻阿松並稱「戰國三夫人」。

服部半藏,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時德川氏麾下的武士一族。

「半藏」一名是服部家用來代代相傳的名號。

此外、歷代的族長都以石見守(いわみのかみ)世代相傳,因此又稱為服部石見守。

服部氏於第二代的服部半藏正成時仕奉於德川家康。

家康將召募自封突忍自伊賀地方的武士編成伊賀同心忍者軍團後交予服部指揮。

一般若沒有特別說明,服部半藏指的就是第二代的服部正成,乃德川十六神將之一,又號稱「鬼半藏」。

半藏麾下的伊賀同心兵士中有不少是伊賀忍者、因此流傳至後世的印象中,服部半藏之名代表著德川氏有名的忍者軍團。

(未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24名將排行,三國武力大比拼

相信那些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應該被電視裡面的那些精彩打鬥場面所震撼,《三國演義》裡面的場景也就勾勒出了我們對於三國的認識,作為中國的歷史上最為動盪的一個年代,當時群雄割據,軍隊才是最強硬的武...

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

三國二十四位名將源於一首三國武將排名的打油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詩為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

民間流傳的三國24名將,你覺得靠譜嗎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三國武將排名的打油詩,時間大約東晉以後,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版本也有很多,現在小編就取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其詩如下。詩為:一...

三國武將排名 不服來辯

十、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三國十大名將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觀花,最終分屬三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階段,(220年-280年)介於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從...

三國武將大排名

最近波叔的《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正在熱播,作為熱愛電視劇和三國歷史的小編我,看的熱血沸騰,不由得想把我心目中的三國武將來個大排名,與各位分享。(僅個人觀點,如有更好看法,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

三國中武力值最高的竟然是他們?

很多人都看過三國演義,每個人對裡面的武將與智將的強弱排名都有自己的理解,小編自己也排了一個,僅代表個人的一些見解。並且分SSS、SS、S、一流等級別,先排下武將。SSS級1人: 1:呂布(戰力:...